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就其使用的商标所享有的财产权,商标权的保护客体即为商标.但商标权客体的本质是商标所承载的商誉,即商标使用人通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系列创造性劳动而创建的该商标在消费者与其所标志的商品或服务之间的联系.认识到商誉为商标权客体的本质,对于理解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构建中所涉及的基本问题意义重大.以商誉保护为视角探讨驰名商标法律制度保护的本质,以及由该本质所决定的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与认定驰名商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商标权隶属于公共领域内的私权,但是资本主义已使商标权最大化扩张,异化为物权,集中表现为禁止权向所有权转变,一体化转让扩张到单独转让,侵权判定的全方位。扩张打破了原商标制度建构的利益平衡,导致符号圈地、驰名商标异化.旧货回收遏制。必须重申商标法的目的,复归商标本性,加强信息的真实披露,才能平衡商标权利益。  相似文献   

3.
商誉与商标是两个独立的范畴。区分商品来源是商标第一位的功能,传导商誉的功能则居于第二位。商标的本质是以其显著性防止混淆和淡化,其客体是商标而不是商誉。商誉是否存在不能决定商标权的有无,它对商标权的变动只起辅助作用。商标法以商标为媒介间接保护商誉,不应无限扩张商标权保护商誉的范围。对其保护应限于可能产生混淆、误导公众和导致淡化的领域内,阻止出于恶意、不正当竞争的目的,搭乘他人商誉的便车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4.
回收利用中的商标权穷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货的商业化回收销售诉求对商标侵权与否的论争作出断论,AIPPI决议认为产品首次投放市场后的改变或损害属于商标权穷竭的例外,这个让步与妥协下形成的决议充其量只是部分理论的共同点。在节约能源的法政策下,以利益平衡为指导,不妨细化为消除原商标和不消除原商标的销售,结合修复和重建,在终端消费和首次销售之问权衡商标权是否穷竭。  相似文献   

5.
权利用尽原则、地域性原则与商标平行进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标平行进口问题是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产物,其相关的理论主要是商标权人的“权利用尽”原则和商标权的“地域性”原则。“权利用尽”原则往往是对商标平行进口持肯定态度者的理论依据,而“地域性”原则是对商标平行进口持否定态度者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内外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法律制度的考察,分析了未注册商标权的法律特征及其与注册商标权的区别,提出了对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实行分类保护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商标权的保护采用民事救济和刑事救济并重的方式.当前侵犯商标权发案数正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商标经权和商标犯罪现象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我国法律扩大了商标的注册范围,认可了“一标多类”的商标申请方式,对商标权的保护范围表现出逐渐拓展的态势.我国法律对驰名商标实行被动保护,并暂不将“淡化行为”纳入刑事规制,这体现了理性的立法思路.鉴于侵犯商标行为不断规模化,共同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成为法律严厉打击对象.商标权利人在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得到减轻,这更有利于实现诉讼的实质平等,进而保护商标权利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商标是商品的标记,是代表某种商品信誉的特殊记号或图形。在当今国际交往、经济交流日益加强的社会生活中,商标作为区别某一商品与同类商品的主要特征,代表商品的生产单位、固有特点、质量水平、特殊风格,与企业的声誉关系密切。商标权属于无形产权,世界各国都将其列为工业产权之一,用法律加以保护。侵犯注册商标权犯罪是指违反商标管理法规,侵犯商标权人的专有权以及消费者利  相似文献   

9.
新商标法的实施,对加强商标管理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立法的缺漏和理论上的争议依然存在,表现在商标权与商标专用权的概念界定、商标侵权的归责原则、以及商标淡化等方面。商标权与商标专用权的含义不同,但在立法中却是作为同义语来使用的,其侵权行为的归则原则是一个突破于传统民法理论的混合原则;另外,在侵权界定时应将淡化侵权行为明确于立法当中,以做到司法统一。  相似文献   

