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难题,在可预见的将来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适度消费"正是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其原因在于"适度消费"有利于资源的永续使用和提高环境承载量,因此应倡导通过适时行动来推动"适度消费".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人们的消费方式,既受社会生产的制约,也受社会道德的影响。青年人作为消费群体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些消费观念上的误区。因此,应引导青年人走出消费误区,健全自己的消费道德人格,并树立适度的、正确的、合理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的消费文化以传统儒家消费文化为基础,吸收了追求个人舒适和乐趣的价值取向,融合了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其中既有消费不足的种子,也有过度消费的身影,还有低俗消费的苗头。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文化,应既不赞成一味吝惜物质财富,也不主张无节制消耗物质财富,其核心在于合理适度消费,其关键在于在保障物质性消费的同时增加精神性消费,使人们既不为清贫所迫,又不为物质所累。  相似文献   

4.
当前,环境问题不断出现。这与人类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环境意识淡薄有密切关系。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培育环境道德,因为这不仅是道德自身的要求,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环节。当前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还存在网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此,需要构建农村商品流通新模式,形成便捷的流通环境;整合农村维权资源,形成健全的权益保障环境;提高供给质量,形成安全的供给环境。  相似文献   

6.
文中以系统论的视角来分析外部环境建设对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影响,提出应当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律等方面来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提供保障。文中建议: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财政支出比例;稳定劳动就业,刺激消费投资;降低收入差距,维持社会秩序;稳定人口增长,提高福利水平;加强政治建设,构建法律体系;发展私营部门,完善社会保障;提高信息科技水平,加大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消费日益取代生产而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标志着西方社会由生产社会转变为消费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消费相比,消费社会的特征表现为消费的民主化、消费的符号化、消费的异化,由此导致大量生产和消费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代价。这是跟生态文明所倡导的理念完全相违背的。要从根本上使消费社会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所产生的环境代价得到有效治理,就必须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树立生态价值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生态消费模式、加强全球环境合作。  相似文献   

8.
广东基本医疗卫生消费的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医疗卫生消费是健康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新医改方案推升了基本医疗卫生消费需求,广东的配套改革,进一步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消费的增长。近年广东基本医疗卫生消费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但也存在着消费能力、消费意愿、消费条件等不足。因此,今后广东重点要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医疗社会保障体系来增强消费能力;重塑社会道德价值观来改善居民消费意愿;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搞好公立医院的试点等相关政策来改善消费环境,更好地促进医疗卫生消费。  相似文献   

9.
扩大国内需求必须启动农村市场。当前,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青岛市农村消费呈现出消费能力增强、费意愿强烈、消费环境改善、惠农政策显效等趋势,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必须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消费环境,引导健康消费两个方面,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0.
消费文化对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尤其是消费观和幸福观产生了影响。当代大学生更注重生活的需要和享受,消费观、节约观与老一辈不同。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积极向上,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幸福、金钱和消费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并关注自己的主观幸福和精神生活,但在幸福价值观和幸福行为追求上有一定的知行背离。也有少部分同学认为财富、消费代表幸福,存在非理性消费现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适度消费和反对消费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