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力宏 《今日浙江》2013,(23):30-30
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浙江活跃的市场,而浙江市场的活跃又得益于浙江各级政府努力营造的市场环境。在改革开放之初,浙江各级政府对民营经济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给予了民营经济在当时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所能给予的特殊扶植和支持。正是这种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造就了浙江市场经济在全国的先发优势。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民营经济的兴起、发展以及它的体制机制优势。然而,我省民营企业基本以家族企业的模式存在。  相似文献   

3.
浙江是浙商的发源地,浙商是浙江的金名片。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党的大政方针的指引,我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浙商的发展,不仅成就了面广量大的民营经济,使得浙江由一个陆域资源小省跃升为位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而且造就了所有资源要素中最宝贵、最稀缺、最活跃、最高效的创业者资源,  相似文献   

4.
浙江是全国市场经济先发地区之一,而地处浙江中部,面积1.09万平方公里、450万人口的金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飞跃发展,成为专家、学者所称的“飞地”,也得益于市场经济的先发先机。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天然主体,金华和浙江全省一样,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大推动了金华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以来,金华的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吸引,同时,也为了拓展市场,突破本地土地、电力等要素的制约,出现了新…  相似文献   

5.
创业创新     
吴红霞 《今日浙江》2008,(23):76-77
“温州模式”、“台州模式”、“义乌经验”……浙江人从不缺乏喝“头口水”的勇气,30年前的浙江人就因为频频“第一个吃螃蟹”被人称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业富民史,一部改革创新史。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集中起来就是两条,一是全民创业,二是改革创新。其根本就是得益于我们党与时俱进地推动思想解放,毫不动摇地推进市场取向改革,  相似文献   

6.
夏宝龙 《今日浙江》2009,(23):10-11
浙江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先发地区,也是非公有制经济大省。浙江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如果说浙江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一幕波澜壮阔的长剧,那么非公有制经济无疑是其中一位重要的主角。在党和目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省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用了300年所取得的成果中国用30年就基本完成,这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我们改革开放打开国门时的经济全球化浪潮。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亚洲四小龙,经过近30年快速发展,因用工成本增加,整体营运费用提高,而不得不面临转型升级,同时跨国公司不得不把生产制造、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再寻找新的生产基地。这时中国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打开国门,迎接  相似文献   

8.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显著特征和突出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成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生力军,成为扩大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最大来源,成为浙江由资源小省发展为经济大省的主体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浙江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就是浙江人民的创业创新史,就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史。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街道经济异军突起,高速发展,成了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区财政收入中占据“半壁江山”。它的发展,完全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它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仅是相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它具有更多的市场经济特征而已。事实上,它还存在着很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甚至相悖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消除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使街道经济健康发展。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坚定不移地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市场经济价值取向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独特格局。量大面广的民营企业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毫不夸张地说,浙江的改革开放史,就是民营企业的成长史、发展史。  相似文献   

11.
汤涛 《政策》2003,(6):25-26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飞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当之无愧的"领航船"和人们解剖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活样本"。今年3月26日至4月1日,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的团长、省委副书记邓道坤为副团长的湖北赴浙江学习考察团,学习考察浙江经济发展经验。为了认真学习浙江经验,本刊特开辟"向浙江学什么"专栏,以期推进湖北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浙江人大》2013,(1):66-67
2012年,娃哈哈集团迎来了创业25周年。回顾过去,宗庆后动情地表示:"娃哈哈的25年,是紧随祖国、共创辉煌的25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娃哈哈的发展,得益于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得益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娃哈哈以能够和中国经济共同飞速发展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02,(15):12-1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民营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浙江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繁荣市场、增加税源、解决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成为浙江社会主义建设大军中一支重要  相似文献   

14.
杨琦勋 《今日浙江》2006,(16):38-40
“既快又好”:浙江经济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持续多年实现既快又好的增长势头。28年来,浙江省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3.1%,比全国GDP年均增长率高出3.5个百分点。由于增长速度快,浙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不断攀升。统计显示,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浙江经济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仅为3.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比重提高到5%左右的水平;2005年,浙江经济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为7.33%。伴随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浙江在主要经济指标上与全国平均水平逐渐拉开差距,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排名中的位次不断前移。2005年,浙江…  相似文献   

15.
赵洪祝 《政策瞭望》2011,(12):12-1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创业创新,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30多年间,浙江由一个陆域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浙江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从民营经济起步的。民营经济为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6.
陈小波 《今日浙江》2005,(14):41-42
浙江经济快速增长,由一个“资源小省”成为“经济大省”,其中乡镇经济的发展对浙江经济领先全国功勋卓著。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这得益于浙江“块状经济”中“一镇一品”的乡镇企业的高度集聚和“扎堆效应”。在目前新的发展背景下,如何拓展乡镇经济新的发展空间,跃上更高的发展平台?本刊特别开辟《强镇之路》栏目,旨在宣传我省强镇和那些特色之镇的发展过程、发展经验及发展成效,以对各镇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的起飞首先得益于率先发展了乡镇企业。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见效、城市经济改革尚未推开、周边特别是上海地区尚未启动农村工业化的大背景下,苏州乡镇企业以迅雷不及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国资委 《今日浙江》2008,(16):I0002-I0006
一、浙江国有经济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变化,经济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14位跃升到现在的第4位。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在浙江营造和形成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又没有特殊优惠政策的条件下,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实现了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规模中等省份跃为经济大省的转变。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两代领导集体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和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世纪交替的2000年,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继来到浙江视察工作,对浙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出了要求,给昂首迈入新千年的全省人民以巨大鼓舞和鞭策。今天,本刊集中刊登2000年中央领导在浙江视察活动的照片。  相似文献   

20.
难忘小平     
今年8月22日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邓小平同志曾15次来到浙江。改革开放前,邓小平10次到浙江视察工作。那时,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常常到杭州参加毛泽东主持召开的许多重要会议;陪同外宾到杭州参观考察。 改革开放后的浙江,始终得到了邓小平的亲切关怀。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他5次亲临浙江视察,直接听取汇报,对浙江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浙江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邓小平。难忘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