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志坚 《今日民族》2002,(11):48-48
莫口,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佤族山寨,从盂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县城来到位于中缅国界旁的富岩乡莫口村,需沿着蜿蜒若蛇的崎岖山路-路颠簸才能到达。  相似文献   

2.
吴平 《今日民族》2001,(3):28-31
在西盟佤族地区,有一个叫“天堂──西盟佤山部落风情园”的小型文化场所,并拥有一个业余民间演出团体──西盟佤山民间艺术团。它们由佤族私人出资兴力和组建。这件事发生在西盟这样一个解放前夕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期的闭塞的国定特困县,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西盟县城里有个“民俗村” “西盟”在佤语里的意思是“一个能找到金子的地方”,但多年来,他却被“贫穷”二字深深困扰。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处于原始社会时期,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生活方式的某些残余,村寨里奉行着见者有份、平均获取的原始共产主义分配方式,对外物品交换…  相似文献   

3.
《今日民族》2013,(9):11-11
《狂欢佤部落》汇集了佤族神话传说、祭祀、民风民俗等内容,再现了佤族从原始社会中走来,在佤山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集中展现出佤族文化神秘、古朴、自然,阿佤歌舞粗犷豪迈、阿佤人热情奔放的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为古老的佤族文化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4.
临沧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因全国60%以上的佤族人口世居于此而成为中国佤族文化的荟萃之地。2002年4月28日,古老的临沧城流光溢彩,春光明媚。伴随着第三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的脚步,一台《走进佤山》的大型民族歌舞表演,拉开了第二届中国临沧佤族文化旅游节的序幕。佤族歌舞之魂4月28日上午,春风拂面,南汀河水奔流得格外欢快。世纪大道上,木鼓声、号角声、呼喊声摇撼大地,琴弦声、跺脚声、欢歌声融汇一起。阿佤小伙敲响了震天的木鼓,美丽多情的阿佤少女甩起了黑发,以如火的激情,演出了一台气势恢宏而又美不胜收的大型…  相似文献   

5.
《今日民族》2005,(3):57-60
西盟佤族自治县地处中缅边境,辖6乡2镇,36个村民委员会,其中6乡1镇与缅甸佤邦接壤,国境线长89.33公里。全县有佤族、拉祜族、傣族、汉族等25个民族,总人口83098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其中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2%。许多民族都跨境而居,边民习俗相近、宗教信仰相同、通商往来频繁,做好民族工作,维护边疆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要工作。解放前的西盟,各种矛盾引发的纷争不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西盟各族人民才得以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旗帜下,共同谋求繁荣发展。强烈的对比,使西盟干部群众对边疆稳定、民族…  相似文献   

6.
缅甸佤邦特区是掸邦高原东北部一处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与中国云南省临沧、普洱两市接壤,是缅北主要华人聚居区之一。1989年后佤邦特区进入和平建设的新时期,越来越多华人新移民进入当地,他们有的投资开矿,有的经营各类公司,有的受雇为技术工人等,在云南、福建、广东三省之外,很多人也来自四川、湖南、江西、安徽等中国内陆省份,他们大多无意在当地永久居留,并且对这一地区以外的"缅甸"兴趣不大,当地政府民众对他们总体上持欢迎态度。  相似文献   

7.
17—19世纪汉族移民曾在中缅边境至少开办过四个银厂,其中的“茂隆银厂”和“新厂”位于中国境内的佤山,据文献记载,他们有“二三万人”或“万人”之多。如今三百多年过去,矿场早已停办,这些人都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17日,是缅甸联邦第二特区(佤邦)和平建设20周年庆典。我们受佤邦政府的邀请,参加了在其首府邦康举行的庆典。在随后的走访中,我们耳闻目睹了佤邦和平建设20年的成就,为佤邦人民在艰难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和平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感动。  相似文献   

9.
叶孜 《今日民族》2001,(5):22-24
云南民族出版社佤族女编辑鲍明秀哽咽着一遍遍朗读这首佤族神话史诗《葫芦的传说》,在这优美动人的长诗里蕴含着浪漫的伤感情调。长诗的译者,也是她的启蒙老师刘允褆,去世已有半年。她告诉记者,刘允褆年届花甲即匆匆辞世,回顾他这一生,作为一个北京人,或许在学术或者是文学上没有什么惊人的成就,但他把大半生心血和情感献给了佤山,献给了佤族人民,他是佤族人民心目中“佤山的儿子”。 诗人、佤语翻译家、副编审、云南国际友人研究会秘书长刘允褆生前好友们的诉说,把记者的视线带进到一个饱含佤族情结、血液里浸透着阿佤魂的普通…  相似文献   

