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手印的相关性是指手印与犯罪行为内在联系的客观事实.手印是现场犯罪痕迹的一部分,是犯罪现场上出现率较高的一种痕迹,特别是手指头的印痕出现最多.根据现场发现、提取的犯罪手印,进行认真的分析甄别,能为侦察和技术检验提供方向和线索,为缩小侦察范围,刻画罪犯特征,鉴别犯罪嫌疑人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犯罪现场勘查提取的手印中,排除与案件无关人员的手印,直接关系到侦察破案中的认定人身、审判中的定罪证据。如果将无关人员手印列为犯罪所留或者将犯罪所留手印排除在外,冤枉无罪的人,让真正的犯罪分子逃避惩罚。排除工作常用方法就是将与现场有接触条件的无关人员的手印进行比对逐一排除。但对于流动性较大的现场,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手印具体遗留部位结合罪犯行为动作,和手印上特殊附着物的分析方法,在实践中利用现场手印新鲜程度,对不同显现方法的不同显现时效,结合罪犯作案时间来分析推断是否罪犯所留手印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医不可忽视现场勘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犯罪现场是犯罪行为实施的场所。犯罪分子只要进行了犯罪活动就一定在现场上遗留与犯罪有关的痕迹和物证。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揭露证实犯罪人,法医必须参与犯罪现场的勘验工作,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物证,为侦察破案提供线索,为法庭审判提供证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法医工作者由于缺乏系统的现场勘查知识和技能,缺乏从犯罪现场寻找犯罪证据的意识,故在办案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对尸体的检验,而忽略了对现场的勘查。在实际工作中,法医工作者必须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场勘查的知识和技能,并能熟练地运用。认真参加犯罪现场勘查,…  相似文献   

4.
蔡晓东 《刑事技术》2003,(Z1):62-63
近年来心理测试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但由于心理测试的运用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在理论上还不是很成熟,我在心理测试工作中有一点体会,本文讨论一下犯罪现场信息在心理测试中的重要作用和运用。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和遗留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犯罪现场是获取犯罪信息及搜集物证的“宝库”,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结果必然会使犯罪现场上的客观事物发生各种变化,这些变化是研究犯罪现场的关键。犯罪现场信息是从犯罪现场提取的相关痕迹、物证及通过现场走访和现场分析获取的犯罪资料。犯罪现场信息…  相似文献   

5.
现场犯罪痕迹特征现场犯罪痕迹存在必然性、广泛性、时效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体现多元性。 1.现场犯罪痕迹存在的必然性必然就是必至、固然。有犯罪现场必然有犯罪痕迹。现场是犯罪分子犯罪的土壤与条件,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和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这里“地点”一般是指主体现场,而“一切场所”一般泛指关联现场,也就是过去我们常说的第一、二、三……现场。  相似文献   

6.
正犯罪现场是犯罪信息的载体,包括隐含犯罪信息的心理痕迹,这些信息反映了犯罪人在作案时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及犯罪动机和目的~([1])。侦技人员除了重视物质痕迹的发现和提取外,也应重视对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1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概述1.1心理痕迹的概念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外显出来、通过犯罪行  相似文献   

7.
犯罪现场是指犯罪行为实施后,引起受害人、客体物发生变化的统—体。犯罪行为、犯罪工具造成特定的物质变化(被害对象直接发生变化,现场客体物表面发生变化.现场客体物增加或减少的变化,现场客体物位置和组合形态发生变化).产生相应的遗留痕迹(形象痕迹、印象痕迹、心理痕迹、电磁痕迹),痕迹与行为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剥离重叠的犯罪行为与其他行为的侦查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犯罪现场,历来是侦查人员认识和分析犯罪现场的根本。但犯罪现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及社会行为的存储场所及空间。侦查人员应用不同的认识及方法,力从犯罪现场发现与犯罪有关的线索及证据,这是其最重要的任务。但犯罪现场的复杂性是难以预料的。有的现场既存有犯罪行为,也还遗留着其他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其他行为,即本文所述的非犯罪行为。将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剥离,从中发现证实犯罪有关的证物及线索,是新的侦查思路。  相似文献   

9.
现场勘验检查就是通过刑事案件现场上遗留的痕迹、物证认识和记录犯罪现场的过程,其中现场上遗留的手印痕迹是认识现场的重点特征,现场勘验检查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注重发现和提取手印痕迹,这就要求现场勘验检查人员在勘验现场、检验手印时采用正确的方法,力求完整、真实记录现场手印。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DNA技术的进步,现场勘验检查时应当将手印痕迹检验技术与其他学科技术相结合,使现场手印痕迹的证明力更加直观、稳定。同时应当注重加强现场勘验检查人员人身防护,防止显现手印时使用的化学试剂和特殊光线造成人身伤害。  相似文献   

10.
现场模糊手印是指在普通光线下虽可见手印印痕,但不易或不能分辨乳突线与犁沟线痕及其特征的一种现场手印;而残缺手印是指现场手印中仅出现手指、指节和手掌某一小部分的手印。对犯罪现场模糊、残缺手印作科学分析与检验,有助于侦查部门准确判断案件性质、犯罪人数、作案过程、个人特点等;根据其特殊规律可缩小样本手印的搜集范围,帮助我们确定侦查方向、明确比对重点对象、加快对指纹库的查询速度;为案件诉讼提供科学的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11.
表面粗糙的客体上汗潜手印的显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印作为证据之首,在侦察破案中起着证实犯罪和认定罪犯的重要作用,在现场勘查过程中能否提取到条件比较好的手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以后检验鉴定工作中能否认定罪犯、证实犯罪。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由于受到手印遗留客体表面条件的限制,使我们在很多表面比较粗糙的客体上采用常用的一些方法(如用粉末刷显、或用“502”胶熏显等)所提取到的手印条件很差或者根本就提取不到手印,使人们失去了许多破案的良机。为了能更好的显现出表面比较粗糙的客体上的汗潜手印,笔者经过多次实验,用“LL701”闪电红荧光粉末成功地显现出了几…  相似文献   