10.
任何权利都是有限制的,商标权也不例外,它虽然具有较强的专有性,但并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权利。在实践中,商标权人往往将自己的注册商标的专用权理解为绝对的私权而阻碍公众对公有领域知识的合理使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标法实践的深入,因商标权合理使用问题引发的各种冲突越来越激烈,对商标权进行限制已经成为目前各国商标立法的立法趋势,并出现在国际公约中。因此在我国商标立法中明确界定商标权的权利边界和合理使用的标准是相当迫切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商标权的保护是各国商标法的核心问题。强化对商标权的保护 ,是中国商标制度发展的关键。 TRIPS协议对中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我国于 2 0 0 1年 10月 2 7日通过的经第二次修改后的《商标法》,吸纳和借鉴了 TRIPS协议中的有关规定 ,增加了商标确权的司法审查程序 ;确立了商标行政诉讼第三人主体资格 ;明确了销售侵权责任 ;对侵犯商标权的赔偿数额做出了较详细的规定 ,便于司法审判机关实际操作 ;为及时有效地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规定了诉前临时措施 ;加强了行政机关的执法力度。从多方面完善了商标司法与行政执法 ,提高了商标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非法转让他人注册商标的情形中,原商标权人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之下可以要求非法转让人承担侵权责任、违约责任或者不当得利的返还。原商标权人还可以主张受让人是恶意的,进而否定受让人善意取得商标权。非法转让人尽管是非法转让,但是在受让人善意取得商标权后,非法转让人可以依据合同关系向受让人主张价金支付请求权。而如果受让人无法善意取得商标权,那么非法转让人就必须向受让人承担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对于受让人而言,他可以主张善意取得商标权,从而阻却原商标权人的权利追及。商标善意取得的适用,需要限制在一定的条件之下,这些条件包括商标交易过程存在欺诈、犯罪、误导公众之虞等。  相似文献   

13.
商标权的权利穷竭是商标法领域中颇具争议的问题。笔者以商标权权利穷竭的制度价值为基点,对商标权穷竭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指出坚持商标权的穷竭其实质就是承认商标权的国际穷竭,这也是解决平行进口的关键。笔者还对我国的商标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立法与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一、被假冒商标的知名度是否应纳入考量 案例一:甲未经注册商标权人许可,擅自制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A”的商品,经营数额为50000元,其中“A”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5.
权利穷竭原则是知识产权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在传统知识产权——专利、版权和商标三大领域得到广泛认可。人们运用该理论来分析、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在商标权领域并不存在权利穷竭问题,理论界所说的商标权穷竭至多可看作是对商标权的一种限制。  相似文献   

16.
商标合理使用,是为了说明自己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相关事实,便于消费者辨认,而对他人商标信息依法不经许可的使用;包括第一含义合理使用与第二含义合理使用两种形式,并有各自的构成要件。从行为的性质上看,商标合理使用抗辩是否成立,应以使用行为本身的性质,即使用行为本身是否合理为依据;从制度的设置上看,商标合理使用不是对商标权归属的重新分配,而是对商标权行使的限制。因此,"混淆的可能性"作为一般商标侵权的判定标准,不适用于针对商标侵权指控进行抗辩的商标合理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在商标司法实践中普遍将法定赔偿作为侵权判赔的主导性方法,这一现状与商标侵权案件的特点以及由此导致的权利人举证不能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为了能够使商标权法定赔偿获得更加规范的适用,我国商标法应当进一步明晰商标权法定赔偿的适用条件,同时还应就侵权情节轻重的判断、涉案商标价值的高低以及侵权过错程度对法定赔偿的影响等问题尽快形成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8.
撤销停止使用的注册商标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权是私权,商标所有人的商标权应受到合理的尊重。我国商标法规定对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注册商标可以撤销,这种规定显然是行政权对商标权的强行干预。本文基于对撤销停止使用的注册商标规定的理性分析,认为已经使用过的注册商标因停止使用而被撤销的规定有失偏颇,文章结合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认定——以法律解释学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对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标注行为正确定性,是近年来困扰着司法实践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司法者在对涉外定牌加工中商标标注行为的性质进行认定时,应当借助于正确的法律适用方法,深层次地发掘立法价值取向,对相关法律概念作出正确的阐释。司法实践中对于商标权应施予适度与合理的保护,涉外定牌加工环节中的商标标注行为并非真正商标法意义上的使用行为,它不会导致相关公众的混淆和误认,亦不会使国内商标权人利益受损或有危及其合法权益实现的可能性,因而并不构成对国内合法商标权的侵犯。  相似文献   

20.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是商标法律制度保护的核心,作为立法宗旨之一,我国《商标法》总则第一条作了规定。但由于我国商标法律制度历史不长,尚有不完善之处,商标专用权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商标侵权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损害了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