10.
“过山”     
过山,于我的童年岁月是个很刺激的名词。它充满憧憬和诱惑,总会勾起我的奇思怪想,令我浮想联翩心旌摇荡。  相似文献   

11.
我们来到西盟佤族自治县,听说中课乡的佤族同胞正在兴盖安居房,便乘车去参观。通向中课乡的公路正在扩建,沿途路边堆积着石块、泥土,让出的窄道仅容汽车通过,路面不平,车行颠簸。从车窗望去,山坡、沟谷长满青草绿树。这是初夏时节。行车途中,西盟县委的同志触景生情,感慨地说:“往年这时候,佤族人就烧荒了,那荒火蔓延满山遍野,烟雾迷漫,遮住天空。刀耕火种对森林植被破坏实在太大了。”我未见过佤族人烧荒的情景,但想起了森林火灾的场面。现在佤族人已改变了这种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逐步树立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重叠…  相似文献   

12.
秘境佤乡     
向宇  李学明 《传承》2008,(17):28-29
四季如春的昆明,悠久古韵的大理,风景如画的丽江,风情万种的西双版纳,神秘瑰丽的香格里拉构筑了世人对云南的印象。而"秘境佤乡"——"司岗里"为云南增添了一处令人神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1,(8):52-52
安康佤族乡位于澜沧县西北部,小黑江下游南岸。东接文东乡,南接上允镇、木戛乡,西与本县雪林乡、临沧地区沧原县岩帅镇交界、北隔小黑江和临沧地区双江县隔江相望。有5个村委会,38个自然寨,79个生产队2912户,12788人,其中农业人口12539人。佤族占总人口的81%,拉祜族占16%,多数村寨为单一民族聚居。  相似文献   

14.
10月30日上午的上思县城,随着鼓声响起,一队身着瑶族服饰的迎亲队伍喜气洋洋、敲锣打鼓地出发了——作为2011广西上思·十万大山原始森林旅游文化节的重头戏,一场原生态的瑶族婚礼正在上演。  相似文献   

15.
正值春意盎然,百花争艳的时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瑶学研究会组织理事会部分成员驱车前往广东、江西等地,对当地瑶族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进行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不仅了解到当地党委、政府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所制定的特殊政策措施,也拓宽了开展民族工作的思路,对进一步挖掘、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发展民族经济,当好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谋助手有了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赵颖 《今日民族》2016,(1):28-31
正即兴演唱,并不是张口就来——那样的话不过是表演——而是经过思考的言说。村支书在前往陈岩惹家的路上特意嘱咐我:"你们去不要说你们知道他是村里的名歌手,只说想来听他唱歌,要不然他不露给你们听。"陈岩惹是帕良村有名的歌手,他的歌技,家喻户晓。他最拿手的是佤族青年结婚迎亲时所唱的"开门调"。听村里的人说他去年凭借这门技艺还帮着本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阿佤山秘境神韵,也养育了一个"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民族,积淀了厚重底蕴的民族文化.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民族文化生机盎然,佤族歌舞绽开了更加绚丽的新花.在临沧,一群不甘寂寞的佤族热血青年,创办了桑嘎艺术学校,组建了桑嘎艺术团,他们在从一个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转变中艰难奋起,让沉睡在大山中的民族歌舞飞出云南,飘向四海,走出了一条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佤族是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怒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地区.这里山岭连绵,平坝极少,故称为"阿佤山",古称"葫芦国",居住在这里的佤族自称"阿佤",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相似文献   

19.
西盟于1965年成立自治县,是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5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西盟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在艰难曲折中前进、在开拓创业中拼搏、在改革大潮中奋进,创造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亿元,是1965年的409倍,年均增长13%;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50万元,是1965年的445倍,年均增长13%;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33亿元,是1965年的797倍,年均增长14.9%;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7元,是1965年的100倍,年均增长10%。西盟50年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主旋律,书写了以特取胜、科学发展的新篇章。特别是近年来,西盟深入挖掘和发扬民族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在特色化、差别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步伐,成功捧回“中国最美风景县云南10佳”、“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和“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等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20.
沧源侗族自治县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特点是集边、山、少、穷为一体。边,是指地处边疆,位于滇西南边陲、中缅边界中段,国境线长147.08公里,距省会昆明876公里。山,是指在2445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中,山地面积占99.2%。少,是指少数民族众多,全县八乡三镇九十三个村公所(办事处),总人口15万.其中侗族人口占854%,此外还有傣、彝、拉桔等24种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4%。穷,是指全县至今还较贫困。1993年末,全县粮食总产量5.3万吨,农民人均占有350公斤,人均纯收入只有320元,全县16096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