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不仅确立了证人及其近亲属遭受打击报复的司法保护制度,而且确立了对证人因作证而受到经济损失予以弥补的经济补偿制度。这表明我国证人保护制度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未形成一个足以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的证人保护体系。为解除证人作证的后顾之忧,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必要整合相关法律规定,构建合理的证人保护体系,进一步扩大证人保护的主体和权利范围,将经济补偿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反黑斗争中普遍存在着的取证难,证人不作证的问题,分析了证人的种种心态,提出关于证人保护在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关于建立我国证人保护机制和立法的建议等问题。文章首先对证人和证人心态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提出了证人保护问题。在国外不仅有对证人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而且有关于证人保护的国家立法,也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在我国,已有关于保护证人的有关法律规定,同时也有证人保护的大量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建议完善我国的证人保护机制,首先要制定反黑的证人保护法规。  相似文献   

3.
邱艳丽 《前沿》2007,(7):158-159
证人出庭作证一直是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公证的保障。但现实社会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在客观分析了现象背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保障制度的若干构想,包括建立证人保护制度,建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和证人拒证的惩罚制度,建立证人免证制度的方面,以期有效解决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在打击有组织犯罪中缺乏保护证人的专门性规定,证人保护制度在保护证人的机构、对象、内容和手段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打击有组织犯罪中强化证人保护制度,既是我国打击日益猖獗的有组织犯罪的现实需要,又是贯彻《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要求的必然选择。对此,我们应以《公约》的规定为指导,借鉴典型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从设立专门的证人保护机构、建立证人保护专项基金、适当扩大证人保护的对象范围、完善证人保护的程序与措施四方面着手,完善我国打击有组织犯罪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5.
刘文化  鄢云峰 《前沿》2006,2(7):113-115
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证人不愿出庭作证一直成为困扰司法实践部门的难题。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最大障碍应该在于目前制度环境下对证人的保护力度不够,证人惧证心理严重。由此有必要设立一种以为证人保密为重点,以专门的证人保护机构为中介,以对证人的事前保护为主要内容的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增加了证人保护的内容,对于消除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不愿意作证的司法"顽疾",必将产生积极影响。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现状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证人不出庭作证,特别是关键证人不出庭作证,将直接影响案件的审判质量。但证人普遍存在害怕打击报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得罪他人(尤其是邻居、同事、上级领导等)的自我保护心理,通常不愿、不敢、不能作证。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可行的证人保护制度予以保障。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分工明确的,  相似文献   

