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优越、物质基础丰厚,但是人文精神状况却令人堪忧,人文主义风貌萎靡不振,缺乏社会责任感;传统的伦理和价值观念正受到严重的挑战.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成为了亟待回答的问题。只有针对当前形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培养和造就出德才兼备,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目标应该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完人” ,而不是造就只有科技而缺乏人文素质的人。大学教育的目标 ,是造就德、智、情、意、体和谐发展的人 ,必须借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才能实现 ,因为唯有如此 ,才能在培养者和被培养者的人格追求中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服饰富含哲理,重理念思辨,人伦思想和人文精神贯彻于服饰的各种形态,技艺精益求精。只有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中国服饰才能继往开来,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4.
王士恒 《传承》2010,(12):36-37
人文精神和文化品味,是一个城市的根基与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人文又好又快发展是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人文的资源观、价值观、标准观。只有把城市发展建立在人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文、科学、自然、社会真正趋向和谐,城市完美人格才有可塑造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5.
丁霞 《理论月刊》2008,3(5):35-37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人文精神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需要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多层面的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共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是互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既以实践为基础,也表明了实践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人文精神和文化品味,是一个城市的根基与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人文又好又快发展是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人文的资源观、价值观、标准观.只有把城市发展建立在人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文、科学、自然、社会真正趋向和谐,城市完美人格才有可塑造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7.
罗丹  莫税英 《传承》2011,(22):42-43,62
祖国传统医学是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方法实现科学精神的经验知识体系,是在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和发展中形成的。传统医学人文精神中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精神、医患和谐精神不仅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建提供经验,也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罗丹  莫税英 《传承》2011,(8):42-43,62
祖国传统医学是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方法实现科学精神的经验知识体系,是在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和发展中形成的。传统医学人文精神中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精神、医患和谐精神不仅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建提供经验,也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刚健自强、包容汇通、尊法崇礼、天人和谐、贵公贱私、求同存异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精神。文化全球化既令传统人文精神受到冲击,也为传统人文精神注入新鲜血液。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实现传统人文精神的现代化转型,需要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文化资源,推动传统人文精神的内容和发展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时代的贫乏就在于人文精神的缺席与不在场 ,而社会的进步恰恰是以人文精神的勃兴作为拱心石的。青年人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 ,只有在一种良性的人文教化与陶成下 ,才能真正成为历史交响曲的奏鸣者。青年人的心理动力学表明 ,其健全人格和良性交往资质的获得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内在释义与理想性涵化  相似文献   

11.
康薇 《传承》2014,(7):80-81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方法,各自从不同的维度来解释和改造着世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与分离也经历了多个阶段,在新的世情国情背景下,必须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视域下坚持以科学精神为认识基础,充分发挥人文精神的引导和核心作用,继而把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既相互促进 ,又相互限定。作为人类精神的两个侧面 ,它们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这种统一在早期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未经分化的统一。到了近代 ,由于启蒙主义精神与科学理性传统相互促进 ,两者和谐发展 ;然而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由于片面强调科学理性的作用 ,又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唯科学主义与反科学思潮。进入 2 0世纪以后 ,随着对科学理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出现了科学的人文化趋势 ;2 1世纪 ,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必将在新的基础上重新融合。  相似文献   

13.
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怎样培养既懂科学又有报国之志的人才?工科院校怎样增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这是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一、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对人之为人的思考,其核心是如何做人。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其...  相似文献   

14.
合并高校人文精神除具有高校人文精神一般所涵盖的民主精神、自由精神、科学精神等内容之外,更具有被强化了的改革精神、整合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独特内涵。合并高校的这种人文精神,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和持久努力的组织来予以分类、落实。一是建构合并高校生活中的人文性,尤其是从整体上建构教育教学改革的人文性和从局部上建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二是师生的人文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裂,阻碍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致,体现了人类所追求的客观合规律性与主观合目的性的统一。二者的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且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李国良 《传承》2009,(4):110-111
物理学中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物理学发展史是沟通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物理学中蕴涵着人文精神的科学美;物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复旦大学哲学系主任俞吾金教授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大奇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二元对立。官方的学者强调的是发展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发扬科学精神;而民间的学者强调的则是重视人文学科,提高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这种思...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学问观经历了一个由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学问观向以“文理之分”为特征的新型学问观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曲折而艰难,但无疑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学问观的嬗变也引发了“重理轻文”等新的问题。要树立科学学问观,必须摒弃源于经世致用思想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和学术研究中的急功近利心态,坚持既重视科学素质的养成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又注重科学事业本身的发展和科学传统的培植。  相似文献   

19.
“将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是很重要的话题,与此相应,“将人文精神注入我们的科学”也是很重要的话题。因为目前我们的文化中确实需要更多的科学精神,而目前我们的科学中也确实需要更多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徐小军  谢晓锋 《传承》2008,(8):88-89
近年来,人文研究热闹不凡。就人文精神研究而言,"人文精神"概念的多次诠释,"人文与科学"关系的多维探讨,使人文精神研究的内容、话题日趋深入广泛,且激发出诸如"中国文化究竟有无人文精神"等富于时代气息的学术争论。这些基础性、实质性的探究,为新世纪构建更具理性的中国人文精神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