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场化改革使中国成功地由计划经济转轨为市场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市场化改革是改革的基础取向,没有市场化改革,就没有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但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政府职能还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破除壁垒,最大程度赢得市场化改革红利?请各位专家详解。  相似文献   

2.
从过去30多年的经验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重要的是要靠改革;从未来10年、20年的大趋势看,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仍然要靠改革,靠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一、为什么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相似文献   

3.
"病态城镇化"问题更加凸显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挖掘潜力,释放能量,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和经济增长最大潜力所在。但城镇化发展面临着诸多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需要进一步通过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突破,释放红利。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和经济增长潜力李克强同志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城镇化是我国释放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张锋 《群众》2013,(5):23-24
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公民依法自由迁徙,改革的关键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是一个随着城镇化进程,逐步剥离附在户籍上的行政功能和福利分配功能,建立法治化、科学化的人口管理系统的渐进的改革过程。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3,(11):92-92
王喜成在《学习论坛》2013年第4期撰文认为,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思想与部署,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要清醒认识,深刻理解,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但同时又要以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深入推进,切实解决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使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释放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刘伟 《时事报告》2007,(2):55-57
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进行了29年,在这段历程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全球影响力大大提升。2006年,中国GDP比1978年增长12.3倍,年均增速达g.67%,人均GDP已达2010美元。  相似文献   

7.
赵伟 《今日浙江》2013,(14):28-28
随着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力的迅速下降,加上劳动力供给和环境约束的强化,经济已经告别往昔的高增长,进入低增长阶段。更有一些偏激预言家放话,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和地方债务危机的集中爆发,中国经济可能崩盘。尽管有些危言耸听,但不可否认,中国经济的确进入到了一个深水区。改革的呼声振聋发聩。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0,(4):29-29
胡必亮在《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关于城镇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整整十大要点。具体地讲,一是基本思想,那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二是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三是要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四是从现实出发,建议将当前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9.
杨祖增 《政策瞭望》2014,(11):49-51
从国家层面看.适应“新常态”,新一轮稳增长的政策出发点已经出现很大的变化。更多的是从简政放权、放松管制、改善营商环境出发的,通过改革激活市场的内生动力,把民间资本的活力和投资潜力释放出来.让市场“发动机”更多地替代政府驱动增长。历史地看,市场化改革关乎区域活力,浙江发展活力的源泉就在于率先推进市场取向改革。这被公认为是浙江过去30年实现成功跨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半月谈》2005,(1):20-23
去年底.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在回顾2004年经济形势,部署今的经济工作任务的同时,重点分析了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霜和问题”.把深化改革作为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根本措施,提出必须克服一些“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改革总揽全局.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问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巩固宏观调控成果。总体看.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7,(1)
海南经济特区是以中国改革开放新的更大试验区的姿态走上历史舞台的,承担着为中国建立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制探路、试验的历史使命。海南经济特区一成立就掀起了气势磅礴的改革开放浪潮,进行了一系列在全国具有超前性的改革开放试验。经济市场化改革就是其中的重点和亮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统一战线》2014,(4):14-14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新型城镇化无疑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民建早就敏锐地认识到新型城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2011年全国两会时就提交了《关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提案》。  相似文献   

13.
金世斌 《群众》2013,(5):58-59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这对做好农民转移就业和城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4.
颜昌宙 《中国发展》2013,13(3):89-89
过去的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惊人的经济增长和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成为全球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中国的城市化率由1982年的20.2%增加到2011年的51.3%,但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同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5.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6):63-63
改革事实上就是一种制度渐进调整、再造的变革方式。成功的改革是将各种有利要素给予汇聚,并利用历史的机遇创造和利用各种制度红利。内部核心红利要素主要是:成功创造市场经济红利;  相似文献   

16.
《政协天地》2013,(5):49-49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未来最直接的红利源是“内需红利”和“城镇化红利”。关于“内需红利”,从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看,能否抓住国内需求潜力释放的重要战略机遇,取决于消费主导的转型与改革的实际进程,即能不能用5~8年的时间形成以释放国内需求支撑可持续增长的基本格局。而这需要以形成6亿中等收入群体为重要目标破题收入分配改革。需要尽快出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国家规划,  相似文献   

17.
不自信,改革难有新动力。为什么这样说?谁都知道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阶段,进入了深水区,需要突破。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想突变,因为突变是一个民族的灾难。但唯有突破才能避免突变。如果在有些问题上不突破,代价将不可估计。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12,(24):5
国务院11月21日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李克强副总理在会上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中国过去30余年高速增长,根源于改革红利,根源于制度改善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一个最简单的对比就是:改革开放前,我们劳动力成本更低,土地免费,全球化方兴未艾,但国民经济却一度到了崩溃边缘;而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的价格、土地价格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但经济却高速增长。因此,没有改革的突破,劳动力价格再  相似文献   

19.
辜胜阻 《中国人大》2013,(15):31-31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要看到经济具有"两面性",既面临着下行压力,又存在一些积极因素。第一,GDP走势稳中趋降,但就业总体平稳。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稳中有降。前5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02万人,同比多增28万人。在就业群体中,大学生就业难于农民工就业。第二,从微观层面  相似文献   

20.
叶檀 《同舟共进》2013,(12):15-16
全球关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因为经济增长速度第一的庞大国家正遭遇发展瓶颈,改革的决心与路线,毫无疑问体现在这次会议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