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七十年代,苏联建造的住房面积为十亿另七千五百万平方米,超过了六十年代全苏城市住房的总面积。每个人口的平均居住面积1971年至1980年间增加了两平方米,1980年达到了人均十三平方米。城市住房总面积比十月革命前增加了十一倍多。在这十年中,分给居民的住宅就有2,150多万套。目前,用于住房建设的固定基金为3,390亿卢布,占国家固定基金总额的将近五分之一。在1976—1980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用于住房建设的投资为872亿卢布,比五年计  相似文献   

2.
在苏维埃政权年代,在我国建造了总面积为3,947.3百万平方米的住房,其中国家和合作制企业及团体和住房合作社建造的有2,400.6百万平方米,居民自建公助建造的有1,463.1百万平方米,集体农庄建造的有83.6百万平方米。1985年1月1日的国家住房总面积为3,974百万平方米,与1980年相比增长了402百万平方米,或11%。1985年初,一个城市居民的住房平均面积增至13.9平方米,1980年为13.1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从1989年开始,俄罗斯的住房生产规模持续不断下降。1989年交付使用7300万平方米,而目前只打算交付3500多万平方米,其中1400多万平方米靠国家投资建造的。与此同时,排队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家庭有增无减。据统计,1986年为800万户,1989年为920万户,1992年为1000多万户,而目前为1100万户。由于经济危机,国家对住房建设的集中投资急剧减少,价格的自由化使所有公共住房综合体亏本。而国家补贴不断减少。根据专家们预测,市政  相似文献   

4.
缺乏住房,这是数以千计的波兰家庭面临的尖锐问题。有17%的家庭住在公共住房里,和别人合用卫生间和厨房。新婚夫妇要等待十年以上才能分到住房。据1978年的统计,全国总共缺少160万套住房,到1983年缺额数已增至180万套。波兰党和政府把普遍解决住房问题看成是社会目标中占第一位的问题。波兰的住房问题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有30%的住房毁于战火。50年代前期,政府执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住房建设属于非生产性投资,因而遭到了忽视。由于农民大批进城做工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住房紧张显得更加突出。尽管政府向居民提供的住房逐年增多,但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1950年国家平均为每千户居  相似文献   

5.
住宅区和住房登记人数同步增长是摆在苏联人面前的一个不小的问题,它对年轻人来说尤为棘手,要分到住房往往得等上十来年,因此他们为调城市换工作到处奔波。其次若是建筑工劳动条件有一定吸引力的话,住房建造量还可增多。首先站出来向命运挑战的是青年人,走在前列的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肖年。他们提出  相似文献   

6.
《经互会成员国的经济合作》杂志1982年第8期刊登东德建筑学院城市建设与建筑学研究所付所长霍斯特·阿达米的一篇文章,谈东德的城市与住宅建设。文章说,东德从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的住房建设。1973年制订和批准了住房建设的长期(至1990年)规划,目的是彻底解决住房问题。规划规定新建与加以现代化改建280万~300万套住宅。  相似文献   

7.
过去的四十年来,匈牙利总共建造了二百五十万套住房。到1985年,全国已拥有住房三百九十万套,从实际家庭户数仅三百八十万来看,这一状况显然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如今,住房问题仍是造成匈牙利社会紧张局势的首要原因。社会不公正也日益与住房问题,即个人和家庭住房的质量与获得新住房的机会等问题相关。本文将谈论匈牙利人民的住房状况;人口增长与住房发展前景;匈牙利住房政策的演变与改革以及所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1971年德国统一社会党八大制定,并通过了民主德国住房建设规划,十几年来民主德国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旧房来解决和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截止1985年底民主德国共有住房21万2222套,计720万7000平方,其中新建12万0728套,共耗资91亿9800万马克。1983年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在八大七中全会上宣布民主德国在1990年基本解决全国居民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波兰社会经济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中,住房问题也是一个棘手问题。据波兰统一工人党周刊报道,波兰正面临如此严重的住房短缺以至形成危机,它会在那些等待多年以搬出父母房子的青年人中触发一场新的社会动荡。根据官方统计数字,波兰全国有300万人翘首以待新屋,而1986年仅建造了十二万七千套新单元,比1985年少5500套。由于国营建筑业的混乱和经济不景气,87年建造新房也步履蹒跚。1986年有267,000对新婚夫妇登记,这表明全国有一半以上新婚夫妇在很挤的条件下与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年,罗马尼亚总结了七十年代国家的住房政策,同时也对直至一九九○年国家住房建设的发展作出了远景规划。从整个欧洲的水平来看,罗马尼亚的住房发展是比较落后的。事实上,自一九七八年起国家也公开承认在城市化和住房建设政策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取得的进步是主要的和令人鼓舞的。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前苏联城市住房总面积仅1.8亿平方米,而且设备简陋。苏维埃政权刚一建立,苏联便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劳动人民居住条件。截至卫国战争前夕(包括1941年上半年),共建成了4.09亿平方米的住房。苏联大规模的住房建设是在战后,特别是1956年后开始的。1956~1984年期间,交付使用的住房总面积达29.957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20 0 3年 10月 2 4日 ,韩国财政经济部举行经济自由区委员会议 ,确定“釜山、镇海经济自由区方案”以及“光阳湾地区经济自由区方案”。根据该方案 ,釜山、镇海经济自由区将建设成为拥有2 3 5万人口、面积为 10 4平方公里的 2 1世纪型港湾、物流中心城市 ,预计将成为东北亚的物流基地 ,通过对釜山新港湾的开发及港湾背后的物流基地的形成等 ,积极引进世界物流企业对新港湾地区的投资。光阳湾地区的经济自由区 ,也要建设成拥有 2 2万人口、面积为 89平方公里的 2 1世纪型港湾、物流中心城市 ,形成东北亚的物流、石油、钢铁等产业群。此次指…  相似文献   

