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少奇同志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党的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刘少奇选集》中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同志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领导理论。学习和研究刘少奇领导思想,对于新时期提高领导者的领导水平,培养新世纪领导人才,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一、领导原则论。刘少奇认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领导干部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又是党性的第一个标准。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态度,才能做好领导工作,取得事业的成功。他说:“在工作上不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那是什么呢?那就是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1961年7月18日一8月10日,63岁高龄的刘少奇同志在黑龙江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工作,就国民经济调整中的一系列问题及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政策性意见和建议。在整个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刘少奇坚持了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他的躬行实践的言行为全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同时,刘少奇当年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不辞劳苦调查研究的行动,对于今天的各级领导干部也仍有着实际的教育意义。刘少奇在黑龙江调查期间,先后听取了黑龙江省、伊春市、鹤岗市…  相似文献   

4.
1937年 3月刘少奇《关于过去白区工作给中央的一封信》是有关“实事求是”问题的重要之作 ,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实事求是”的问题上 ,刘少奇和毛泽东各有其独特贡献。如果说 ,毛泽东是中共领导层中较早使用“思想路线”、“工作方法”等概念的人 ,那么 ,刘少奇则是先于毛泽东而较早使用“思想方法”、“工作作风”等概念的人。如果说 ,毛泽东是最先对“实事求是”进行全新解释的人 ,那么 ,刘少奇则是先毛泽东而使用“实事求是”这一概念的人。如果说 ,毛泽东最初对“实事求是”概念的使用 ,基本沿用古义 ,那么 ,刘少奇则一开始就是从哲学高度、思想方法角度来使用这一概念的。  相似文献   

5.
实事求是的典范——刘少奇——陈绍畴同志访谈录本刊记者木木今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百年,为了向读者介绍、宣传少奇同志,8月30日,本刊记者拜访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陈绍畴同志。他原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副组长,从事刘少奇研究已达16年,是全国闻名的专...  相似文献   

6.
60年代初、中期,我国在部分工业、交通行业中试办了一批类似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托拉斯式的专业公司或联合企业,且收到了明显效果。托拉斯的创办,这是我们党当年在努力探寻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之路上的一次有益尝试。在这方面,作出了主要贡献的是刘少奇。问题由来采...  相似文献   

7.
国有工业企业领导制度建设,刘少奇从30年代至60年代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从理论高度揭示了国有工业企业内部的基本矛盾,工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同时从实际出发慎重对待各地确立的不同国有工业企业领导制度;突破长期以来只是单纯调整企业内部党政工相互关系的狭隘视角。在党的八大上他提出从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入手,实现国有工业企业领导制度改革的新突破,党组织不应“包办代替行政系统日常工作”的重要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有工业企业领导制度的改革,不仅继承了刘少奇当年探索的积极成果,而且使之在全新的历史高度上得到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的经济思想,十分丰富,涉及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基本方面。建国之后,刘少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于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思想和观点。1、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认为应实行国有经济为领导发挥多种经济成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60年代初,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通过贯彻这一方针,不仅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而且还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在第一线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刘少奇无论在对形势的估计上,还是在“八字方针”的制定及贯彻实施上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在领导国民经济调整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对现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天灾,还是人祸?刘少奇作出了“三七开”这样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判断50年代后期,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  相似文献   

10.
谭炳华 《唯实》2000,(7):62-66
在调查研究问题上,毛泽东早在大革命时期即身体力行,在我们党内开了调查研究工作的先河,后来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理论和方法体系,这对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而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建国后,毛泽东与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在调查研究上继续发扬民主革命时期的传统。60年代初,面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由此造成我国严重经济困难的形势,毛泽东重提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与刘少奇在调查研究的实践上有差别,由此使他们在…  相似文献   

11.
善于独立思考的战略家和理论家——1996年10月29日在刘少奇研究述评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金冲及一对刘少奇同志的研究工作,大体上是在1980年以后才开展起来的。它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少奇同志是从来不愿意宣传他自己的。60...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一生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建国以后,刘少奇在为党务、政务、国务奔波忙碌、日理万机之时,还率先垂范深入实际,多次回湖南视察指导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带头实践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艰辛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正确道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作出了贡献。1961年党中央为解决“大跃进”以来的严重问题,力倡实事求是之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刘少…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任国家主席期间,经历过无数突如其来的难办事情需要他应对解决,比如书写或张贴在公众场合的各种标语。面对这种大庭广众之下引人注目而十分棘手甚至可能带来很大不良影响的问题时,刘少奇总是以实事求是、向人民负责的态度,冷静思考,坦然处之。从这一点看,一代伟人的不凡风范尽显其中。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小长征”纪行何光国在长期艰苦的战争年代,刘少奇患下了慢性肠胃炎等疾病。党中央和毛泽东对刘少奇的健康十分关心。1941年9月26日,中央书记处决定时任中共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回延安休养,并参与领导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10月3...  相似文献   

15.
60年代初,在经历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之后,党中央着手纠正“左”的错误。1961年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党开展调查研究、大兴实事求是之风,此时正下放湖南兼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中共湘潭地委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委员、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先后三次来到地处偏...  相似文献   

16.
孟红 《福建党史月刊》2008,(11):24-24,25
刘少奇在对待家乡湖南省的一些人民信访时,能够始终本着实事求是、向人民负责的态度严于律己,不循私情,坚持原则,一视同仁;高度重视、极端负责、慎重决策、果断处理。这一点,难能可贵,愈显其品德之高尚。  相似文献   

17.
李先念是一个木匠。刘少奇也是木匠出身,至少通晓木工活。1951年夏的一个傍晚,刘少奇看到中南海迎熏亭正在修缮,忍不住走过去干了起来。1959年4月,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任主席。1983年6月,李先念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任主席。在20世纪60年代。刘少奇曾批评:财政部的报告是假平衡真赤字的报告。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的一生中,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19.
当你步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时,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遗物,无不在你心头留下深刻的印象。刘少奇已经离开我们30个年头了,但是,他那日以继夜伏案工作的姿态,他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殚精竭虑辛勤操劳的身影,仿佛就在我们眼前。是面对刘少青使用过的件件遗物,更激起我们对一代伟人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普通的藤椅在复原的刘少奇办公室里,摆放着一把破旧的藤椅。这是一把在当时的普通家庭里都可见到的藤椅,由灰白色藤条编织而成,由于年代已久,有的藤条已断,更显破旧不堪。然而,就是这把平常的藤躺椅,从50年代至60年代,一直放在…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张学军本刊主编参加者:齐寿良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沈瑞庭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宁生省委党校原校长唐振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雷国珍省委党校教授主持人:今天的话题是60年代初的调查研究。60年代初的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建国后一次全党性的、从上到下的、大规模的、重要的调查研究活动。从党的最高领导到基层干部都参与进来。这次调查研究活动,对我们党实事求是地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党也积累了许多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