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万年寺——修行的中心万年寺位于海拔1020米的峨眉山风景区中部,是全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寺,峨眉山佛教协会将此定位为修持的中心是与万年寺悠久的历史渊源分不开的。早在晋隆安三年,道安门人慧远之弟慧持,告别兄长离开庐山入蜀,住在龙渊精舍讲经布道,不久便来到峨眉山上创建了普贤寺,之后慧持又回龙渊精舍修持去了,这是峨眉山上修建的第一座正规寺庙。唐僖宗时,慧通禅师来峨眉山先后整修、扩建了华严寺、普贤寺和中峰寺,还在二道岩山上修建了华藏寺。之后慧通禅师以峨眉山属火相,寺庙累建累  相似文献   

2.
四、大佛禅院-培育僧才的中心大佛禅院是峨眉山教育和培养僧才,弘扬佛教文化的中心,代表僧宝。如果说把峨眉山比着普贤菩萨化身的话,金顶是头,大佛禅院便是脚。脚踏实地,从基础开始,正是普贤精神的实质,培养僧才乃弘扬佛法的根本所在。(一)历史上的大佛禅院大佛禅院原名大佛寺,  相似文献   

3.
首届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朝圣之旅暨峨眉山普贤文化节2005年3月29日至31日在峨眉山隆重举行。29日晚7时30分,开幕式在峨眉山报国寺迎宾广场举行。一台精心策划编排、独具特色的峨眉山佛教音乐歌舞晚会《普贤之光》受到来宾和游客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慧通系晚唐名僧,对峨眉山佛教的发展,曾有过重要的贡献。对于慧通其人,《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峨眉山部》引蒋超《峨眉山志》有如下记载: 黑水寺,在对月峰,创自魏晋肇公。唐僖宗间,高僧慧通住锡,道闻朝廷,敕建永明华藏寺。并赐无缝衣、玉环、供器,沧桑无存。弘建普贤、延福、中峰、华严四刹。以山相火,易二水三云抑之。继席祖廷,位列传灯,承璟、义钦、黑水、昙振、洞溪、广悟前后七代,悉宗风大振,故古今称峨眉祖堂……  相似文献   

5.
诗三首     
峨眉山秀甲神州峨眉山,雾蒙葱茏隐普贤。罗峰伏虎栖鸟啼,清音高阁双龙盘。野猴象池戏游客,霁雪晓雨冷琳梵。云海佛光照金顶,夜阑圣灯疑升仙。  相似文献   

6.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的镇山之宝——宋代普贤骑六牙白象铜像,供奉在千年古刹万年寺内。铜像通高7.35米,净重62吨。那头戴五佛金冠的普贤菩萨,安详地趺坐于灿若黄金的莲台上,莲台下的六牙白象蒲耳下垂,长鼻勾卷,造型逼真,比例匀称。粗壮有力的四脚踏在四朵红色莲花上,似欲启步远行,动感强烈。  相似文献   

7.
正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位于神秘的北纬30°附近,雄踞在四川省西南部。自古就有"普贤者,佛之长子,峨眉者,山之领袖"之称。峨眉山自然遗产极其丰富,素有天然"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之美誉。文化遗产极其深厚,是中国佛教圣地,被誉为"佛国天堂",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以其"雄、秀、神、奇、灵"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峨眉山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世界第18个、中国第3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核心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主峰金顶海拔3079米,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以“雄、秀、奇、险、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人类的瑰宝,享有“震旦第一山”的美誉。  相似文献   

9.
一、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相传,峨眉山从东汉起即有道教流传,是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一,称“第七洞天”。后来,佛教进入峨眉山,广修寺庙,弘扬佛法,较长时间处于佛道并存的局面。随着佛教鼎盛,道教逐渐衰落,入清后,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峨眉山就名扬海内外了。那么,佛教是什么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峨眉山市高度重视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但作为"中国国际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佛教文化元素在峨眉山市旅游综合改革中仍不够突出,存在着对佛教文化资源理解片面、佛教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国际认知度不够等问题。创建"中国国际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需要深入发掘佛教文化资源同峨眉山本地资源的联系,将佛教文化与峨眉山武术文化、饮食文化和茶文化等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普贤文化,打造佛教文化演出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彰显佛主题文化独特的魅力;开发参禅体验、寺院生活等动态文化产品以及禅意养生旅游产品,营造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闻名世界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峨眉山,山峦迭翠,风景秀丽,素有“天然动物园”之美称,动物多达2300多种。在这众多的动物中,有一种倍受游人喜爱、被人们誉为峨眉山活风景的动物在丛林中生活得逍遥自在,这就是受国家保护的峨眉山灵猴。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景区的变化,峨眉山灵猴的生活习性逐渐发生变化,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开始了上下大迁移:上至金顶接引殿,下到清音阁一线天。游人们无需长途跋涉,就能一睹“猴居士”的风采,享受戏猴之乐,使旅游生活凭添了无穷的奇趣。 峨眉山灵猴属国家二类保护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峨眉山风景区,自2003年以来,通过投资近40亿元,完成27个重点工程项目的“中国第一山”建设,已实现建设成果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转换。2006年,峨眉山风景区又荣获了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第一名、中国风景名胜区游客满意十佳、中国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温泉旅游发展迅速,但温泉旅游开发呈现了雷同化现象,本文以峨眉山温泉旅游为研究对象,深刻分析峨眉山开发温泉旅游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从资源整合,品牌创建,主题文化营造,人才培训等方面,对峨眉山温泉旅游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峨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的所在地,与乐山大佛及近代文豪郭沫若故居紧临,是名山、名佛、名人荟萃之地,被誉为中国西部地区“璀璨的明珠”。1988年撤县建市以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1995年以来,峨眉山人发扬“团结、开拓、实干、争先”的峨眉山精神,先后建成了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省“三优一学”文明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四川省园林城市等。今天的峨眉山市,城市建成区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峨眉山茶"区域品牌的创建,从法律的角度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区分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原产地名称证明商标"在法律上的不同意义和在实践中的不同作用。提出"峨眉山茶"在目前已申请到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基础上,要抓紧"峨眉山茶"原产地名称证明商标的申请注册。使"峨眉山茶"品牌的创建和维护,一开始就纳入法治的轨道,在法律范围内健康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整体开发峨眉山系是构建"大峨眉"旅游环线的现实需要,是推进乐山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沙湾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推手。目前乐山市沙湾区具备优质的资源禀赋为整体开发峨眉山系提供了先决条件,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整体开发峨眉山系提供了坚强保障,生态建设的提升为整体开发峨眉山系创造了良好环境。基于此,乐山市沙湾区应依托峨眉山旅游竞争优势和品牌吸引,连片开发峨眉姊妹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建设"峨眉山康养休闲走廊"和五大旅游度假基地,大力发展康养、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旅游产品,构建乐山名山、名佛、名人、名城"四名·山水"旅游环线。  相似文献   

17.
加快推进峨眉山山城一体化发展,必须制定协调发展政策,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树立峨眉山休闲度假目的地品牌,同时推进城乡一体化、游客居民一体化发展,合理规划和引导旅游地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峨眉山万年寺有一座黄色的无梁砖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这座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老佛殿是峨眉山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9.
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一直是峨眉山旅游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峨眉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到全市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效应的有效发挥。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尽快把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培育成峨眉山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朱虹 《理论前沿》2005,1(9):12-14
考察了革命导师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论论述,提出了新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应注意的十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