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仁学》与中华文化重建朱汉民,吴凡明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封闭既久的中国国门,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与此同时,东渐之西风亦汹涌而来,冲撞着积淀已久的中华文化。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文化批判与文化重建,遂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  相似文献   

2.
《仁学》的三大层次 《仁学》是谭嗣同一生最重要、最著名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 《仁学》的命名意味着谭氏是以“仁”这一范畴为中心和起点来构架思辨系统的。 谭嗣同对“仁”做过多种诠解,但他在《仁学》自叙中,开宗明义的那段话,从总体上把握了《仁学》体系的三层涵义。 “‘仁’从二从人,相偶之义也。‘元’从二从儿,‘儿’古人字,是亦‘仁’也。 ‘无’,许说通‘元’为‘无’,是‘无’亦从二从人,亦‘仁’也。故言仁者不可不知元, 而其功用极于无。”(《谭嗣同全集》第289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 他将“仁”、“元”、“无”三个范畴联系起来看,是有其深意的。  相似文献   

3.
张乐民 《理论月刊》2006,3(10):106-108
《荷马史诗》中追求卓越和荣誉,肯定自我和个性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等英雄伦理精神教化了整个希腊民族,这种英雄伦理精神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史的角度看,通过<新原道>,冯友兰揭示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传统和核心问题,确立了"新理学"体系的"新统"地位.但他对学术研究理应遵循的客观性原则的违背,又使它难以成为一部好的哲学史著作.  相似文献   

5.
6.
徐金芹 《前沿》2008,(6):46-47
《精神现象学》包含了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是他全部哲学的雏形,是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关键。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思想进行探析,揭示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和合理内核,对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方科平 《前沿》2008,(10):173-176
刘勰将文学活动提升为立言,视文学作品为不朽之物,此观念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表现甚繁。在“文之枢纽”主体部分即《原道》、《征圣》、《宗经》三篇文章中,对之作出了完整而系统的说明。从“立言不朽”高度来审视文学写作和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刘勰撰写《文心雕龙》,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光辉而不朽的榜样。  相似文献   

8.
王德贞 《前沿》2008,(7):25-27
针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否定性辩证法思想,进行分析,揭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性质和合理内核,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道”是中国古代思想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而究其内涵,诸家解说有各所不同。就中国思想史上最具权威性的儒家体系中的“道”而言,大体包括了以“仁”为核心,兼及义、孝、忠、悌、信等的一整套伦理道德学说。通过文学为手段,为载体来传播儒家道义———“文以明道”...  相似文献   

10.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当时的一切意识形态学家将精神交往神圣化、功利化的理论和精神交往意识形态化的现实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主要表现为对青年黑格尔派肆意放大精神交往社会历史功能的唯心主义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交往意识形态化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交往动机功利化的批判。研究马克思的精神交往批判思想,对于回应西方交往理论和扬弃异化的精神交往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老子的仁学是以"与善仁"为旗帜的,其客观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为万物自然真性的运作而创设外在条件,主观的个人任务则是通过体道实践来培育个人公平的素养因子;而非以血缘亲疏为依归而投入具体爱的程度的行为,昭示真正的爱人是"不仁",让万物获得最佳的自身本性的发展,而不是控制万物,控制他人。这是我们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仁爱美德时,需要认真考虑的。  相似文献   

12.
春来一树绿荫,夏至花丛喷香,秋天果实累累。 大别山的乡亲们说:这就是咱们的老夏,这就是老夏的扶贫事业。 山里人这样评价老夏,一个有学问的“山里人”,一个给山里带来富裕的“城里人”。 老夏大名叫夏仁学,全国扶贫状元,著名的板栗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  相似文献   

13.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显学”,它不仅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核心,而且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定势。《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作为一位封建时代的“士”,他的精神气质,心理状态与儒家文化精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之在《三国演义》创作中,塑造形象,评价人物这部巨著问世以来影响不衰就在  相似文献   

14.
正漓江出版社出版定价:30.00元这部小说讲述了农村"知识分子"马强壮怀揣梦想来到K城,饱受艰辛,历经挫折,一次次梦碎的故事。马强壮持假高级厨师证去中国大酒店应聘时让人识破,被一位名叫王手足的保安撵出来,并甩了他一记耳光,从此精神错乱,发生了系列荒唐的事情。他无法接受现  相似文献   

15.
陈清华 《群众》2023,(14):64-65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枚乘在《七发》中讲过的故事:楚太子生病,吴客诊断其病源为精神萎靡,开出的药方是学习探讨“要言妙道”,用道德调理自身,慢慢“阳气见于眉宇之间”,最后“霍然病已”。枚乘(约前210年—前138年?),淮阴人,西汉时期辞赋家。其赋今存世三篇,其中以《七发》最为著名。《七发》只不过是一篇赋,为什么说它能治病,究其原因还是枚乘通过这样一个治病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精神,可以说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精神,是中国人的灵魂。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是多元化的文化,又是和谐的文化,而各宗各派讲的道理,实际上都是同出一个源头。这个源头儒家称为“道”,道家也称为“道”,佛家称为“自性”“真如”。  相似文献   

17.
冯其谱 《群众》2012,(1):71-72
读罢《精神的力量》一书,心潮澎湃,深感震撼。掩卷凝思静想,信心更加坚定,意志更加坚强。党的事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之所以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精神的力量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边述边评的方法,将读徐复观先生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一书的感想,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和介绍:一是界定了知识分子的内涵,二是回顾了知识分子精神困境产生的原因,三是思考了如何重塑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个性化时代,在消费文化的大旗下,每个人的个性似乎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而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写作似乎也变成了每个人都可以从事的活动,网络文学、博客写作、社区论坛等等写作形式汹涌而来,写作活动的个性化得到了空前的张扬.  相似文献   

20.
姚艳霞 《求索》2012,(9):159-160
清初理学名臣李光地在继承程朱仁学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仁学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使仁学的理论形态更趋完善。从内容上,他以仁为天地万物的本体;提出博爱尽仁体,从而从天理的高度保证了仁的合理性;指出仁为性善之根源,并强调了仁作为道德本体和宇宙本体的和谐统一。在为仁的方法论上,他提出一系列的心地修养功夫,从修道节欲、孝道、存诚持敬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李光地以仁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将个体的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有效地相结合。其仁学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