12.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与分析操作性研究心理痕迹是相对于物质痕迹而言。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现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外显出来的某些带有犯罪意向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通过犯罪行为间接地反映在犯罪现场遗留痕迹之中。本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心理痕迹与分析作为一种现代刑事技术和方法在国外兴起,并行之有效地在侦查破案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例如,美国犯罪侦查学家道格拉斯·莫尔,在侦破暴力杀人案方面已成功地进行了操作性应用。他认为对犯罪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犯罪分子在作案时带手套的越来越多,使得我们现场勘查提取指纹的越来越少,我们有的勘查员甚至看到戴手套作案的现场就失去了信心。但是,本人从事刑事技术工作的实践证明,戴手套作案的犯罪现场不等于犯罪分子不留下手印,现场就无痕可取,只要我们认真研究犯罪分子作案的规律特点,仔细寻找,不少现场仍然可以发现和提取犯罪留下的手印和其他痕迹物证。  相似文献   

14.
犯罪心理痕迹,是指犯罪行为作用于犯罪现场空间而引起的一切能揭示犯罪心理的现象和状态。这些现象和状态包括犯罪所侵犯的客体,侵犯客体的准确性、特殊性;现场变化情况,现场变化特点;被害人的创伤程度、创伤特点;现场痕迹物品,痕迹与痕迹、物品与物品、痕迹与物品之间的关系;作案时间、空间的选择;作案的知识、经验、技术特征;作案的工具、手段、方式等一切与犯罪行为活动有关的能反映犯罪人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的因素。犯罪心理痕迹它以一种抽象的、潜在的形式存在于物质痕迹、意识痕迹及各种现象、态势、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15.
《现场手印分析专家系统》(SYFXES)是在以往研制《法医人体骨骼个人识别专家系统》(RLXES)的基础上完成的.RLXES经过广泛的推广应用,已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SYFXES就是要作成能对各种犯罪现场勘察中提取的手印进行分析,确定犯罪分子的性别、年龄、身高、体态等作案人的个人特征的智能系统,为确定案情、划定侦察范围提供可靠的参考性意见和数据.  相似文献   

16.
犯罪行为必然要产生和留下相应的痕迹,这是侦查学的基本原理。然而由于对这个基本原理的认识偏颇,导致了长期以来我们畸重于犯罪现场,甚至局限于此而忽视了其它。事实上,我们可以认识、利用的犯罪痕迹并不仅仅是有检验鉴定价值的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痕迹,它应当包括犯罪活动所留下的所有踪迹。同时,犯罪痕迹也并非仅仅存在于犯罪现场,而是存在于整个犯罪活动过程之中。尽管犯罪现场上的痕迹物品通常可以作为犯罪证据使用,但它的首要作用还是为侦查提供线索。所以从获取侦查线索这一点上讲,仅仅重视犯罪现场并将其作为侦查的起点和基础是不全面的,还应从犯罪过程上去寻找犯罪踪迹以发现侦查线索。犯罪不是一种瞬间的举动,而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持续发展的一个特定过程。以扒窃为例,从被害人的角度而言,或者就明显的犯罪行为来说,仅仅是一瞬间被“碰”或“挤”了一下,但从犯罪人的角度而言,整个犯罪行为则是一个系列的活动过  相似文献   

17.
《政法学刊》2019,(4):108-119
犯罪现场环境是相对于狭义犯罪现场的外部条件,不仅是一个延展空间,更是内外在要素与联系的拓展。犯罪现场环境是犯罪嫌疑人犯罪及社会活动的基础。狭义的犯罪现场环境是指发生犯罪行为的场所以外的地理空间环境。广义的犯罪现场环境是指与犯罪行为有关的人、事、物、时、空、信息在具体犯罪行为以外的客观存在。研究犯罪现场环境可以从地理空间环境、时间环境、心理环境、物质环境、数据空间环境等维度来系统构建。犯罪现场环境与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是一种相关性的"跨界"关系。研究犯罪现场环境可以从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及外部条件来分析侦查方向和范围,不仅对于个案发现侦查线索和破案证据具有指引意义,有助于犯罪现场分析与重建,也能够从类案或整体上映射犯罪自然和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在犯罪现场,犯罪心理痕迹同物质痕迹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现场勘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犯罪心理痕迹比物质痕迹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物质痕迹主要作为法庭证据使用,而犯罪心理痕迹对分析案情、刻画罪犯、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犯罪心理痕迹与物质痕迹不同,  相似文献   

19.
犯罪现场的手印痕迹是犯罪嫌疑人作案之后遗留下的关键线索,对于刑事案件的侦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学习和掌握手印痕迹检验的精髓和核心关键方法,有利于办案人员在进行现场勘查的时候通过对手印痕迹的固定和提取能够获得更多的案情线索,加快案件侦破的速度。本文首先对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再研究讨论了多种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希望能够对相关警力部门侦破案件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说的犯罪识别,是指对现行犯罪的侦察,俗称“打现行”.这里所述的“现行犯罪”是指犯罪行为已经着手,但处于尚未结束的状态.有些犯罪行为由于侵害目标处于公共场所,罪犯要达到犯罪目的,因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其犯罪过程必然显现出某些特点,侦察人员只要掌握这些特点,实践中注意细心观察和识别,犯罪分子往往能当场抓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