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行政许可法》通过对行政许可设定权的严格规定,明确了“有限政府”的基本内容,有利于扭转设定权主体不明确、设定事项不规范、随意设定许可的混乱局面;通过对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实施程序乃至费用、监督检查等制度和措施的全方位规定,为行政主体依法、合理地行使行政许可权提供了程序保障和制度基础,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依法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建设“有限政府”《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行政许可法定的原则,要求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来设定和实…  相似文献   

2.
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在法律设定的范围内进行。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形成权力腐败;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是人治的典型体现,与法治水火不容。为了使行政执法依法进行,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尽量少受侵害,行政控权势在必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控权是行政法实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国家的法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坚持依法行政是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交通征稽部门既是一个行政执法机构,也是一个社会“窗口”服务单位,肩负依法征收公路规费和社会经济服务的双重重要职能,行政执法人员在行使国家所赋予的行政管理职权过程中,既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及行政法规的规定,又要体现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4.
论行政强制权的设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强制权的设定是行政法律制度中的重中之重 ,为行政强制立法必须加以规范和明确的首要问题。鉴于行政强制权的涉权性和侵益性 ,也为了适应WTO规则中法制统一的要求 ,行政强制权应统一由法律和行政法规来设定 ,并力求设定内容的明确性和完整性。尤其是为确保行政权的权威性和完整性 ,保证行政效率 ,行政强制执行权应由行政机关来行使 ,具体可通过成立专门机构来集中行使强制执行权 ,负责行政决定的执行。  相似文献   

5.
上海法院将审理行政不作为案件作为深化行政审判工作的突破口,这是一个深具见识之举。他们认识到在社会快速发展中行政相对人的诉权内涵的充分性,并把行政不作为案件审理与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完整诉权联系起来,从而再一次强调了审理行政不作为案件的法律意义。现代行政法律关系与传统行政法律关系的区别之一,就是行政相对人既承担义务也享有权利:无论是行政权力的滥于行使和肆意扩张,还是行政权力的惰于行使和随意处分,行政相对人都可以请求法院启动诉讼程序,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法律设置司法监督机制的科学性就表现在前者是一种制…  相似文献   

6.
公安机关扣押非物证物品的法律问题□何能高近年来,公安机关在行使侦查权和行政执法权过程中,经常采用扣押强制措施,扣押犯罪嫌疑人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物品。这些扣押物品的行为,有的是出于侦查、证实犯罪行为或查明、证实行政法律事实的需要,如,在侦查经济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7.
任何社会都会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在紧急状态下政府必然要动用行政紧急权力以对抗突发事件。在紧急状态下,卫生行政部门代表国家行使的公权力要受到国家法律的理性规范,同时保护公民权利不被随意剥夺。本文拟从将救济机制纳入法律范畴、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及通过司法程序赋予公民紧急抵抗权三方面,来探讨如何维护、实现在卫生相关紧急状态下对诉讼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就我省的情况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行政立法的空前发展,使大量的行政活动有法可依,行政执法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目前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其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一)行政执法“乱”。(1)以权谋私违法执法。受经济利益所趋动,以执法权力为个人或为小集体谋利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屡禁不止。(2)执法无序。在行政执法中违反法定程序,不依法定程序调查、取证,不听相对人申辩,不说明处罚理由。(3)执法随意性。许多没有行政执法权的单位和人员都在行使行政执法权。(4)越权执法。从…  相似文献   

9.
皮旺芳 《行政法制》2003,(2):27-28,30
我局是国家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工商机关行使着160余部法律和法规、600余部规章的行政执法权,执行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有117部,其中法律有15部,行政法规13部,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84部,另外配合  相似文献   

10.
再论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执法是国家机关适用法律的活动之一,也是所有行政活动中的最重要的环节。通过行政执法,那些固定于纸上的法律条文和法律规范才能落到实处并在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形成各种权利义务关系,才能保障国家政策的实现和推动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依法执法”、“严格执法”是行政执法的内在要求,也是行政法治的关键所在。在现阶段,我国的行政执法水平虽然较之过去有较大的改进,但从总体而言,我国的行政执法状况还不容乐观,执法水平有待提高。 行政权本质上具有支配力、扩张性、可获利性等属性。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如果依法行使,就可以…  相似文献   

