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著名环境经济学家保罗·霍肯在其代表性著作《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中试图构建一种"恢复型经济"。保罗·霍肯通过批判工业生产方式的线性生产,试图创造出一种迥然不同的经济,一种在恢复生态系统和保护环境的同时带来革新、繁荣、有意义的工作和安全感的经济。但是,从本质上看,这种"恢复型经济"只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态改良版而已,只是在原有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加入了一定的生态理念、生态技术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逻辑。只有从根本经济制度着手,才能消除生产方式的非绿色化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另一种声音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并且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这是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基本信条之一。但是,在西方经济学家中也存在着与此相反的看法。瑞典著名经济学家K·埃克隆德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调节资源...  相似文献   

3.
2007年3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犹他州大学经济学教授E·K·亨特的著作《经济思想史——一种批判性的视角》(第二版)。它的英文版是2002年在西方推出的。该书展示了西方经济思想史上一种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1944年3月,毛泽东在一次关于文教问题的讲话中,曾明确地指出:封建经济的上层建筑是封建文化,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的文化,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新式资本主义的经济,就要有新式资本主义的文化。(参见1944年3月22日毛泽东关于边区文化教育问题的讲话)  相似文献   

5.
西方社会冲突理论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消退和社会冲突现象普遍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它批判结构功能主义所宣扬的社会均衡、稳定、和谐。社会冲突理论强调冲突的"正"功能,认为冲突虽然导致了社会不和谐,但它更具有社会整合的作用。分析和研究社会冲突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趋势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导致危机的最深刻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正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演化和展开。为有效防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可能出现的危机风险,需要我们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运动中,寻找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和演变趋势,从而保证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7.
孙柏仁 《奋斗》2007,(9):40-40
作为一个资源相对富集、生态环境优良、区位优势明显的农业县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生态为主线.突出和谐主题.坚持科学发展,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构建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思想,不仅要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更要关注它的深刻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一、和谐”是一种文化境界“和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失衡、混乱、危机、冲突和对抗等相区别,是指社会的内部结构均衡稳定、社会运行安全有序、社会管理(自我调节)有效顺畅、能够自主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整体状态,即一种高度有效的“自组织化”状态。就是说,和谐不和谐,并不在于有无内外部差别、矛盾和冲突,而在于自身是否能够持续有效地解决矛盾、化解冲突和对抗。所谓社会和谐,指的主要是这样的社会结构、机…  相似文献   

9.
布哈林是第一个研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促使他研究这个问题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新的经济现象:生产军用品的国营企业大量增加,国家干预经济加强。在垄断已居于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这个现象大量生产,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称之为国家社会主义。布哈林反对这种看法,他认为这是国家资本主义托拉斯(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他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对列宁有影响。他们两人的有关理论对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商品生产的命运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以下简称《“十五”建议》 )指出,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我们学习和贯彻《“十五”建议》,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精神实质,始终注意突出主线,服务主题。  《“十五”建议》共十六条,条条体现着结构调整的主线,始终贯穿着结构调整的主线。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要调整;加快工业的改组改造,工业经济的结构要在调整中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加…  相似文献   

11.
法国经济学家米歇尔·于松通过发展埃内斯特·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论和资本主义经济长波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于松在对曼德尔相关理论的阐释和发展中,对新自由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作出分析,认为它并未逾越“晚期资本主义”范畴,尽管国家与资本之间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关系。于松从一切商品化、极度不平等、金融化危机等角度,批判地分析了新自由主义主导下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及其根源。在此基础上,于松对当前国际经济格局作出新的批判性思考,高度评价近些年中国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但同时指出,由于只有中国对重建部分世界经济有一个合乎逻辑的纲领,世界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前景是黯淡的。于松也对社会主义提出若干构想,尽管这些构想并不完善,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于松的资本主义经济批判理论对于我们反思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及其独特现象具有启示意义,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揭示了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1)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这是社会主义在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根本之点。《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生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研究的观点进行了综述.一是关于“跨越思想”的内涵,主要有“苦难跨越论”、“制度跨越论”和“阶段跨越论”三种观点;二是关于“跨越思想”的理论性质,主要有“设想论”和“推导论”二种观点;三是关于实现跨越的条件,主要“具体条件论”和“一般条件论”二种观点;四是关于“跨越思想”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俄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与马克思的“跨越思想”没有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特别是俄国和中国)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对“跨越思想”的科学性证实.在当代中国是否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上,主要有还没有完全走出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和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一、转移支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遵循一个“平均——差距——差距过大——平均(或缩小差距)——差距……”螺旋式发展进步过程。平均不利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必然打破平均,形成差距。差距不断扩大,大到社会能承受的一定极限后又会破坏生产力、阻碍经济的发展,要么主动缩小差距缓和矛盾,要么使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主义阶段计划经济的根本特点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根本标志。但是,社会主义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在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应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劳动关系不和谐,不仅不利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那么,怎样才能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呢?我认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首先要解决一个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即:社会主义的劳动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时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是雇佣关系。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是剥削者、压迫者,工人则是被剥削者、被压迫者,劳资双方的利益是对…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01,(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展示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奏响了向新世纪进军的嘹亮号角。在新形势下如何按照《建议》的要求,实现我省工业的快速发展,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省经贸委主任李树同志。  李树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具有许多新的特色和新的内涵。其丰富的内容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发展;一条主线——经济结构调整;一个根本目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按照《建议》的要求,结合我省的具体情况,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调整中加快发展将是实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论述具有深刻的科学性、辩证性,对于全面深入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资本主义社会:形式公平掩盖着实质不公平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近代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方面的卓越贡献,肯定价值规律在促进公平、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近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应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相似文献   

19.
紧紧抓住十五时期农业调整的主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缪建平 《新视野》2001,(1):13-1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指出:“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是进入新世纪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如何抓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加速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是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充分认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紧迫性 《建议》指出:“十五”期间“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观念,认为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是同一个东西。因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否定商品经济,否定价值规律。近年来,又有同志认为,发展商品经济是补资本主义的“课”。其实,这都是一种糊涂认识。因为: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