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梳理了美国发韧于1960年代的民权运动、成熟于80和90年代的“多元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影响和尴尬的现状,并指出多元文化运动并不是一段孤立的历史,而是美国寻求其民族认同的心路历程的一部分。美国是先有国家后建民族,从族裔到种族到文化,美国构建其民族性的基础在一点点扩大,每一次扩大都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的批判,但每一次扩大又拘泥于时代命定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如何打造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百舸争游、百家争鸣的现代文明体系中,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和科技等硬实力,而且取决于思想文化资源的拥有及其表达能力等软实力,其中思想文化的话语权已被广泛视为攸关文明和文化生存发展命运的核心问题。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及其在现代世界文明对话中的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中华文化在高度竞争的现代世界中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既不是沃勒斯坦认为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开始所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认为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使世界经济扩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导致西欧社会经济变化,从而进行海外扩张的逻辑结果。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欧洲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欧洲殖民国家剥削、压迫、奴役和控制殖民地国家,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也延续到当今世界体系之中,决定了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场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  相似文献   

4.
朱景文 《新视野》2007,(1):67-70
以往的法治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把他们的视角局限在国家边境以内,似乎这些法律成就的取得完全依靠这些国家自己的力量,更有甚者,把它们与种族中心主义相联系,似乎西方是一个天生崇尚民主、自由、法治的民族,而其他民族则是劣等的。但从全球的观点看,世界是联系在一起的,上述这些西方法制成就的取得是以牺牲、剥夺世界其他民族的利益为代价。而解决这一不公平的现象也只能以历史的眼光和从全球的角度来探究。  相似文献   

5.
《探索》2017,(4)
<正>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如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一样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古今中外的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缺乏科学的政治学理论的指导和引领,势必民生凋敝,社会动荡,在治乱循环中缓慢演进;一个组织、一个人一旦缺少正确的政治学理论的滋养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概括总结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确提出,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系统论述,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世界观引领和方法论指导,是一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文献。  相似文献   

7.
1949年至1976年间,我国城乡以不同形式进行了各种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农村社教的目标逐渐定型:一是农民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二是干部多吃多占之类特权、强迫命令的"作风",以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向"等。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和思想教育没有也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却推动着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和体制弊端不断发展。因为从根本上说,社教运动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特别是人民公社体制的产物。从更深的层次上看,它又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密切相关。这种体制在特定历史阶段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弊端也日渐明显,特别是与阶级斗争扩大化相结合之后。解决那些由体制所产生的众多问题的根本方法不是社教之类运动和阶级斗争,而只能是深刻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类及其社会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与自然科学一起构成人类知识体系的两大类别,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早在1977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的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十五大报告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给予高度评价,指出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看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呼唤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向社科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回顾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工作,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我国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圣经。1988年,《宣言》发表140周年,正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共产党人和各民族人民以及整个进步人类陷于深重磨难。遵照西方旨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地位相继丧失,苏联戈尔巴乔夫叛徒集团加速共产党下台、国家变质和解体的步伐。西方疯狂欢呼自己的胜利和“共产主义死亡”,宣布此即历史的终点。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和他们在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收买的走狗,用历史性的、空前的叛卖,嘲弄着伟大的马克思。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真正的共产党人被…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揭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客观规律的时代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世界历史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无产阶级革命是为了创造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即"两个普遍发展".阶级斗争及其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内容,也不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超越狭隘的阶级意识与民族眼界,坚持世界历史大时代的宽广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