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辖13年来,经过3000多万重庆人民汗水和心血的浇灌,重庆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一如果评选直辖13年重庆的“变化之最”。城市建设当之无愧。特别令人振奋的是,2008年以来,一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规模庞大的旧城改造,正在让重庆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2.
《思考与运用》2007,(8):49-56
非常高兴来到重庆。我来重庆这是第三次了,80年代来一次,97年直辖时是第二次,这次旧地重游,重庆变化很大,路变多了,楼变高了,还有轻轨,变化之大让我感觉很意外,我为重庆的崛起与发展感到非常的高兴。今天在这里,我讲“重庆文化与重庆美学”这个专题,有些不涉及到重庆,但通过举一反三我们可以从其他的一些城市文化建设的案例中,来思考我们重庆的城市文化建设和整个城市现象。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如果能达到这样一个目的,那么我今天的讲座算是成功了。  相似文献   

3.
重庆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城市,在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斗争中,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里讲述的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重庆地方党组织领导四川和重庆人民反抗军阀统治、屡扑屡起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4.
任竞 《红岩春秋》2013,(4):51-55
67年前,也就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国民政府当局对重庆城市建设进行了一次规划,形成了《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这是重庆历史上第一次对未来城市建设所作的全面规划,在重庆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留下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纵观1950年以来的重庆城市发展历程,“多中心、组团式”是一直延续并倡导的城市结构形态。这一城市结构形态,顺应重庆城市发展自然条件,在组团内具有均衡居住、就业、生活、游憩等功能,既保持特大城市的集聚效益,又兼顾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世界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中也有较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如同画家笔下描绘重庆山水的点滴笔墨浸润山河,商业成长推动着重庆巨大的城市机器在30年中快速前行,既有不可磨灭的现实功用,更绘制了重庆商业进程的历史画卷。作为点睛之笔,从解放碑开始的多个商圈的进程,是城市经济运行的精妙缩影。  相似文献   

7.
严婷 《当代党员》2010,(2):7-11
2009年在重庆的发展史上闪烁着一个闪亮的坐标点:人均GDP达到3355美元。这标志着重庆跨越了一道重要“门槛”,从此步入中等收入水平行列。从城市发展经验来看,越过3000美元这一“红线”,城市将进入一个临界点,  相似文献   

8.
艾新全  田姝 《当代党员》2009,(10):39-39
这一时期重庆的对外开放迎来了两次历史机遇,即1983年的计划单列和1992年的沿江开放城市。在对外关系上。重庆实施了“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在对内关系上.重庆提出了“长江一线、西南一片”战略,促进了重庆的大发展、大繁荣。总的看来,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重庆的对外开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开放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9.
大城崛起,交通先行。按照“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2009年3号文件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建设畅通重庆的决定》提出要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最畅通的城市之一,确立了具体的目标任务:一是建成“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到2012年实现高速公路市内4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8小时通达;2015年实现铁路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通达,长三角、珠三角、东南亚8小时通达。长江黄金水道成为西部内陆出海主通道。  相似文献   

10.
尹文 《红岩春秋》2008,(6):30-34
从上世纪80年代初,重庆这个久居中国内陆的山城,以更加开放的襟怀向世界展开了双臂。如今,众多知名外资企业逐鹿重庆。经30年摔打,重庆走出了一条以外资带动经济发展,又以发展促进外资引进的内陆城市开放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城标之变     
王一敬 《当代党员》2008,(12):27-29
重庆这座内陆城市,曾因没有一个像样的商业中心被谑称为中国“最大的县城”。如今,她的城市建筑群的崛起充满了巨大的涅荣意义。让我们跟随重庆城市标志性建筑的不断跳跃变化,去聆听重庆30年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足音……  相似文献   

12.
刚直辖时,重庆是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15年来,通过开展“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等环境整治工程,重庆生态环境全面改善,成为全国目前唯一获得“生态中国城市奖”的省级城市。  相似文献   

13.
一座城市的金融生态因一个公司而改变。2003年,重庆上千家国企深陷数百亿元银行债务无法自拔,重庆银行(原重庆商业银行)被银监会黄牌警告面临出局,西南证券因巨额亏损濒临崩盘……重庆要发展,再造金融生态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重庆大重组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10,(12):34-36
过去三年,这座城市经历了一场让世界惊讶的奇妙旅程。美国《外交政策》说:“重庆的发展将是世界的标杆。”英国《金融时报》说:“重庆将成中国未来都市范本。”  相似文献   

15.
重庆的朋友们:大家好!确实说来得很匆忙,其实是刚刚到,而且晚上一定要离开,明天我要到香港给台湾来的非常重要的朋友颁奖,所以我不能在这儿过夜。到重庆来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邀请的人比较多),就是我和我的妻子马兰都非常喜欢这个城市,前不久我们还悄悄的来过一次。完了之后,按照马兰的说法就是,到了重庆有两个发现一个发现是,原来我们好多喜欢的城市都是趴在地上的,而重庆站起来了!这主要是指山,山城第二个发现就是,现代建筑艺术学家,可以在很短的几年内,把一座疲惫的城市改造的焕然一新。大家到处都在讲重庆怎么怎么样,一定要去看一看,当大家都在讲的时间,重庆有了邀请。而且我的一个研究生一个叫丁松的叫我一定要到重庆讲一次,我也答应他了。没想到我们的市委副书记,政协副主席,宣传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6.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之后如何把改革引向城市和企业,成了深化改革的重点议题。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在这个背景下,中央在错综复杂的行政和经济关系中,打破常规,确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选取重庆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由此,启动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本刊推出这篇文章,将重庆计划单列的台前幕后细细道来,读者会从中更清楚了解中央对重庆的期望,以及重庆对全国改革开放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严婷 《当代党员》2010,(2):28-30
重庆是一座“每三个月就要更新一次地图”的城市,尽管从整体上看与现代国际大都市还有很大差距,但重庆城市建设的步伐之快和变化之大,在当今世界堪称第一。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中,我们挑选了江北、铜梁、黔江和开县这四个区县,它们或许不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8.
严婷 《当代党员》2007,(10):24-25
重庆正面临一场决定自己未来在全国经济与金融格局中地位的金融大变革。为适应打造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和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需要。2007年4月。重庆市政府明确提出。到2015年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而外资金融机构的多少。表明一个地区金融改革深化和开放的程度。随着重庆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竞相进入重庆。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梦想。历史。现实。梦想,在金融重庆交织。更多资本在这座城市聚集和扩散。重庆正在搭建金融构架,努力实现自己的西南金融中心梦想。  相似文献   

19.
重庆是一个内陆城市,从出口的机电产品来看,摩托车占了很大的比例。 以前,重庆摩托车出口是一个什么状况呢?以重庆力帆为例,他们一年出口额为3.2亿美元,这3.2亿美元的货物必须到上海或广东去排队报关。还有,力帆的发动机是从巴西进口的,进口这关必须在上海港清关,然后再运回重庆。企业办理出口退税,也只能把货物运至上海洋山港区出口,回单完成退税后再运回重庆。  相似文献   

20.
邹勇 《当代党员》2011,(5):38-39
重庆,一座英雄的城市,一座红色的城市。让每个重庆人引以为豪的是,咱们这座城市,几乎在共和国的每一个历史关头,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作出了重大贡献,孕育了众多优秀儿女,演绎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留下了无数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打开重庆史册,三个平凡而又平凡的数字及其背后的故事,折射出熠熠生辉的信念之光,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