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著名的青年女作家,同时更是一位有着强烈革命要求的左翼作家。她的创作,不但得到了鲁迅、茅盾、柳亚子、聂绀弩、丁玲、戴望舒等文坛巨匠的首肯和高度评价,使她成为独树一帜的作家而蜚声文坛,更重要的是她为我们民族文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宝贵遗产,具有很高的社会认识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并日益得到国内甚至国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女作家群在文坛上异军突起,纵横驰骋,给日益繁荣的文坛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成为新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纵观中国文学史,每一个时代的作家在创作题材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新时期的女作家群也莫能例外。本文试就新时期女作家群在创作题材上的特点做一探讨。首先,同我国封建时代的女作家相比,可以发现,新时期的女作家群扩大了文学题材的范围。在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寥若晨星的女作家们由于严酷的封建礼教的桎梏,禁锢闺中,足不出户,根本无法了解外部丰富的复杂世界,于是造成极为狭窄的生活视野,致使文学才智得不到正常的施展,其作品题材大多是以表现妇女自身的生活为  相似文献   

3.
贾大山是河北省新时期第一位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作家。1980年,他在短篇小说《取经》获奖之后到北京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期间,正在文坛惹人注目。 一些文学同行也曾感慨:为什么贾大山的小说没能引起持续的应有的注意?可贾大山仿佛不太看重文坛对他的注意与否。河北省曾经专门为他召开过作品讨论会,但是他却没参加。问他为什么,他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小说发表时他也不在乎大报名刊,写了小说乐在褥子底下.谁要就由谁拿去。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茹志鹃以短篇小说写作而见长,她和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女儿王安忆被称为当代文坛母女花。茹志鹃从1943年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写下了《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高离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等许多有影响的短篇小说,其中《剪辑错了的故事》荣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特别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百合花》的发表使她一举成名。  相似文献   

5.
丁玲于1928年以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而在国内文坛上崭露头角。1936年冬来到陕北,成为她革命生活和文学创作的新开端。从此,她在毛泽东主席的关心、教导下,更加热情地投身于根据地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其革命现实主义创作也由此进入到新阶段,并以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奠定了她作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和当代著...  相似文献   

6.
当今中国文坛,女性作家写作愈来愈惹人注目。可以说,女性文学写作已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这个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尚属“星星之火”的现象,到九十年代不断发展蔓延,眼下似有“燎原”整个文坛之势。无论是作家的数量、创作的质量或是风格的多样、作品的影响,都大大超过现代时期。女性文学形成如此大的气候,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这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还未曾有过。今天的新锐女作家群体,已经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道靓丽景观。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小说创作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又回归新写实,但不可否认,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基本创作倾向已经渗透其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更新了传统小说的风貌,但也同时制约和影响着当代小说的创作和发展。一新时期一些小说家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刺激读者,寻求作品销路。小说《红蝗》描写大便,“象香蕉一样美丽”、“甚至升华到一种宗教仪式”,就是受了现代主义以丑为美的影响,却又不能象罗丹雕塑的《老妓》那样“丑得如此精美!”这样的作品不能担负起文学唤醒人类走向崇高而美好的境界的责任。别林斯基说:“艺术没有思想,就象一个人没有灵魂…  相似文献   

8.
从现当代文学的总体格局看刘以鬯“实验小说”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以鬯是香港文坛著名的资深作家、文学批评家,一位多年来一直从事报刊编辑及文学译著的学者、翻译家。他一以贯之的“实验小说”创作,不仅在高度商业化的香港坚守着严肃文学的精神领地,而且其创作实绩已为海内外学界所瞩目。香港文学是在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下产生、...  相似文献   

9.
邹洁 《世纪桥》2008,(1):82-82,84
日本女性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日本文坛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战后,日本女性作家人才辈出,创作活动空前繁盛,不仅成为日本文坛一大奇观,更被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现象受世人瞩目。因此,研究日本战后女性作家对研究日本文坛动态,深入了解日本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同龄人、文坛祖母冰心。于1999年2月28日晚与世长辞作为冰心儿童文学作品的忠实读者和崇拜者,我冉次测览了她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冰心研究资料》,情不自禁地提起笔来,以表达我的敬慕之情_冰心自1919年12月发表《庄鸿的姐姐》这一儿童短篇小说以米,倾尽心力为孩子写作了7O余年的时间,给孩子们留下了33O万字的著(译)作,字字珠风,句句情真,充满了对孩子们的无限的爱。爱,是冰心儿童文学创作的原动力,是她儿童文学作品贯穿始终的灵魂,是她儿童文学创作的永不枯竭的甘泉。70多年前,刚刚步入文坛的冰心,面对广大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11.
浩然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回避的作家,其在当代文坛上的重要性不容漠视。新时期以来,浩然的小说创作,引起了颇多的非议。文章通过对浩然新时期以来的创作作一个简要地分析和疏理,具体探讨浩然在创作中的得失,从而为更好的理解当代视角中的浩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丁玲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以明确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她开始小说创作已是“五四”落潮时期 ,当第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已处于沉寂之时 ,丁玲以其卓越的抒情才能在文坛上“抛下一颗炸弹一样” ,① 给女性文学带来了全新的内容。她的早期小说创作 (《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大多写的是“五四”以后到“五卅”前夕女知识青年的生活 ,在这些作品中 ,作者那种敏锐冷静的观察视点 ,真切深刻的情感体验 ,独特新颖的人物系列和审美特征 ,都是真正的“女性写真” ,浸透着强烈而鲜明的女性意识 ,深印着中国现代女性探索自身生…  相似文献   

