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石家庄市农村“文化小康”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文化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小康"是凝聚和激励农民奋进的重要力量;"文化小康"是提升和展现经济小康和政治小康的归宿.石家庄市农村"文化小康"建设必须以弘扬主旋律,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出发点,正确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树立文明意识,实施文化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文化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的内在本质,也是云南这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在新的历史起点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理论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人价值目标的当代体现,也是当代世界先进发展理念的创造性成果。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正在从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4.
李笃武  刘典恩 《唯实》2004,1(7):71-75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文化建设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而且也是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强文化建设必须要有新思想、新思路 ,只有把文化建设搞好了 ,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追求纯粹的经济指标,而是实现"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小康。其中,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小康能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兴盛。新时代建设文化小康,要大力弘扬和创新传统文化,大力推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民为导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重要特征是要把整个社会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发展更全面的、更加平衡的小康社会。其中,在人的精神世界层面,笔者认为人的精神动力将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从而有力地推动整个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有着深刻的思想意蕴,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标志着两个不同水平的明发展阶段。化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化发展指标,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化前进方向的目标指向,是提升中国人精神生活品位的实践选择。建设化小康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符合,体现着当代人更高的明追求。在当代化建设中,培育全民族的道德精神是建设化小康,提高中国人精神生活品位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文化建设被提到了非常重要、非常突出的地位上来认识。这种地位,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待:其一,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小康社会的实现当然是生产力、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果,但不是惟生产力、惟经济的社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首先要满足衣食…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按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先进文化发展的新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和发展的充分结合,不断开拓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从而充分实现文化发展与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思想的深化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国际国内实际情况的新变化而确定的,也是能够实现的。我们应从经济、改治、文化、生态四个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