11.
论行政许可设定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政许可是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而设定权是行政许可制度规范化的基础。本文首先从行政许可权的涵义入手,澄清某些概念上的误区,进而阐述研究行政许可设定权的意义,之后提出在设定这项权力时应遵循的原则,最后对其进行立法层级的分配。总之,拟对行政许可设定权的规范化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一、行政许可设定权的涵义设定权的概念最初出现在行政处罚领域,但由于行政处罚法并未给出“设定”的定义,于是“设定权”的概念也就众说纷坛,争议颇大。主要分歧在于:“设定权”是包含“创设权”与“规定权”还是仅…  相似文献   

12.
罚款是行政处罚的一种,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给予经济上的处罚。对罚款可作如下理解:第—,罚款是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的其它单位的具体行政行为。凡是没有行政管理权的机关和法律没有授权的其它单位都不得行使罚款权。第二,罚款权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的有权行使罚款权的机关和单位行使,而且,法律还明文规定罚款由那一级行政机关适用。有行政管理权但无罚款权的机关也不能适用罚款,我国在治安、海关、资源开发、科学技术、金融、交通运输、邮电、卫生、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工商管理、统计、计量、税务等方面颁布了为数不少的行政法规。有的法规中具体规定了行使罚款权的机关,还规定了由那一级机关行使罚款权。比如《森林法实施细则》第24条规定:“对违反森林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决定。”第三,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罚款数额的,应当在法定数额范围内确定,超过法定数额的是违法罚款。  相似文献   

13.
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制度是对行政主体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调整,调整的对象不仅包括行政处罚权,还包括与此相对应的行政强制权和行政检查权。该制度的出台,也促进了相对集中行使行政执法权的发展,为推进综合执法提供了基础。文章将在理解集中行使行政处罚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我国运行以来实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立法规范、制度精细化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林秋萍 《河北法学》2014,(11):30-36
设定权是创制性立法权,规定权是执行性立法权。配置设定权与规定权,应摆正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使行政机关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现行法律关于各层次法律规范的设定权与规定权,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针对违法行使设定权与规定权的现象,需加强公众及其他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确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规制设定权与规定权,可有效遏制行政立法权的膨胀,防止行政专断。  相似文献   

15.
权力腐败已经成为当今影响社会和谐的一大社会问题。如何预防也是理论和实践中面临的重大课题。虽然,解决的途径无非是从加强学习教育、监督和健全制度方面着手。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症结在哪里?笔者认为在具体操作的关键环节上有欠缺。体现在公务员产生机制的不完善和行政优益权设定、行使的不规范上。所以,要从严把握公务员的进出关、规范行政优益权的设定和行使才能有效防范腐败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执法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行政执法的现状行政执法,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就是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行为:狭义上讲,是相对行政立法而言的,是指行政机关依法采取的直接影响特定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或者对特定相对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具体行政行为。新中国的行政执法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与之相应,行政执法随着行政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直到现在,行政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甚多。我国行政执法中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徐波 《行政与法》2006,(8):87-88
社会保障法律的制定,还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执法手段将其贯彻落实。社会保障行政执法行为的主体是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法律授权行使社会保障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据此本文提出了社会保障行政执法的主要措施、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的主要形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活动的行政监督、社会保障争议仲裁。通过社会保障的行政执法保护,使公民的社会保障权确实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出租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法律问题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出租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必须具备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才能行使。以一次性付款方式条件下的价格界定“同等条件” ,才能真正体现公平交易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性质 ,是法律、行政法规创设的一项财产请求权 ,而非实质意义上的物权。承租人以行使优先购买权为名而提起的恶意之诉 ,不应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行政机关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依法行使行政执法权的国家机关,在国家的正常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行政执法中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行政执法行为随意性太强、行政处罚不受监督、行政执法不受制约、执法中主观武断、徇私枉法、执法不严、渎职失职、滥用职权,甚至执法犯法。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执法监督的弱化,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孙业群 《中国司法》2005,(10):37-40
一、关于司法行政权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司法行政权的概念:对司法行政权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司法行政权是辅佐司法权行使的行政事务的权利。如汪翰章主编的《法律大辞典》对司法行政解释如下:“司法的目的虽与行政不同,而当行使司法权时,常有关联之行政行为,以求司法权活动之圆满,而辅佐司法权行使之行政事务,谓之司法行政。换言之,司法行政者,乃附随于司法事务之行政也,即司法行政部关于划分院区,筹集经费,并用人行政,与监督裁判事务,及其他设施之行政事务是也”①。又如《中国百科大辞典》对司法行政的解释为“以辅助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