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我国语境下政府雇员制的困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雇员制将市场化、契约化的观念和做法引入了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政府用人机制上的创新和突破。政府雇员制在我国目前行政生态环境下面临着很多困境,政府可以从政府雇员制的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相关的配套措施改革以及建立政府雇员转为公务员机制三个方面突破困境。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向深层次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政府职能的转换也逐步与国际规范接轨。与此同时,政府在人事制度改革及其用人机制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政府雇员制”就是这种形势下在我国试用的一种新的用人制度。本文通过对“政府雇员制”问题的一些思考和研究,对“政府雇员制”的产生、作用及在试用方面作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系列制度构成的"紧箍咒"打破了公务员的"铁饭碗"。在这些制度之外,同样是打破公务员"铁饭碗"之举的"政府雇员制"、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成效如何?  相似文献   

4.
政府雇员制:一种企业家政府理念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政府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主导理论,它以其独特的管理理念适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我国政府雇员制正是禀承了西方企业家政府理论中高效行政的理念,并运用其契约与竞争精神,同时在公共服务中注重以公民需求为导向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但政府雇员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鉴于我国的国情,尚存风险,如"经济人"和"公共人"角色可能会存在冲突,也可能会降低政府组织效率,同时存在契约之外的身份认同和责任问题,另外政府雇员的短期行为难以避免。于此我们应该审慎地对待政府雇员制。  相似文献   

5.
政府雇员制: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新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雇员制是指政府通过市场化运作与契约式合同管理,雇用专业技术人才的公职人员管理制度。政府雇员制在我国的试行能够推动政府人力资源体系的建构与完善,解决政府机构精简与人才稀缺的矛盾,促进公务员人力资源的开发。政府雇员制的试行也折射出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种种困境,只有持续改善实践方法才是改革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6.
杨刚 《人民论坛》2012,(20):44-45
作为国家公务员制度完善和发展过程中的补充性制度,政府雇员制最初在吉林、扬州、深圳等地试行,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其运行中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政府雇员的编制问题争议较大且较为关键,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深化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保持政府雇员制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聘任制之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雇员制和公务员聘任制在理论基础及具体内容上都有相似性。在中国语境下,政府雇员就是聘任制公务员。从而也可以说,公务员聘任制是在政府雇员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党政干部的职业法律保障的缺失,公务员制度正在部分走向契约关系的规范和约束。始于2002年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特征的吉林省政府雇员制度的出现,把具有超稳定结构、以身分制为特征的公务员制度撕开了一个口子。政府雇员制很好地体现了现代文官制度中的契约精神.符合公共行政职业化导向的制度设计理念。但在现实中,我国政府雇员制还面临着很难走出身分关系影响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9.
《今日上海》2008,(8):59-60
2008年7月开始,扬州全面试行“政府雇员”制度。签1—3年的合同,最高拿14万甚至更高的年薪;不是公务员,但像公务员一样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录用后占政府部门编制……从这个月起,凡确实需要“政府雇员”的部门和单位都可提出申请,不过审批时会从严控制。预计下半年将会产生10名左右“政府雇员”。人数虽少,但有关专家认为,这种政府机关新的选人用人模式,将结合现有的“公务员招考”模式,更好地完善政府机关的人才结构,或将成为一种趋势而走向常态化。  相似文献   

10.
政府雇员制有利于解决政府人事制度短缺问题;节约了政府的人工成本;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效益;有利于淡化官本位思想。但同时,政府雇员制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政府雇员制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13.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8.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侦查虚拟化”、“虚拟侦查”是伴随智能犯罪高发、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侦查而来的新名词.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作者的思考:究竞何谓虚拟化?虚拟化这个概念在侦查中的应用是否得当?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从“虚拟”一词的本源词义入手,对当前学界中的“侦查虚拟化”等观点进行详细解读.有助于揭去“虚拟化”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