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指导思想.本文阐述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分析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和社会一直以来都高度关注。目前,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面临着资助工作队伍不足、资助育人举措不够丰富、对经济困难学生成长跟进不及时等方面的困境。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对于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心理、学业、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的关键点、解决思路与举措、经验启示,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年增多,政府和高校的资助工作也逐年扩大,然而高校资助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阐述了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现状,分析了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和优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资助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襄樊学院对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作法。特别是近几年来,根据襄樊学院大学生来自农村和贫困山区的多,来自下岗职工的子女多,高考成绩相对低一些,经济困难学生约占1/3,学习困难学生约占1/3,就业困难学生约占1/3的实  相似文献   

5.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工作释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规模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日益上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思想问题比较突出,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工作已成为高校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本文在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骥 《世纪桥》2009,(24):85-86
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出台了相应的就业帮扶政策,本文从高校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入手分析、探讨并列举出高校可施行的六大帮扶办法。  相似文献   

7.
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虽然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和社会都对贫困生在经济层面给予了相应的帮助,但对他们心理问题却较少关注,很大一部分贫困生成了“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困生”。2003年,宁夏大学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有效调查的718名学生中,贫困生共有217名。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工作目标、工作遵循、精准资助、育人导向、评价标准五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重点做好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围绕经济资助的精细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需求、资助方式的多样化做好精准资助,围绕经济资助的各个环节和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精神的培育做好资助育人。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逐步形成多样化,各种模式有着各自不同的资助理念和资助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基于工作实践,针对我国高校当前存在的各种学生资助模式,提出构建"扶困·励志·强能"三位一体育人型资助模式,以经济扶助为基本,以意志磨砺为支撑,以能力增强为核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立体式"资助,做到生活上扶困、精神上励志、实践中强能、效果上育人的目的,多维度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使扶困、励志、强能三者有机结合,发挥1+1+1>3的效应。在实施经济资助的同时,抓住教育的根本,把"育人"主线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受助学生的教育中,希望能为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逐步形成多样化,各种模式有着各自不同的资助理念和资助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基于工作实践,针对我国高校当前存在的各种学生资助模式,提出构建“扶困·励志·强能”三位一体育人型资助模式,以经济扶助为基本,以意志磨砺为支撑,以能力增强为核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立体式”资助,做到生活上扶困、精神上励志、实践中强能、效果上育人的目的,多维度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使扶困、励志、强能三者有机结合,发挥1+1+1〉3的效应。在实施经济资助的同时,抓住教育的根本,把“育人”主线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受助学生的教育中,希望能为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而州市高校的创业教育更是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实施创业教育的资源缺乏、创业教育模式单一。本文结合州市高校实际,提出了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构建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学生专业特点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陈霓裳 《世纪桥》2009,(15):82-83
随着我国招生并轨、学费制度改革以及高校扩招等一系列教育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现阶段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勤工助学的管理,而高校勤工助学的管理现状以及面对的问题与挑战更要求教育行政管理者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上进行探讨、创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构建“和谐校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策快递     
《北京支部生活》2012,(10):69-69
所有农村学生上中职免学费 10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2年秋季学期起,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由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扩大到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出台了相应的就业帮扶政策,本文从高校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入手分析、探讨并列举出高校可施行的六大帮扶办法.  相似文献   

15.
准确把握学生特点是高校一切育人工作的逻辑前提。文章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细分群体,采用16PF量表对北京某高校7个年级中通过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样本开展追踪调查,并与同时期其他高校新生入学数据作横向对比,以期了解和把握其人格发展特征,从而增强高校育人工作的针对性,真正将因材施教原则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一、建立完善的高校资助体系的目的和意义高校的学生资助体系是教育部高度重视的一项高校建设工作,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奖、助、贷、勤、减、免"一体化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从建国初期至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现行资助政策呈资助方式多元化、资助力度加大、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共同发展的趋势。同时也面临着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物质帮扶与精神育人、学生诚信度与国家投入力度不平衡的问题。可以尝试从调整助学金的使用方式、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以及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刘瑀 《世纪桥》2008,(7):107-108
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在就业上处于劣势。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贴近这一实际,认真分析这一群体就业难的原因,准确把握贫困这一生存条件在就业问题上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消除心理障碍;坚持分层次教育原则;搞好职业规划;根据学生需要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以来,我省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建立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纳入民生工程组织实施,有力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学生最基本的教育需求的实现,促进了我省教育事  相似文献   

20.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重要工作。在资助工作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首要环节,关系到党和政府给予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落实效果如何,关系到学校具体实施的资助工作能否做到公平、公正。本文针对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解决办法,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科学性,对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