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席富群 《党史纵览》2003,(10):14-16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富农占农村人口的5%左右,主要通过雇佣劳动和放高利贷对农民进行剥削,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富农在反帝斗争中可能是参加的一份力量,在反封建斗争中可能保持中立。因此,中国共产党对待富农的政策和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是一致的。对于新中国成立后党关于城市民族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规模宏大,基础巩固.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彻底的土地改革,使工农联盟空前巩固扩大,奠定了统一战线坚实的基础;我党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在政治上团结和争取了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自己的同盟军;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波澜壮阔,形成了反对美蒋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民主党派反对蒋介石内战独裁,放弃"中间路线",与我党团结合作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时是附加有前提条件的: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取得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牵引拉动东方落后国家实现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列宁关于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两步走"策略、斯大林的"空地论"思想和共产国际对殖民地国家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不断革命"的"左"倾冒险主义政策,逐渐丢失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上述前提条件,随之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是:建国后,毛泽东不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和社会主义物质基础论,而是根据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形势,过急过快地要求消灭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在短期内从小农的社会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因此很快就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建国思想.  相似文献   

4.
能否区分好朋友与敌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革命能否成功的关键。共产国际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模糊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共建党初期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模糊认识,从而在如何对待资产阶级的问题上犯了或"左"或右的错误。本文以毛泽东定义的民族资产阶级概念作为参照,比较分析共产国际和中共建党初期对民族资产阶级概念的认知,探索其中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担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重任的中国共产党,曾经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打交道三十几年。在三十几年中,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这种认识的曲曲折折对革命事业的进退影响不小。诚然,这一切早已成为过去,但是,却给人们留下值得认真探究的历史。当今,民族资产阶级在我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正活跃于现实舞台,中国共产党还将同他们长时期地相处,这是人们将面临的现实。历史和现实都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正确认识民族资产阶级这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说这也是史学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 19世纪下半期出世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存在于近代工业、手工业、商业、金融业、农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不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来得快.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正是在同自身的各种错误斗争中不断学习而成长壮大的,中国共产党与党内各种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是其保持生命和发展的重要一环.历史地看,党内错误倾向在党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复杂问题.中国革命、建设中出现的"左"右倾错误几乎葬送了革命与建设.中国共产党反"左"反右的历史实践既取得过巨大成功,也曾付出沉痛代价.今天,"左"右倾问题在党中央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上已经得到根本纠正,但"左"和右的余毒仍不时影响我们,党内外生活中还有各种错误倾向出现,党内错误倾向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有新的表现形式.如何正确认识、有效反对及预防这些错误倾向,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生命和发展,是保证中国现代化道路畅通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蔡和森社会主义思想有激进或"左"的局限性,其主要表现为过"左"的倾向和对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错误的认识,这些思想局限性有它深刻的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田宏 《党史博采》2007,(10):4-5
本文论述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中国革命受到了挫折.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摆脱了"左"的错误,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东方政策"加速了中共的创建 在共产国际历史上,有一个专门帮助东方被压迫民族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各国人民进行革命的政策,简称"东方政策".它由列宁亲自制定,并在共产国际"二大"上以文件形式予以肯定.它在理论上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实践贯彻中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国国民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对未来新国家的建构有着自己的设想,当时内蒙古等边疆地区已被纳入其认知范围之内。从建党之初"以俄为师"提出联邦制与自决主张,到解放战争时期领导建立内蒙古自治政府,施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民族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入和丰富,其民族政策也逐渐走向成熟。尽管受到了苏联民族理论与国家制度的一定影响,但革命斗争的实际经验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直接理论来源。在革命年代,实事求是的民族政策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正当性,不仅为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制度路径,亦消解了现代国家建设中的族际张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性质、具体国情以及事物矛盾双方的地位状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以及中共与民族资产阶级在新中国的地位状况,正是建国前夕中共解决民族资产阶级存废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中共对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存废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战略上、策略上和政策上的重大决策,并将决策写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①;“中华…  相似文献   

12.
上海是我国民族资产阶级最集中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实行了和平赎买政策。但这一政策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破坏,上海成为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被破坏得最严重的地方之一。1977年10月4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曾受"左"倾或右倾思想的统治和影响,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土地革命时期给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中共党史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座谈会”发言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为推动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入发展,1998年6月9日,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和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共同召开了"中共党史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座谈会"。在北京的一些学者、专家应邀到会,并作了发言。以下是座谈会发言摘要。盖军(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已有77年的历史,其中每一阶段都有前沿和热点问题。诸如,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问题,我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在工人运动中的"左"倾错误问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维埃运动中的"左"倾错误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来,建构了许多话语体系,如"民主"科学"自由"革命"民族"人民"改革"等.其中"革命"民族"人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阶级斗争"改革"反腐"和"中国梦"分别是各个时期最重要的话语体系.系统考察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变化,对当前应对西方话语体系的冲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连续发生三次“左”倾错误,致使党的私营工商业政策及革命根据地的私营工商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能稳定下来。直到遵义会议,特别是瓦窑堡会议,党明确提出允许和鼓励私营工商业,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工商业的存在和发展的政策,才为日后制定和形成一整套正确的私营工商业政策打下稳固基础,革命根据地私营工商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才有了保证。  相似文献   

17.
陈夕 《党的文献》2007,(5):63-67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强化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加深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对立.中国共产党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逐步深化了对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同少数民族进行了更多的接触,对中国民族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民族理论和政策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琦 《四川党史》2003,(3):20-22
无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都应联合尽可能多的同盟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才会减少阻力,加快革命和建设的进程,这是一条经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经验时所指出的那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这样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连中走过来的。这是一个历史的特点,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过程中的特点。”本文试作简要论述。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特点从1840年…  相似文献   

19.
宋燕辉 《党史文苑》2008,(11):21-23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由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的退让政策,帝国主义采取分化瓦解手段破坏革命,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是导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遥想党成立之初,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表示:"我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近代以来各种挽救民族危亡、改造中国社会的"主义"或"方略"之后作出的制度选择。虽然苏维埃制度在中国实行的时间不过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