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汉字书写艺术。可以说,离开了汉字,就没有了书法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不可缺少的要素。换句话说,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有筋有骨、有血有肉地呈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生命意味,离不开这两者的相互滋养。追根溯源,书法之美与汉字之美的交织与融汇,从书法审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汉字的演化,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潜、流动,直至拓展、升华。  相似文献   

2.
公安院校学员的书法课内容仅仅是写字,缺乏书法审美意识,为提高学员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应当对学员加强书法审美意识教育,深刻理解书法艺术的姿态美、表情美、意境美,理解书法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3.
走近刘照渊──记著名书法家、民进党员刘照渊本刊记者邓清也许是因为刘照渊自小喜静的性格因素吧,他选择了枯燥的书法艺术作为终身的志趣和追求。三十出头的他个子不高,瘦瘦的,白白静静,总是穿着那件干于净净的茄克衫。许是因为有了这么一种世俗的缺憾,在他的书法中...  相似文献   

4.
关瑞林 《黄埔》2007,(6):58-58
在当今的书法艺术界,有一批书法艺术家以弘扬中华书法艺术为追求,肩负书法艺术探索的神圣使命,潜心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操守着艺术家应保持的那份“宁静志远,淡泊明志”的心境。保国安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家。  相似文献   

5.
宗磊 《两岸关系》2014,(8):70-71
正郭经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中央直属机关会员,国家艺术委员会一级艺术委员,中国诗词学会常委秘书长,燕京西麓书画院院长。曾多次参加各类书画活动,作品入选中国当代书画名人建国40周年作品展、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电力之光大型书画名人笔会等,作品被收入《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成》、《中国书画报》等书刊杂志。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名人辞典》、《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中国美术书法界  相似文献   

6.
正"若书法活动能够与国家大事、文化大事结合起来,更能彰显书法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认同。"从事书法创作三十多年来,白景峰一直在实践着这样一个宏大的理念。苍劲壮观的黄土高原培育了他的豪情,激发了他的使命感。他的豁达、直抒胸臆,全部都在他劲健洒脱、酣畅势足的狂草笔墨中洋溢出来。他主张书法要牵系家国大事,致力于将书法活动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6,(1)
正纪续、于义主编的《国内外名人名家赞贺惠邦书法艺术诗词文集》已由华夏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贺惠邦,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毛体书法新流派首创者。他的书法作品,被当做国礼,广传海内外,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其代表作——2008奥运书法长卷,创造了两项基尼斯纪录(含装裱)和三个世界第一,成为重要的奥运文献;北京奥组委不仅专门发文  相似文献   

8.
他热衷于书法艺术,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展、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还连续三届荣获福建省工商系统书法比赛一等奖;他更热衷于推动永定县的书法事业发展,追求用书法艺术来展示客家的文化,为此将自己的公司关司,腾出场地无偿供爱好者交流和展出。他,就是龙岩市政协委员、永定县政协委员、永定县书法协会主席、永定客家书画院院长戴贵煌。  相似文献   

9.
穆陶 《统一论坛》2015,(3):80-81
文如其人,书法亦然。观赏纪君的书法,仿佛觉得有一燕赵奇侠从历史中走来,在传统的路上,进入了一个独具个性的境地,以其奇崛之姿,旷达之美,为中华书法艺术赋予了新生命。我的书案上放着纪君书法集两巨册,多日来开卷欣赏,流连再三,不忍释卷。我惊诧于异彩,悦目于缤纷,仿佛行走在山阴道上,风光迭现,目不暇接。在一般人看来,只要字写得好,就可以称为书法家。其实并不尽然。书法是一门艺术,她与文  相似文献   