7.
刘莹 《求索》2011,(4):143-145
有组织犯罪的"组织性"特征对刑事追诉机关的调查活动带来极大困难。除非赋予警方运用特殊侦查手段的权力,如监听、运用线人或卧底警察,并制定秘密证人的审理程序,或者为证人提供切实有效的保护,以鼓励和保障普通证人、卧底警察或线人可以顺利出庭作证,否则难以对有组织犯罪予以必要的追诉和审判。就秘密证人于审判程序中的审理方式与保护措施而言,德国是目前立法及实务运作上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其秘密证人制度的规定与运作方式可为我国对抗有组织犯罪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证人保护在我国法律实践和法律条文中基本是空白的,从而导致直接言词原则长期得不到真正的贯彻落实。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意识并体现了这一点,新增了涉及证人出庭和证人保护方面的内容,但是与全面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还有一定的差距。以此次刑诉法修改为契机,立足于当前我国的国情,从证人保护的主体、证人保护的对象以及证人保护的程序等方面构建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美国家证人作证新模式与英、美国家宪法上的质证权存在一定冲突,但两者冲突逐渐协调和融合,证人作证新模式制度得以不断扩充和发展。我国正值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际,应针对证人出庭难、证人保护不力等刑事诉讼实际问题,借鉴英、美国家证人作证新模式制度,构建并完善我国证人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0.
证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证人不愿出庭作证 ,甚至拒不出庭作证。其原因是对证人的保护不利 ,证人的权利、义务、责任相脱节 ,证人拒证的法律后果不明确。要解决证人作证难的问题 ,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证人出庭的经济补偿制度、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制裁措施、对证人的保护制度 ,同时大力进行法制教育 ,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和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周翔  虞浔 《理论月刊》2003,(7):127-128
证人权益得不到保护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法律关于证人权益保护的现状及立法缺陷,可以看到我国应该出台《征人权益保护法》,以专门法的形式详细规定证人应当享有的各项权利和各项权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蔡宏图 《人民论坛》2012,(36):116-117
当前,中国的刑事证人保护制度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司法实践层面,导致证人作证不积极。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实践中仍应从建立专门的刑事证人保护机构、完善具体的保护手段和措施、完善刑事证人保护的对象及范围以及建立刑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入手完善刑事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3.
证人证言是一种关键的诉讼证据 ,它对查明案件事实 ,维护司法公正以及庭审方式的改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司法实践中 ,证人拒证现象十分突出 ,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 ,其中尤以法律规定方面的缺陷为甚。为此 ,只有正确、合理地解决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关于证人权利义务的不平衡规定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证人保护制度、合理的证人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 ,才能使我国的证人拒证现象得到比较彻底的遏止。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特别是反贪案件中证人出庭率低,主要是证人不愿出庭和证人不敢出庭。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规定了证人强制作证的义务和特定关系证人的免证权利、侦查人员作为证人出庭作证以及司法机关对证人人身保护等,但还有待于完善。为改进证人出庭工作,应建立完善的证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促进立法以增强对打击报复出庭证人行为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5.
证人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参与人,证人能够协助公安机关查明犯罪事实、获取犯罪证据。在我国,由于立法和相应保护措施的缺失,公安机关未能在侦查阶段完全有效地保护证人的人身安全。为此,公安机关应提高侦查人员保护证人的意识,推进证人人身安全保护工作,构建完善的证人保护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要建立真正文明公平的刑事诉讼制度,减少冤假错案,证人保护的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起来,甚至有必要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证人保护法》。国外警匪片中,刑事证人往往遭到被告方追杀,而国家司法机关则会尽全力保护证人。因为在陪审团决定一切的审判模式下,证人是公诉方的宝贝。但在我国,证人的情况则更为糟糕一些,不但被告可能会找麻烦,公权力机关对证人带来的危险甚至更大些。原因是我国刑事审判大量靠封闭取证的证人笔录,而不需要出庭的证言。  相似文献   

17.
对侦查中证人拒绝作证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人拒证行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 ,明知案件真实情况的人 ,在侦查机关依法向其了解情况、收集证据时 ,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证言的行为 ,它已给司法活动尤其是侦查活动造成严重障碍。证人拒绝作证的原因是 :我国法律缺乏对证人拒绝作证行为处罚的规定 ;对证人人身安全的保护规定不健全 ;对证人的财产性权利缺乏保护规定。为此 ,我国应规定证人有获得特殊保护的权利和有要求经济补偿的权利 ,建立证人保护制度 ,并借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作法 ,完善对无正当理由拒绝作证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8.
王春 《前沿》2009,(7):56-61
刑事证人权利的保障不仅是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需要,而且是实现宪法规定的人权保障和促进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现行立法未能给证人的权利提供实质性的保障,是导致刑事证人拒不出庭作证或作证后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因此亟待重构我国的刑事证人权利保障制度,明确证人保护的机构、对象和范围、措施以及保护程序等,以强化对刑事证人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事诉讼法建构了证人制度基本框架,确立证人出庭作证,如实陈述,人身和财产安全受保护等基本规则,但对实现这些规则的制度设计存在着缺陷甚至空白.现代刑事证人制度应以证人权利义务平衡为价值取向,反映在立法上则是证人处罚制度与证人享有异议权和上诉权共存;证人承担出庭作证义务与证人保护及获得经济补偿制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难已成为制约我国庭审改革的瓶颈。规范我国关于证人作证的立法 ,避免立法冲突和矛盾 ;强化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 ,明确证人拒证的法律责任 ;健全与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和细化对证人人身安全的保护机制 ;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等 ,应是解决目前司法实践中刑事证人出庭作证难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