13.
这篇文章刊登在82年11月24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上。作者,马克·格林菲尔德,摘要如下:在莫斯科“列宁大街”上有一片简陋的住宅区。它是赫鲁晓夫时期为解决住房紧张而建造的,人们称之为“赫鲁晓夫式”住宅或经济公寓。格林菲尔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1979至1981年作为编辑在苏“新闻社”工作,曾在那里  相似文献   

14.
苏《鼓动员》发表文章说:苏联平均每小时约有一千人迁入新居。在1982年改善了住房条件的苏联公民为990万人。今天苏联已约有80%的公民拥有单独的住宅。现代住房的条件如何呢?作者在克林市人民代表苏维埃执委会副主席德鲁日宁的陪同下走进了该市车站附近居住区的一幢房子,任意地参观了一套住房。住房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1984年华沙的人口超过165万。拥有这样多的人口而没有地下铁道的城市,这是欧洲为数不多的首都之一。当然,主要的不在于具备地下铁道能提高城市的威望,而在于要是不建造地下铁道不可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这一复杂问题。建造地下铁道的必要性以及随之而来的构想首次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就已产生。开始建造地下铁道的打算进行了多次尝试,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程度的加重,养老保障面临着巨大压力。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制度是养老体系的重要补充,既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又减轻了国家的社会保障压力。相对于欧美成熟市场,韩国于2007年推出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并迅速被韩国民众接受。作为我们国家的近邻,韩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均与我国有相似之处,因此通过借鉴韩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制度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制度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住房问题成了经互会国家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它是社会政策的中心。目标是要为每个家庭准备一套独用的、设备齐全而面积适当的住房。这些国家希望在1990年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正在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完成这个可能带来财政问题的任务。一、住房紧张是头号问题1977年在波兰居民中曾搞过一次民意调查,要求被征询者对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作出评价。由于被征询者不需在意见表上签名,所以参加者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而不必担心发生什么  相似文献   

18.
杨维格 《新民周刊》2022,(26):30-31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以建设“生态之城”为目标,努力营造“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生态环境。5年后,上海的公园数量要跃升至1000座以上。郊区将推进镇级公园建设,实现“一镇一园”;利用现有林地资源改造建设乡村公园,基本实现“一村一园”。因地制宜地建造乡村公园,除了要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在五年内建成200座左右乡村小微公园,还要改建50座左右开放休闲林地公园。目前,已有一大批建好的乡村公园等待大家去探索发现。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面积六百一十六点三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三十四万九千人。主要民族有华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六)马来族(占百分之十五)和印度族(占百分之七)。其他民族约占百分之二。它在一八二四年以后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到一九五九年才成立自治邦,一九六三年并入马来西亚,一九六五年又从马来西亚分离出来,自成一国。 独立后的新加坡,满目疮痍,经济结构畸形单一,失业问题严重,住房紧张,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落后,自然资源极端缺乏,甚至速吃水都要依赖邻国提供(注一),诸多消极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住房问题在殖民地时代长期存在并遭受忽视;独立后,新加坡政府不断致力于解决住房问题,并且将之当成构建典范国家的工具。通过长期强有力的政策干预,新加坡政府建立了以中央公积金为主要资金支持、以住房开发局为主导供应方式和以自有住房为主要权属的独具特色的住房政策体系。花园般的居住环境、较高的住房自有率、对经济发展和族群融合的促进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兼顾等显示了新加坡住房政策干预的成功,在住房政策领域,新加坡可称为"资产建设"的典范。然而,新加坡住房政策也存在公共住房过度投资、损害中央公积金养老功能以及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消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