10.
徐九武 《黄埔》2011,(5):62-63
与欧阳中石、沈鹏并列为书坛三位艺术大师的贺惠邦先生是我书法界中的挚友。其追求书法艺术之执着,研究书法艺术功力之深厚,特别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所作出的杰出贡献,都让人倍感钦慕和敬佩!他是当之无愧的毛体书法流派的倡建者、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1.
顾俊峰,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委员(书、画专业)。他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临池求法,伏案耕耘,恆持至今。早在五十年代,从‘兰亭’、‘圣教’后(?)及诸体,在书法创作和艺术风格上使艺术性、趣味性溶为一体。在创作方面,以新、美、奇为主导,根据现代建筑和服饰悟出了中国书法应有的演变和必然发展的趋势,大胆用笔,大胆落墨,随心所欲,挥洒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20)
正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基石,自秦统一文字以来,到三国、魏晋时期,直至如今,可谓一脉相承。其中,5种基本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皆已发展成熟,有了丰富的书法理论。而历代各具特色书法名家亦是蜂拥辈出,使得书法艺术蓬勃发展、传承不息,成为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创作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也有一位将文字用心画出独特生命力的书法家。他秉持"自  相似文献   

13.
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但是叱咤风云的革命家,也是伟大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以那笔走龙蛇、恣肆雄浑的书法艺术,给中国书法艺术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将中国书法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提到了一个新高度。笔者认为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大致可分为以下发展阶段。一九二一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个时期毛泽东承受国学传统教育,打下了严谨而深厚的书法功底。他广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杨平位先生的书法作品不时发表于各家报纸刊物,并多次作为“国礼”送给国际友人,受到人们极高赞誉。在杨平位先生的书法中,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吸引着人们的审美视线呢?当读完即将出版的《杨平位书法作品集》之后,一种来自古朴的清新与质朴的气氛,一种浓烈如诗的意境、情绪向我袭来,深深地感染着我。 杨平位先生的书法本来是很平易的,但是,要欣赏、解读这种平易之美却并非易事,因为,在他的书法作品里,既没有那种风云激荡与剑拔弩张的气势,也没有那种故作返璞归真的稚拙与童趣,有的只是一种平和、冲淡,一种自在、闲适,他的行书作品对…  相似文献   

15.
席小平 《前进论坛》2008,(12):52-53
书为心画,好的书法艺术作品。带给人的不只是“形美”的艺术享受,而且通过作品的“神韵”,往往能够透析出作者的独特个性和精神境界。因此,古人常有因书法识友、结缘的故事。我与书法艺术家迟静杰女士,也正因书法而识,因书法成友。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的书法实践,我感到书法虽然也是写字,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字,而是一种文化,即审美意义上的创造。判断一个书法家创作是否成熟的标志,不全看他是否仿古人仿得像,而是看他有没有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换言之,要看他有没有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语言,即能够通过笔墨、线条、字法、  相似文献   

17.
我很早就认识文峰了!他算得上是广东省委会的一个名人,省委会的送医送药、扶贫义诊活动经常都少不了他,而我作为工作人员,认识文峰就理所当然了,再加上时不时从别人的口中也听到他的名字,感觉就很熟悉了。在我的印象中,文峰是个很低调的人,白净的脸上总是架着一副大框眼镜,微笑着,斯斯文文。  相似文献   

18.
书法家甘霖自幼习书,五十多年潜行民间,博览众家之长,走的正是不断探索中国传统书法与时代命脉相通的一种现代书径:既有传统又有创新,既有规矩又有突破,既有功底又有外延,既有内涵又有激情的现代书艺。他的书法艺术一出社会便成为当今书坛亮点,溶入了近现代书法历史长河,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位有艺术张力和人格特性的当代书法名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大花园里,有一朵奇苑──竹片书法艺术.它与传统书法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书写工具上不是用毛笔而是用竹笔。这种竹笔是用比筷子还要细的、长不过尺的竹片做成的。用这种竹笔所写的各种书体气势宏伟,刚柔并济,令人叹为观止。这种“折竹作书”的独门竹片书法艺术的创始人,就是有“竹书怪杰”之称的王渊华先生。王渊华,1950年出生于福建省的福清市。他幼年失学,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仍凭着惊人的毅力坚持自学,从小就培养了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他学习书法以传统为本,拜古碑名帖为师,广泛学习各家所长,并融会…  相似文献   

20.
6月19日,海峡两岸寿山石文化书法精品展在福州市博物馆开幕。该展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为宗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晋安区人民政府、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福建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以晋安区特有的寿.山石资源为创作题材,通过两岸名人、名家的题词、书法艺术地展示寿山石的独特魅力。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长青、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理事长谢季芸女士等两岸书法界名流6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并观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