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善民生、社会公平、分配公平作为主要选点。科学发展是社会整体发展,社会和谐是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心理底线,分配公平是改善民生的实物底线。  相似文献   

2.
赵凌云 《党的建设》2011,(10):27-27
迭部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目标,以推动迭部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着力点,以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大力实施“126556”发展战略,有力促进了迭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丁云霞 《唯实》2010,(3):90-91
民生档案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与时俱进的产物,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精神,是档案工作关注民生的重要着力点。要健全民生档案,改进民生档案服务,创新民生档案利用服务机制,使民生档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生为本”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深化,是对中国共产党多年执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民生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大局,民生改善是和谐社会必由之路,亦是建设和谐社会之目韵。  相似文献   

5.
用党的十七大精神统领公安工作,必须紧紧扭住保障和服务民生这根主线,切实为民生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切实解决影响民生发展的突出治安问题和执法公正问题.通过全方位、多层次、无间隙的服务,把公安工作的成效更多地体现到促进民生发展和社会和谐上来。  相似文献   

6.
宁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基础、创示范、抓共建、促和谐"为载体,以富民强区为统揽,将"服务群众"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标准,全力推进"三化"互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们只有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政府运行机制、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上下功夫。才能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相似文献   

8.
安宇 《奋斗》2012,(7):35-36
民生是社会和谐之基,科学发展之要。在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作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谱写全省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的报告,提出了未来五年“八大主要任务”,对“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进行具体落实。在民生方面提出了“坚持改善民生不动摇,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进入了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时代。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不仅是党的宗旨,也是政协的使命。中央和省委强调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应深刻认识促进民生改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人民政协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立身之基、履职之要,作为政协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促进民生改善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改善民生:党群关系和谐的基础和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民生是党群关系和谐的基础和保证。着力改善民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党群关系领域的运用,是我们党处理不同时期党群关系的重要经验,也是党对新形势新任务的科学把握。提高认识,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增加社会事业投入,进一步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并逐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是改善民生、建立和谐党群关系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1.
岳洪 《求贤》2012,(2):11-12
2012年河北区人力社保工作.围绕全区发展“三个经济”和“五大战略”的部署要求.把保障与改善民生、服务人才与服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扩大就业总量,完善社会保障,优化人才结构,提升服务效能,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检察权是国家权力的直接派生权,是由最高权力机关授权检察机关独立行使的专有制衡权。检察权在民生保障中的运行应体现其程序裁量性,行使好三项主要权能。行使追诉权维护社会稳定,乃是保障民生之基;行使建议权促进社会和谐,以推动民生之兴;行使调查权推进民主法治,以落实民生之求。  相似文献   

13.
李培志 《世纪桥》2013,(11):79-80
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民生建设,既是社区社会组织自身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不断开拓基层民生服务新格局的题中之义。针对当下社区建设的实际,要注重更新理念、高度重视社区社会组织在服务基层民生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基层民生的长效机制;着力培育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11,(17):2-3
<正>宁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目标,以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为工作主线,把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纯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的民生取向与社会公正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立足于从全局上改善民生并将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惠及十几亿人口;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奠定经济技术基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发展观、民生观和社会公正观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统一和与时代接轨;强调坚持改革方向,为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提供动力支持和体制保障。科学发展观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占建荣 《理论导报》2012,(12):31-31
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新年贺辞中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全国“两会”期间,他又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胡锦涛同志的一系列讲话表明,我们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我国,  相似文献   

17.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李大钊民生思想是在完成反帝反封的近代民主革命的实践中和怎样实现无产阶级及劳苦大众"自由全面发展"的思考中逐步形成的。研究李大钊民生思想,厘清其理论来源和主要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还能够为当前我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渊浩 《探索》2013,(1):65-69
民生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伴相生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取得一系列突出成就的同时,民生问题的凸显也成为影响经济发展、政府改革、文化创新以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因素.在新的发展阶段,由于财政支出不合理、民生意识不足、思想僵化、群体差别对我国民生政治建设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制约作用,因而党和政府必须坚定民生政治的发展方向,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社会服务理念、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社会建设的公平性,确保我国民生政治建设和谐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9.
李玉屏 《新长征》2012,(9):26-27
省十次党代会把"发展"和"民生"作为今后5年全省工作的关键,强调要全面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理应发挥自身优势,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己任,成为服务民生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0.
尖扎县把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坚持边学边查边改.通过“八谈”.充分发挥民智、收集民意、改善民生、优化民计,把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全力做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快速发展、和谐发展”四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