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乌克兰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占领东乌克兰的沙皇俄国与占领西乌克兰的奥匈帝国交战,乌克兰成为主要战场之一,乌克兰人受尽蹂躏与战争疾苦~①。这时,"俄罗斯和奥匈帝国的乌克兰精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属于单一的民族,有权建立自己的国家并自由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化"。~②在这经济、政治和人民心理剧烈动荡的社会中,乌克兰各政党、各阶层力图结束混乱秩序、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和社会革命的历程,被西方史学界称为"1917~1921年乌克兰革命"。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府后,沙皇俄国领土分崩离析,俄国出现了临时政府与苏维埃两政权并存的局面。在俄国境内的乌克兰地区,知识分子、社会团体成员、士  相似文献   

2.
俄国现代化进程的结构失衡造成的系统性危机,是导致俄国革命的客观前提。第一次革命迫使沙皇政权进行改革,但斯托雷平体制的失败造成了危机加剧的形势,酝酿了新的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既有矛盾,与此有关的一系列事件把俄国弓l向1917年革命。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1989,(2)
1986年2月,菲律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政权更迭事件。统治菲律宾20年之久的马科斯政权在人民运动的风暴中彻底垮台。科拉松,阿基诺夫人戏剧性地就任菲律宾新总统。菲律宾人民把这一重大事件称为“二月革命”。“二月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背景,它是非律宾社会多年来各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菲律宾“二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国内有不少文章作过论述,但是对1983年8月菲律宾反对党领袖贝尼尼奥·阿基诺被害事件与菲律宾“二月革命”的关系,却往往未能展开分析,本文想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这对我们研究1986年菲律宾“二月革命”或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在俄国现代化过程中也出现过新教运动。大约从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起,由信奉新教的德国移民把新教传播到俄国南部。1861年废除农奴制以后新教运动得到快速发展,并开始从社会底层向社会上层扩展。这使得沙皇政权和东正教会大为恐慌,因为它与东正教旧礼派一样对沙皇政权和东正教会的统治造成了威胁。对于沙皇政权来讲,精神的力量是其政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沙皇政权利用东正教会加强对整个国家的控制。在亚历山大二世执政时期,沙皇政权开始对新教徒采取镇压政策。到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在东正教会与沙皇政权的联合绞杀下,俄国的新教运动失败。这使得新教运动在俄国社会锻造一个像西欧一样的中产阶级的努力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5.
1906年担任俄国首相的斯托雷平为了消除革命,巩固沙皇政权,执行了以维护稳定为目标的一系列政策。但在党派利益超越了其代表的社会阶层和国家利益的情形下,斯托雷平的维稳政策在左右两派的反对下悲剧性地失败了。  相似文献   

6.
王飞 《亚非纵横》2009,(2):53-58
伊斯兰革命卫队是伊朗国家的一支特殊武装部队,它与伊朗伊斯兰政权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是伊朗神权统治的坚强支柱。革命卫队在伊朗政权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增强其军事力量的目的是巩固神权统治,干预政治,渗透经济,争夺外交发言权,监督社会生活的伊斯兰化。革命卫队在政权中作用的扩大给伊朗社会带来了一些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也为解决伊核问题增添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1989,(4)
1986年2月22日,正当菲律宾反对党发动的反对马科斯独裁统治的斗争日益尖锐时,马科斯政府的国防部长恩里莱和副总参谋长拉莫斯发动兵变,宣布脱离马科斯,支持反对党领袖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兵变的发生,使斗争迅速白热化。四天以后,马科斯仓惶出逃,政权更迭以和平方式实现了(菲律宾人民把这一事件叫做“二月革命”)。耐人寻味的是恩里莱、拉莫斯等人身居要职,都是马科斯的亲信,军队又一向听命于马科斯,是马科斯政权的重要支柱,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倒转枪口发动兵变?如何看待这场兵变?这是研究菲律宾“二月革命”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浅论西伯利亚流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世纪末,沙俄统治者在占领西伯利亚后,即把那里确定为新的流放地。在随后的300多年的时间里,大批的刑事犯和政治犯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然而无论是作为惩罚措施,还是移民手段,抑或是为了排除对其统治的威胁,西伯利亚流放都显得微不足道。1917年二月革命后,随着沙皇专制制度的覆灭,西伯利亚流放制度被最终废除了。  相似文献   

