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连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与对策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重灾区和反倾销制的最大受害者,面临的反倾销形势愈来愈严峻。为了达到限制我国出口的目的,他国以各种借口提起反倾销。我们要通过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提升出口产品档次,完善会计制度,提高应诉率,建立反倾销预警制度等应对国际反倾销起诉。  相似文献   

2.
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提起首例反倾销调查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呈现明显上涨趋势.遭遇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出口商品的"拦路虎",使国货开拓国际市场压力骤增.面对反倾销,我们没有退路.  相似文献   

3.
范卉 《侨园》2002,(6):26-27
近几年,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然而面对反倾销,有太多的人选择无奈。一桩胜诉的中美农产品“倾销”案会给我们留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积极应对反倾销: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洪 《理论探索》2004,(1):72-73
改革开放后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国外对华反倾销案呈上升趋势 ,其中有他国滥用反倾销手段、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 ,也有我们自身出口结构不合理、不能积极应诉或应诉不力的原因。面对不断升级、愈演愈烈的反倾销大战 ,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应诉 ,不断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同时拿起反倾销武器 ,利用国际贸易惯例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5.
对外应采取的措施1.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成员方地位,争取应有的特殊待遇。按照WTO反倾销协议第15条的规定,各成员方在考虑实施反倾销措施时,发达国家成员方对发展中国家成员方的特殊情况应当给予特别注意。在实施有可能影响发展中国家成员方基本利益的反倾销税之前,发达国家成员方应当就WTO反倾销协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面对洋货在中国的泛滥,有识之士提出了振兴民族经济、进行商战的应对之策,民间抵制洋货的群众性运动此起彼伏,振兴国货与实业救国逐渐成为国人共识,民国政府通过经济立法以抵制外货倾销,但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效。近代中国反倾销的历史说明,国家的独立统一是解决反倾销问题的根本前提,提高国货产品的竞争力是解决反倾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方明 《行政与法制》2002,(12):31-32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自1995年以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数量居世界第一。20世纪80年代,年均立案6.5起,90年代年均32起,2001年创下年度立案55起的新高。截止2002年4月30日,国外对华反倾销案已达493起。面对受诉企业的消极、被动和无奈,媒介多为责备企业缺乏法律意识,不懂得利用反倾销法进行自我维权和保护。  相似文献   

8.
WTO成立以来的全球反倾销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WTO成立以来的1995—2005年,世界各国根据WTO反倾销协议以及各自的反倾销政策,对来自外国的进口产品频频发起了反倾销调查或实施了反倾销措施;相应地,各国出口产品也遭受了国外的反倾销调查或反倾销措施,全球反倾销摩擦频频发生并呈不断加剧的态势。中国更是成为WTO成立以来全球反倾销摩擦的首要目标国和受害国。为此,我国应从全球反倾销摩擦中总结经验教,积极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浪潮。  相似文献   

9.
正"入世"15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在世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快速提升,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一直成为备受争议的话题。对于2016年底中国是否能够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中国和欧美的意见存在分歧。由于市场经济地位是否被承认将深刻影响中国被"反倾销"的成功概率,因此对中国的贸易发展十分重要。欧美等经济体不愿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应诉反倾销不仅对其自身甚至对整个涉诉行业的出口都有重要意义。分析中小企业应诉反倾销的障碍因素,明确中小企业应诉反倾销的三项原则,探讨中小企业应诉反倾销的模式,以确保应评反倾销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印度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印度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越来越多.目前,印度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反倾销发起国,而中国也成为遭遇印度反倾销案件最多的国家.详细介绍了印度反倾销法律、全球反倾销行为及其对华反倾销概况,分析了印度对华反倾销偏好的原因,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以科学规避未来印度反倾销.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反倾销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平 《学理论》2009,(27):120-121
反倾销是一种贸易政策措施,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由于世贸组织对反倾销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使我国成为反倾销的严重受害国,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试图探讨对我国进行反倾销的原因,并提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04,(7):25
中国加入WTO的议定书第十五 条将中国有条件地定义为非 市场经济国家,而且长达15年。非市场经济地位给中国带来三大负面影响:其一,它导致我国的出口企业在对外反倾销应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并成为我国企业败诉的主要原因。由于不把中国视作市场经济国家,无法计算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于是其他WTO成员采用第三国替代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计算成本。当时,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20多倍,中国的产品自然被计算成倾销;其二,中国企业难以胜诉,客观上又进一步刺激某些WTO成员对我国…  相似文献   

14.
欧盟对华反倾销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对华反倾销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所以 ,当前我们要深入分析欧盟反倾销的主要机构、法律和程序、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和所指控的内容 ,探讨我国对欧盟反倾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5月12日,欧洲议会全体会议通过一项非立法性决议。751名议员中,共有546名反对中国自动获得世界贸易组织下的市场经济地位。决议还呼吁欧盟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谁说了算?"欧盟提出的评判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公认的,实际上也不存在一个‘标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中,对此并没有明文表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歧视性反倾销措施急需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已刻不容缓,本文从国外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的现状出发,分析对我国实行歧视性反倾销的原因,目的是建立和健全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积极调整和自我完善政府职能,以消除国外歧视性反倾销的“待遇”,使我国外贸出口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7.
反倾销被许多国家视为保护本国国内产业部门利益的最佳办法之一。中国已经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怎样建立一套完善的反倾销应对机制,是我国政府和出口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强化"四体联动"应诉机制是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频繁遭遇国外反倾销,损失严重,分析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案胜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强化和整合政府、行业协会、地方商贸主管部门和涉诉企业"四体联动"的反倾销应诉工作和信息传递机制是应对国外反倾销的一条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团结》2003,(5):36-37
反倾销困扰“世界工厂” 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撰文指出,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现在倍受反倾销困扰之苦。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与世界市场隔绝近30年之后开始重返世界市场,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出口商开始感受外国反倾销的寒意。改革开放之后不久,中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便沦为国际反倾销制度“遥遥领先”的最大受害者。 截至2002年10月底,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约544起涉及中国出口商品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  相似文献   

20.
反倾销本身是保护本国产业的合法的贸易措施,但在世界反倾销大战中,各国经常披着这件合法的外衣滥用反倾销措施以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资料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外对中国不合理地采用替代国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