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08,(16):70-70
捂与冻:为适应气候变化,古人有“春捂秋冻”之说。春季天气变化大,捂,才能抵御寒邪侵入机体,使阳气旺盛,抵抗力增强,有效地预防多种春季传染病。在春天气温上升时,仍要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增减衣物。静与动:人体在春季阳气舒发,周身气血调和,经脉松弛,阳气较易散泄。春日锻炼要注意控制运动量,以参加活动量小的运动为宜,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1,(10):37
立秋之后,气清风寒万物变色,早晚凉风时至,秋风秋雨渐多,气候多变,此时,应顺应时令,重视养生,特别是老年人应该做到三个"坚持",即秋冻、秋防、秋练,以提高健康水平,增强抗病能力,即机体的自身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心静自然凉     
毛颂赞 《党政论坛》2008,(16):41-41
祖国医学有“天人相应”之说,就是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人的心神易受扰动,从而出现心神不宁,引起心烦;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脏负担。  相似文献   

4.
衣服皱褶纹的产生与穿着人的体态、运动、应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衣服皱褶纹可以再现案发现场当时的犯罪信息。常见衣服皱褶纹形状与不同的人体运动动作密切相关。从衣服及其他纺织物皱褶纹的形成可推测犯罪人的作案环境、参与犯罪作案的人数、犯罪人作案的方式等等。  相似文献   

5.
马立诚 《各界》2010,(11):42-45
张居正的美学 张居正就像时下的高级白领一样,很在意穿着。每天上班之前,他都要往身上抹点香脂,所到之处飘散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他每天都换一套衣服,他的衣服讲究质地与颜色,既光鲜悦目,又符合首席宰相身份,看上去精致高雅。他又素爱整洁,家居以及办公之处条贯井然,清洁光亮。这和北宋宰相王安石不修边幅、蓬头垢面的个性,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6.
《巴黎协定》奠定了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确定了全球气候合作的目标、方式、原则及实施领域。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不仅破坏了中美合作的双引擎基础,而且对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及其背景下的美欧关系和中美关系造成了重大影响。面对这一挑战,中国一方面应积极提升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另一方面要理性选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2,(3):37
中国传统养生讲究“春捂秋冻”,春捂要特别重视对头、脚、颈、手这些部位的保暖,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取下围巾、口罩,脱掉厚袜及手套,否则很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导致疾病入侵.一般情况下,立春后最短也要“捂”10天-15天.虽然立春代表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天—15天的过渡时间.在这期间,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当然,“捂”也要依各人体质而有所不同,老人、小孩或体质偏寒者可多捂几天,而体热的人则可以少捂几天.具体标准可以综合考虑气温和个人感觉两方面.  相似文献   

8.
还该洗什么?     
桃源  力扬 《瞭望》2005,(52)
在外地读大学的儿子寄回包裹, 当父母的自然要高兴万分了。但包裹 里面如果仅仅只是一堆儿子穿脏了不 洗的臭袜子、脏衣服,当父母的还高 兴得起来么?天下就有如此“争气”  相似文献   

9.
心静自然凉     
祖国医学有"天人相应"之说,就是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人的心神易受扰动,从而出现心神不宁,引起心烦;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脏负担。由于夏天的特点是"热",故应以"凉"克之,同样,"燥"应以"清"驱之。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它不但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产生活,而且引发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在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下,以气候为主题的外交活动也随之展开。在全球变暖这一背景下,分析了目前中国气候外交的行动,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推动中国气候外交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宋东泽 《侨园》2023,(1):43-45
<正>人类活动的轨迹总要依附自然的变化。“历史愈是久远,人类就愈接近自然”。气候大约8000年前,沈阳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当时正处于北半球气候温和宜人的黄金期。按照竺可桢教授关于物候学的研究,新乐地区当时的年平均气温可能比现今高3℃—5℃。自然界气候的波动、动植物的演替、河湖的变迁都逐渐趋于稳定,居住在沈阳地区的先民步入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1,(12)
冬季养生特点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从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温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因此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1,(10)
秋季养生特点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秋季,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2,(3):36
春季养生特点春季多风,风邪是春季疾病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病。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天气变化无常。气候的不稳定,使对气候敏感的人有诸多不适应,对此,敏感之人要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1,(1):43
衣着单薄影响女性生殖健康虽然已经进入冬季,但一些女性依然穿着单薄的服装行走在寒风中,"美丽冻人"的让人多几分怜爱,但专家提醒美丽女性:冬季女性要滋阴保润,如果衣着单薄,最容易影响女性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2,(3)
春季多风,风邪是春季疾病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病.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天气变化无常.气候的不稳定,使对气候敏感的人有诸多不适应,对此,敏感之人要注意起居调摄.  相似文献   

17.
在香港,人们平时穿衣服是很随便的,尤其是那些年轻的“打工族”,除了工作需要,他们极少每天西服革履,即使是不少人追求名牌,但作为便装,却并不显得考究。只是有一条,服装要经常换,特别是女青年,她们几乎每天都要穿不同的衣服。那些女影视明星们更是如此。如果在某一公开场合有两位明星穿同样颜色、类似款式的服装,双方都会觉得很丢面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7,(6)
正衣在澳大利亚穿衣非常随便,在穿的方面不必太多注意。最关键的是澳大利亚商场售卖的衣服都特别贵,所以建议留学生到二手商店买衣服,那里的衣服不仅便宜而且质量很好。食澳大利亚是美食的天堂,以西餐为主,肉类是主要食物,但是各类蔬菜、面包、面食、饮料、米饭都可以在超市买到。澳洲民族多元化,各国口味的餐厅应有尽有,如中国料理、泰国菜、墨西哥菜、意大利菜、日本料理、法国料理等,在每个大城市甚至各地的购物中心都很容易找到,吃在澳洲有很多选择。  相似文献   

19.
由“桓公好服紫”谈起湖北孙平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齐桓公很爱穿紫色的衣服,结果导致“一国皆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五件白衣服换不来一件紫衣服),举国上下一时大兴穿紫衣服之风,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由此想到,如今一些形式主义、追求享乐之...  相似文献   

20.
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季节气候的变化一样,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进行的,然而人们却可以明显地察觉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人民都真切地感到,在廓清“左”的影响的过程中,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数众多的个体经营者的再崛起,就是影响最广阔、最深远、也最令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