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来,低碳经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观察当前对低碳经济的探讨和认识,有几种误解需要澄清。第一种误解,认为低碳经济是贫困的经济,咱们不能搞。其根据是,最贫穷、最不发达的国家碳生产率都很高,人们不消费、没车开、交通困难,当然是低碳状态。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都很高,高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自然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具有固定性、差异性、耐久性等自然属性。同时土地资源的使用,还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其它资源的经济特征。有关土地问题的经济研究从17世纪末就已开始,本世纪20年代起,由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城市土地增长,形成了对城市土地需求的巨大压力,产生了诸如街道狭窄、住房拥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们去研究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的问题,这样在对城市土地占用和使用中,相应发生一系列经济问题。目前我们认真研究土地使用的…  相似文献   

3.
消费是人们生活的最原始的动力,因为有了这样那样的生活需求,人们才辛勤劳作换来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物质需求,社会生产才能不断扩大、不断进步,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发展和前进。可见,在促进生产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消费应该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推动力。深入研究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趋势,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是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根据经济学理论,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0.2%,而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则可拉动经济0.8%,是投资的4倍。从目前国民经济核算情况看,居民消费增长率每提…  相似文献   

4.
正货币是人类经济生活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之一,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账单位的一种工具,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人们的商品价值观的物质附属物和符号附属物。货币形态:从古典向现代的理性化转向货币的使用始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  相似文献   

5.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等显著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根据斯大林关于民族的科学定义,民族心理素质,是人们在共同的地域上从事共同的生产劳动、经济生活,并在其中以共同的语言交流思想感情,久而久之,逐步形成的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上的东西。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消失得最缓慢,可以说是民族诸特征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持久因素。民族心理素质通常是通过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6.
樊纲 《政策》2001,(12)
现在“新经济”似乎已经取代“知识经济”,进一步成为国际上最热门、在国际研讨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我们国内的媒体和市场分析人员,也在大量使用这个概念,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和潮流。 首先要明确的是,“新经济”这样一个语义含混的词,事实上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赋予着不同的涵义。最初,新经济是人们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了以下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传统意义上描述失业与通胀反向相关关系的所谓“菲利浦斯曲线”不再适用(因此是“新”经济)。但是后来,随着“网络股”的飓升,国际(国内)的许多人正在许多场合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所谓“新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而  相似文献   

7.
《创造》2013,(3):90
厉以宁、李德水、李毅中、张宝国、李荣融、胡德平……对中国来说,他们无一不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在伟大而艰难的经济转型中,倾注卓绝的心智、心力和亿万人民一起铸造了中国级这艘航母,并使它驶入新的航道。站在中国经济制高点上的他们最有资格告诉人们,过去的30年,中国是怎样过来的;也最有资格提醒人们,未来的30年,中国应该怎么走。《中国改革高层设计——政  相似文献   

8.
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取向的日益加大.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明显、最集中的表现是人们的物质利益意识不断增强。这既是广泛存在于各层次人们中的普遍现实,又是一种随着经济进步日益发展的必然趋势。毫无疑问,这~变化根源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向经济倾斜。由于改革实际上是对权力和利益的重新调整、重新配置,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的影响,正是通过这种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实现的。历史已经证明:“同步富裕”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乌托帮”,它实际上得到的是“贫穷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任何社会在一定时间里资源都是有限的,要合理使用资源就必须把资源用在社会最需要和最有效率的地方。为谁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怎样判断和满足社会需求?怎样判断和提高经济效率?怎样判断和发展社会公平?近300年来先后产生了两种基本的不同的方法,即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在此,我们做简单的比较。一、基本思想的比较(一)市场经济的基本思想是:在个人自主的基础上判断和产生社会需求、经济效率、社会公正。产生与构成市场经济基本思想的基本认识是:1.追求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是人们活动的一般动机和普遍动机,一般的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当我国哲学界、文学界卷起一阵又一阵“人学”旋风时,经济学界对人的分析却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沉默。其实,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人的心理、人的认知能力、人的行为、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都是影响经济现实的最基本的因素。经济学中的人学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探讨,本文所作的仅限于人的假设与经济理论体系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国家规划教材《法律基础知识》一书中,重点介绍了跟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民事诉讼法,而管辖是民事诉讼法中内容最多、最复杂难懂的部分。正确理解民事案件管辖权,对人民法院明确自己的管辖范围,正确行使审判权,  相似文献   

12.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以实现劳动过程为目的,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使用劳动力与其生产资料结合并提供报酬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受制于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制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等的影响,是人们社会活动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应用文也称实用文,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使用的,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一种文体,是人们处理事务、沟通关系以及其他交际中所使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某种惯用格式的文章的总称。它既包括国家机关、党派团体、企事业单位在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中使用的公文,如  相似文献   

14.
西进掘金     
易水 《创造》2010,(8):57-59
步入后危机时代,谁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全球金融危机后,谁是这一轮竞争的排头兵?寻找答案时,人们把目光对准了中国西部。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多样深厚的文化优势以及对外开放政策未来红利的西部,将有可能成为中国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最活跃、最受瞩目的地区。这里将是中国创造未来新经济增长方式的最佳实践地。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不同,企业文化也不相同。即使同一企业,由于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企业文化也会不断发生变化。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这种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特征,与之相对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一、新经济的特征新经济是指以知识主体作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经济。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代替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生产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所以,在新经济中,人们可以同时使用同一种…  相似文献   

16.
<正>人们说,母爱是最诚挚、最朴实的爱。对此,我深信不疑。但是,我更崇尚的、更崇敬的是对国家之爱、民族之爱、人民之爱、祖国山水之爱、中华大地之爱,这种升华了的母爱才是最伟大、最高尚、最纯洁、最执着之爱。因为个体的母爱并不能实现国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安居乐业、儿女幸福的人生梦想,仅凭个体的母爱也不能改变国家贫穷、走向强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制度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关系的总和,它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社会管理制度。农村土地经营形式是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核心问题,经营形式的好坏关键在于能否保证土地最合理有效地发挥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跨越工业化的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当今世界正悄悄地迎来了跨越工业化的新阶段——知识经济阶段。知识经济的出现将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大规模地应用于生产、消费等领域,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涵盖面最广、影响最大、渗透最深、最突出的发展趋势,这一客观的历史进程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国防诸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们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对于全球化的不可避免性、全球化对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的应对措施,人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在笔者看来,搞清楚这一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把这一问题搞清楚了,发展中国家才能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认识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制定本国的发…  相似文献   

20.
吕静 《中国民政》2007,(6):37-38
地名作为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之一,是一种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资源。它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是国家行政管理、经济建设、国内外交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信息资源,在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