13.
陈建平  常猛  石强 《新湘评论》2014,(10):48-48
忧愁和烦恼会使人的心境灰暗,抑郁寡欢,长此以往必然有损健康。冰心,原名谢婉莹,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她在94岁高龄时,曾给《祝您健康》杂志题写了一副对联:"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道出了"知足""无求"能够养生的道理,也道出了冰心老人一生乐观豁达的养生之道。冰心之所以成为文坛不老松,在于她有一颗永葆年轻的心,始终热爱生活,喜好运动。她自幼体弱多病,但生性爱动,经常登山涉水,是出名的“野孩子”。成年后,她经常去各地参观采访,到世界各国从事文化交流。她关爱儿童,将毕生的心血倾注于儿童文学创作,为孩子们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赤诚的童心、乐观的性格、勤奋的笔耕,是她健康长寿、精神不老、诗文长青的秘诀。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在其文学生涯中,以她的天赋和对生活的感受,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作品,为上世纪40年代的文坛增添了一束奇葩。纵观张爱玲的小说,确是一幅封建社会大都市生活的风俗画。这幅风俗画不只以描摹风月山水来体现,还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人物内心的刻画,特别是变态心理的刻画,对行将灭亡的社会予以展示。  相似文献   

15.
丁玲是20世纪中国文坛最有才气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一生富于传奇色彩,早期追求个性人生,最终成为一个革命作家。丁玲的代表作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后者于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1933年5月22日,有一位外国友人访问鲁迅,问道:“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您认为谁是无产阶级代表作家?”鲁迅回答说:“丁玲女士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作家。”能够得到鲁迅先生如此赞誉的中国女作家,在当时只有丁玲。而丁玲的情感世界,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一生中经历了四段情感和婚姻,记录了这位女作家的欢欣与愁苦、幸福与磨难。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中国文坛,女性作家写作愈来愈惹人注目。可以说,女性文学写作已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这个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尚属“星星之火”的现象,到九十年代不断发展蔓延,眼下似有“燎原”整个文坛之势。无论是作家的数量、创作的质量或是风格的多样、作品的影响,都大大超过现代时期。女性文学形成如此大的气候,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这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还未曾有过,今天的新锐女  相似文献   

17.
创作成果在现实的阅读和批评过程中获得生命和价值。创作和 批评是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作用,是文 学自身所生成的、促进文学协调发展的一种动力因素。当今文坛 屡屡出现的不正常现象,要求批评必须坚持自己的精神个性和科 学品格,创作应有清醒而恰切的自我估价和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18.
徐坤在新生代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坤在新生代作家中是相当有特色的一位,这不仅在于她以反串男角的身份冲上文坛,“如入无人之境”地恣意调侃,或是通过“女性越轨的笔致”和女学者的边缘身份在女性文学中开出了另一条与陈染、林白们的“私人体验”不同的道路,更在于她在许多批评家认为缺少思想含量和创作个性的新生代作家中,以她思想的锐利、学识的渊博、风格的特异而引起的关注。徐坤似乎正在从新生代找到的一种可能性之门前转动着钥匙,试图打开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从她的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能够与新生代作家文本的劣势相对抗的因素,无疑,这对于新生代小说乃…  相似文献   

19.
从1992年底,文坛出现了“后新时期”的提法。尽管持“后新时期”说的人们对其时间的上限意见不一,对其内涵的理解也有颇大差异,但相同的是,这一提法本身“标志着新时期的终结和另一个时期的开端”。近二年来,许多人相继以各自的方式和需要使用着这一名称,甚至是在不同的理论话语层面上,共同论证和支撑着它的成立。“后新时期”论者的根据,主要在这样两个方面:第一是文学的转型。他们认为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文学与此前的文学有“对话的意义”,这种“后现代创作”是对新时期文学的解构,所以称之为“后新时期文本”;同时,以迎合“大众”消遣和娱乐需要的通俗文学,“成为与纯文学分庭抗礼的强大存在”,由“丫环”变成了“小姐”。总之,这二者都“显示出文学的时代更迭”。第二,是时代的转型。他们认为,时代文化思潮发生了突变,即从80年代末尤其是90年代初开始,  相似文献   

20.
正1934年初春的一个晚上,戏剧家左明陪伴作家赵清阁去看望鲁迅。鲁迅知道赵清阁能诗善文后,便说:"写散文要富诗意,作新诗对写散文有帮助。散文无论抒情和叙事,都必须辞藻优美、精练。然而更重要的是,诗与散文都应言志,不可空洞无物。"从此,赵清阁更醉心于文艺创作。她一生著述颇丰,出版了50多部、总计3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在重庆,赵清阁度过了她文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擅长戏剧和小说创作的她,活跃于重庆文坛,为抗战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