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差距拉大:西部地区发展现状 “七五”期间,全国GDP年均增长7.7%,其中东部年均增长8.4%,中西部地区年均增长7%,增幅差距为1.4个百分点。到“八五”期间,全国GDP年均增长11.7%,东部在16%以上,中西部仅为9%,增幅差距达7个百分点,比“七五”扩大了5.6个百分点。1978年东、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为52.5:31.0:16.5,到1994年到为58.5:27:4:14.1,东部提高了6个百分点,中、西部分别下降了3.6和2.4个百分点。同期人均GDP的比例也由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决议》指出,从“九五”计划开始,将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使区域经济更加协调地发展。我国中西部地区,包括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7.45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8%;8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86%。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成倍的提高。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新疆经济发展速度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使新疆经济水平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199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8%,新疆比上年增长IO.2%,低于全国2.6个百分点。1993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4%,新疆比上年增长9.5%,低于全国近《个百分点。1994年第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1,4/,新疆平均增长8%·低于全国3.4个百分点。全国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为19.7%,新疆只增长3.5…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有的省区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与此同时,新疆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地域等原因,我区乡镇企业发展与全国相比,不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水平,都存在很大差距。就发展速度而言,1992年新疆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则.5个百分点。1993年上半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个百分点,比中西部地区低40个百分点。就是说,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新疆不但与全国平均速度拉大了距离,而且与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也拉大了距离。造成差距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的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差距。据资料载,1992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东部占99个,中部1个,西部为零;全国365个亿元镇企业中,东部343家,中部22家,西部为零;全国592个贫困县,90%以上在中西部;8000万贫困人口中,有6500万人居住在西部。 东西部发展差距问题,是近几年来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应该承认,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现象,差距的存在和在一定时期内差距的拉大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将来发展了、富裕了,也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同等程度的富裕。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平衡发展仍是我国区域经济的主要矛盾。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向来都不平衡,不仅省区之间不平衡,同一省区、县市之间甚至有些乡镇之间都有差异。当然,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已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 从贵州情况看,这些年的发展,自己跟自己比算快的,但与全国比,特别是与沿海比,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有很大差距,且差距越来越大。贵州1991年至1993年国民生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优势突出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下、投资严重不足形成明显反差的内陆山区省。认真总结“八五”投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投资存在的问题,对拓宽“九五”投资规模,加快富民兴黔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一、“八五”投资反思 “八五”期间,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50.68亿元,比“七五”增长1.5倍,年均增长26.5%,比“七五”高16.9个百分点;投资率为24.9%,比“七五”高3.2个百分点。其中全省地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9.12亿元,比“七五”增长1.5倍,年均增长30.9%。投资规模的扩大.有效地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1995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达639.01亿元,比1990年增长53.5%,年均增长9.0%,比“七五”高2.3个百分点。 但是,由于历史和各种原因,我省固定资产投资还存在很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投资不足,投资规模过小,影响经济发展后劲。1995年与1990年相比,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由1.02%下降为0.85%;预算内投资比重由11.9%下降为2.9%;自筹投资“八五”比“七五”下降1.5个百分点;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全国的差距由249元扩大为1146元。投资不足,经济发展必然受羁绊。2、投资管理混乱、分散,投资综合效益受冲击。投资多头管理,多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在1980年的基础上,1987年实现了第一个经济翻番。但由于原有基础薄弱,与全国及邻近的西部和一些中、东部省区相比,差距却越拉越大。1993年,贵州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9.9%,比西部地区的四川、云南、陕西、广西分别低3.9、0.7、3.4、11.3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的江西、湖南低3.8、3.0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山东分别低10.2、15.8、12.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就更大。1996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900元左右,而贵州仅为1277元左右,差率是48.7个百分点。早在1994年,我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相比,差率是55.5个百分点;与上述省区相比,差率分别是20.2、1.5、1.5、35.5个百分点,54.8、44.6个百分点,132.7、189.3、67.7个百分点。上述基本数据表明,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的典型代表。在国民经济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贵州经济发展较中东部省区落后了1至2个跨度。 本文仅根据笔者对贵州现阶段省情的理解及缩小贵州与中东部地区差距的决策取向谈些认识,以期对省委和省政府有关决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省委六届六次会议通过的《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确定把食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这一决策符合我省实际,是非常正确的。 “八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把食品工业确定为优势产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重点倾斜,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 发展速度加快,扩大了行业规模。1995年,全省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0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65.7%。“八五”期间年平均递增10.6%,比“七五”实际高出1.2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4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2.8%,比上年实际增加17.6%。  相似文献   