9.
王超 《西伯利亚研究》2023,(4):69-81+120
一战期间,俄国自愿协会的数量持续增加,它们组织募捐活动,为前线士兵供应物资;建立军医院,救助受伤士兵;训练新兵,为前线补充兵源;为解决战时国家财政困难及失业问题出谋划策;致力于稳定国内物价,在支援前线、重建后方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缓解了沙皇政府的燃眉之急。但随着俄国内危机的加深和自愿协会影响力的扩大,其活动受到沙皇政权的限制和打压。自愿协会的遭遇表明,沙皇政权统治末期的政治与社会危机已经到了无法克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十月革命时期是俄国华侨史上的重要阶段。沙皇政府通过公开招募和私招的方式,将大量华工招募或诱骗至俄国各地。他们有的直接被编入军队,有的在后方服各种劳役,经历了一段十分凄惨的岁月。十月革命爆发后,在列宁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感召下,已觉醒的大量华侨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同白匪军和外国干涉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1.
二月革命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还处于统一的社会民主工党之中,没有独立的布尔什维克党组织,这严重影响了革命向纵深发展.列宁《四月提纲》的发表和四月会议的召开,推动了西伯利亚独立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的建立,至十月革命前夕,大部分地区都完成了这一工作.这对布尔什维克夺取苏维埃领导权、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6世纪中下叶至19世纪中下叶,沙俄夺取了西伯利亚和远东,一跃成为土地辽阔、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国。沙俄时期的远东就是其侵占的西伯利亚最东部。远东地区地广人稀,沙俄必须解决当地人口与劳动力极度匮乏的问题,以实现对这一新吞并土地的有效统治。沙俄为此采用了移民、惩处性垦殖等措施来改善远东人口和劳动力状况,使远东地区人口和劳动力有所增加,逐步实现了对该地区的有效占领和控制,但沙俄的东扩是充满暴力和野蛮行径的殖民过程,再加上远东恶劣的环境及沙俄政府移民政策的缺陷,注定了沙俄时期难以有效解决远东人口与劳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国家政权,成为执政党。列宁在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将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与工会、青年团等组织结合起来,由党领导其他群众组织共同发挥作用,这些理论和实践活动对苏联共产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险基金运营与监管若干问题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晨 《东南亚纵横》2008,(12):81-83
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运营和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分为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等,其中养老保险基金数额最大。而社会保险基金从大的概念范畴来讲,属于社会保障基金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保障基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险基金中属于中央政府管理的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公告称,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市值为5162亿元,基金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国有股减持收入及基金本身的投资收益,用途是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战略储备,用于弥补随着老龄化发展而出现的社保基金缺口。  相似文献   

15.
Given the great diversity in language, ethnicity, and caste in India, and the resulting millions of possible winning electoral combinations, why is it that in contemporary India we see large state-wide and inter-state political coalitions built around categories such as “Bahujan” or “Backward Caste” instead of thousands of separate caste parties competing at the regional or zila (district) level? This question is the focus of Christophe Jaffrelot's India's Silent Revolution: The Rise of the Lower Castes in India, Pradeep Chhibber's Democracy without Association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ty System and Social Cleavages in India, and Anirudh Krishna's Active Social Capital: Tracing the roots of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This review assesses how these works address the question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cleavages in India, examining the differences in approaches and discussing what still needs to b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6.
数万名参与十月革命或捍卫十月革命成果并且有组织的旅俄华人共产党人或红军战士未能在中共建党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中共一大13名代表及其代表的57名党员无一人是旅俄华人共产党人中的“海归派”。这一问题的原因值得深思和研究。认真剖析当年旅俄华人共产党最高领导机构共产华员局在这一问题上的主观因素及其所处的客观社会条件,不难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钱文荣 《亚非纵横》2011,(6):1-4,27,59,61
2011年6月21日,美日两国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在华盛顿举行了新一轮安全保障协商委员会会议(简称“2+2”会议)。会议制定了新的美日共同战略目标,突出共同应对所谓“中国威胁”,讨论了加强美日同盟的新措施并达成协议。美日双方对本次会议都十分重视。2011年正值美日同盟成立50周年。更重要的是,因为2009年9月日本民主党执政后,时任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出“对等的日美关系”、“东亚共同体”等政策,被认为是“疏远美国”的政策,令美国颇为不满。日美关系缓和后,双方都希望能有一次高级别会议结束过去一段不愉快的插曲,使日美关系能回到以往亲密无间的友好状态,巩固和加强美日同盟。  相似文献   

18.
随着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沙俄的移民和侵略,清政府逐步解除了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开始招民垦荒,以图巩固边防。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也把侵略的触角伸向这一地区。尤其是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沙俄和日本分别将"北满"、"南满"划为各自的势力范围,以铁路为依托,逐步实行殖民统治。沙俄和日本的入侵使得清政府感到自己在东北的统治受到严重的威胁,为维持在东北的统治,进一步把东北的荒地全体开放。总体来看,这一时期清政府在东北地区招民垦荒政策的实施与日俄长期争夺东北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9.
从1849年涅维尔斯科伊入侵黑龙江流域直至1856年奕山出任黑龙江将军,短短的七年间,沙俄就造成了对黑龙江以北地区进行军事占领的既成事实。面对沙俄侵略的不断升级,清政府自1850年才确知沙俄入侵的消息。但是由于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常识,误信沙俄"假道行兵"的托词,一直默认沙俄的军事行为。虽然自始至终黑、吉两将军不断加强防御,但是缺兵少将的基本事实导致这些防御措施苍白无力。而咸丰帝在深悉沙俄的真正目的之后,并未采取积极的措施对东北防务给予支持,这最终导致大片东北领土的丧失。  相似文献   

20.
TheFourthChina-GermanySymposiumonInternationalSecurityco-sponsoredbytheChineseAssociationforInter-nationalUnderstanding(CAFIU),theInternationalDepartmentofCPCCentralCommittee(IDCPCCC)andtheFriedrichEbertStiftung(FES)washeldinBeijingfromNovember15to17.Theparticipantsofthesymposiumincludedtheexpertsonthese-curitypolicyfromGermany,U.S.andRussia,themilitaryofficeroftheGermanEmbassytoChinaandtheExecutiveoftheProgramoftheFESinBeijing.FromChineseside,apartfromtheIDCPCCC,CAFI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