9.
2012年.湖北省城镇化率达到53.5%.比2000年增长13.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加速发展期。2012年湖北有1个副省级城市、12个地级市、24个县级市、1个自治州、3个省直管市、38个市辖区和40个县.县域经济占全省的比重为56.7%.城镇体系趋于优化。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支部生活》2006,(1):10-11
中共天津市委八届九次全会于2005年12-24日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文请见本刊党务资讯网站www.dwzx.net——编者注)。《建议》共分12个部分38条,全面系统地描绘了天津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建议》指出,“十一五”期间,天津将全面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超过700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15%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经济中心,建立起%,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将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从《建议》内容看,与“十五”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呈现出了诸多亮点。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西部的开发 ,并注意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尤其是“九五”以来 ,随着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明显减缓 ,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表现出五大经济特征 :一、中西部地区GDP增长速度加快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增速差距出现缩小迹象。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GDP增速差距由 1999年同期的 2 71个百分点减少到目前的 1 83个百分点。二、东、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 2 0 0 0年第二季度东、中西部占全国工业增加…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祉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我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九五”和今后十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这对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西北边题的富蕴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富蕴县经济发展的特点县域经济是整个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县域的不同,每一个县的经济都有其自身的特点。1.富蕴…  相似文献   

13.
私营企业最显著的特征是自主性,其资产自有,经营自主,管理自主,没有国有和集体企业所贯有的主管部门、因此,私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私营企业,有利于尽快建立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币场经济。1996年少数民族地区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达到36.5%,比199年厂升117.4个R分点;但从横向比较来看,生产比全省低3.7个百分点,比全国低347个百分点,且差距仍然在不断地扩大。私营企业作为代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的组织,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4.
“八五”期间是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经济成就最为显著的五年。但是,由于多种因素,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有所扩大。“八五”期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P)年均增长率为11.8%,其中,东部在16%以上,而中西部仅9%左右。1994年东部地区(GDP)是全国的55.4%,而占全国土地面积89%的中西部地区仅占44.6%,固定资产投资东部地区占全国的67.41%,中部占ZO43%,西部只占12.16%。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东部与中西部差距问题,这是事关改革和建设全局的重…  相似文献   

15.
正四川盆地周边多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所在地,发展县域经济,搞好城镇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盆周山区经济发展是重要的战略一极。相对于平原和丘区县,盆周山区县域发展还相对滞后。作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缩小其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差距也是构筑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底部基础的迫切要求。为了避免成为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在"夯实底部基础"中加速跨越,盆周山区县域经济需要来一场"全新升级"。  相似文献   

16.
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情况看,县域经济发展的快慢,决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省的经济发展速度。我们省与先进省、市发展速度和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县域经济上。因此,省委七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县域突破战略,确实切中要害,抓住了关键,这是加快我省经济发展,缩小与先进省市差距的一个根本性的战略措施。实施县域突破战略,不仅要有机遇意识,还要有突破意识,顾名思义,县域突破重在“突破”二字,所谓突破,就是要突出重点,破解难题。从县域发展的现实看,要突破的东西很多,包括思想观念上要有突破,发展举措上要有突破,领导方式方…  相似文献   

17.
经过周多年不懈努力,西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与东部相比,差距仍不小。从1949年至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0.44个百分点,到1978年东西部的年人均收入差距已缩小到200元左右。自1979年开始,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经济得以超常规发展。1979年至1995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东部地区高出西部地区41个百分点,使一度缩小的地区经济差距又呈拉大之势。在近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中,东部地区占65%以上,西部地区仅占15%左右。在全国人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中,东…  相似文献   

18.
据省统计局公报,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7亿元,比上年增长8.3%,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高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0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60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277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一产业为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为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为3.2个百分点。 粮食总产量1125.2万吨,比上年增长2.3%;油菜籽59.46万吨,增长8.5%;烤烟32.3万吨,增长10.7%。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的概念并非始于今日,但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县域经济又以极大的重要性和尖锐性摆在我们面前。目前,全国2073县(含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拥有占全国94%的900多万平方千米国土面积,县域范围内聚集着占全国73%的9.4亿人口,县域经济提供占全国52%的5万多亿元GDP。县一级作为城乡结合部,一头连着农业、农民和农村,一头连着城市,讲“三个代表”问题,讲“三农”问题,讲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讲改革、发展、稳定问题,讲“小康”和现代化问题,都一刻也离不开县域。“县(市)这一级,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处  相似文献   

20.
加快贫困地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关系到“九五’泪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奔小康要重视和解决以下五个问题:一、要制定实现小康目标的阶段性目标在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过程中,各地区都提出“同全国同步达到小康”的口号,并没有提出实现小康的阶段性目标。提出“同全国同步达到小康”口号是没错的,但在贫困地区同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的情况下,不制定分阶段的具体目标,“同全国同步达到小康”的口号也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因为贫困地区发展也是不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