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如何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战后历届总统都十分重视进行意识形态战,最具代表性的是尼克松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尼克松认为,使苏联东欧改变颜色的过程“应当具有长期性、渐进性和迂回性”,强调应“更多地采用政治、经济、文化的手段,特别是意识形态的广泛持久渗透手段达到促进和平演变的目标”。尼克松和平演变战略的基本内容是:用缓和代替紧张,用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挫败美国杜鲁门政府的“和平演变”政策,斯大林加速了东欧的革命进程。1947年9月,他派日丹诺夫和马林科夫组建了共产党情报局,以便统一东欧共产党的行动。同时,斯大林对东欧各国实行了戒严状态,通过苏匈、苏罗和苏保等联合股份公司等特殊机构,苏联控制了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波兰等国的经济。这些国家被迫向苏联运去煤、机器、铝土矿、石油和小麦,或者是作为赔偿,或者作价很低,而这些国家的人民却非常贫穷,生活日益困难。一时间,苏联的势力覆盖窒息了任何抗议的呼声和怨言,苏联的行政官员和技术人员监督着东欧的工业,苏联的将军指挥着它们的某些军队,苏联的警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国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和最近东欧形势的剧变,使我们党和人民都在深入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防止和平演变的问题。历史证明了毛泽东生前早就提出的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思想是多么高瞻远瞩。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的光辉思想,把防止和平演变这件头等大事抓好。  相似文献   

4.
王光 《前线》1991,(10)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反对和平演变,是相辅相成、相互补益的关系,还是相反相损、相互对立的关系?这是许多同志在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提出的问题。王光同志的《全面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反和平演变的辩证关系》一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两者的辩证关系作了全面深入的论述。文章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抵御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经济建设是中心,也是反和平演变的物质基础;抵御和反对和平演变,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保证。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搞好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5.
中央党史研究室的负责同志要我来跟大家见见面,我很高兴。本来不准备讲话,会议的主持人一定要我讲,那就讲点吧。刚刚闭幕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全党、全国人民都很高兴,国外的反映也很好。我感受比较深的有两点: 一是,会议继续强调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把经济工作以及各项工作搞上去。大家对小平同志提出的“抓住机遇”的认识更加深刻,信心和劲头更足了。为什么现在叫机遇?我看主要是两条:第一条,国际形势,一般说来,对我们有利。西方对我们的挑战仍然很厉害,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新的世界大战还打不起来,总的形势是和平与发展,是从冷战转到经济、贸易竞争。许多国家都看好了中国的大市场,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充满了  相似文献   

6.
正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是苏联人民的灾难,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悲剧。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为主要手段的进攻下,不费一枪一弹就轻易解体了,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反思和研究。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深入研究、深刻反思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认真吸取其历史教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一、要全面正确认识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原  相似文献   

7.
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的政治风波和去年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其外因是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施行的“和平演变”。目前这种“演变”还在继续推行,而且越来越把主要目标对准了我国,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种严重危险。然而,我们的同志却有人对这种危险认识不清,对反“和平演变”的斗争重视不够。因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认清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战略策略,研究反“和平演变”的措施,抓紧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历来是一个善于思考和研究问题、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而得以发展和进步的党。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共产党执政面临严峻考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如何在反和平演变的政治斗争中发展壮大自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审时度势提出了继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决策。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英明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拒腐  相似文献   

9.
彭清玮在《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撰文认为,反腐败斗争与反和平演变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反腐败斗争与反和平演变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腐败的蔓延,势必动摇四项基本原则,它不仅从思想上动摇人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信念,而且在行动上危及四项基本原则的执行。没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一手,不但对外开放政策肯定要失败,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也肯定要失败。和平演变的要害,是妄图使我们放弃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号召我们坚决顶住这股逆流,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  相似文献   

10.
防止和反对和平演变,关键在于把我们国家自己的事情办好。一是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要把党建设好。 确保各级领导班子由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组成,这是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对领导班子的必然要求,也是反“和平演变”斗争的固本强基的战略措施。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和平演变”的重点是领导班子,危险也是在领导班子。1989年我国的政治风波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剧变,为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教训。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关键是共产党内发生了严重的思想混乱,一些政治不坚定的人放弃了领导权,或是领导权被一些貌似马克思主义,实为民主社会主义者篡夺,导致党组织的瓦解和分裂,导致战斗力的丧失,结果党失去了领导地位,社会主义政权被颠覆。我们党经受住了1989年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正是由于有一批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广大的坚持社会主义的党员干部。西方敌对势力搞和平演变,着重从共产党内,从领导层中支持、收买、搞垮社会主义国家内的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寻找他们的代理人。  相似文献   

11.
我国15年来的改革开放,确立了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曲折,特别是某些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完全改变。当我们的经济由于新的宏观调控手段尚未完全形成,对经济工作有某些失控,导致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过大,结构不甚合理;消费增长过猛过快,出现了通货膨胀,尤其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苏联的动荡等等问题出现之后,人们提出疑问,市场经济能不能为社会主义所利用,实行市场经济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于是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又冒了出来。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改革就很  相似文献   

12.
1956年3月,我从印度奉调回国,任国防部外事处长。那时外事处属国防部办公厅管,但外事工作上一些重大事情彭总都亲自过问。周总理也交代过我:“你的任务就是给彭总在外事方面当参谋,凡事请示他。”庐山会议前夕,彭总率军事代表团访问苏联、东欧八国。这次访问,名义上是加强我们和这些国家军队间的友谊,其实是应苏联要求,到东欧国家去显示一下中苏两国依然是“坚如磐石”般团结的,也给这些国家做一些“团结”的工作。那时,匈牙利、波兰事件过去不久,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关系依然有些紧张,这些国家内部动荡不安,他们的领导人也欢迎我们去,在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明确规定,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这一规定,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基本原理:“统治阶级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是我们党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社会兴衰成败所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决不可动摇的,动摇了就是毁掉我们立党立国之本。可是,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几个仍然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又都是发展中的国家,在发展中都面临着一系列困难、挑战和机遇,在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尚处于强势,社会主义尚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是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深刻地分析了国內外形势,正确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得出的科学论断。一、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是客观形势的要求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苏联解体,东欧演变,给我们提出的一条深刻教训,就是经济没有搞上去。因为一切社会现象最终要从经济上去找原因,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就告诉我们,关键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把自已国内的事情办好,最  相似文献   

15.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必须始终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首位 ,注重改革开放和执政党建设 ,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阴谋的得逞。  相似文献   

16.
由于国际上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帝国主义一天也没有停止对社会主义的和平演变,这是由其阶级本性所决定的,我们不可能击“说服”他们放弃这一图谋,但和平演变能否成功,却取决于我们“和平防变”的能力,我们必须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打好抵御和平演变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制度的更替,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一种新社会制度最终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也必须首先建立在生产力有更大发展的基础上。如果说,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施行和平演变处于攻势,那么究其根源首先在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以及军事等物质基础方面暂时优于我国。只有改变这种状况,才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国际秩序观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从最初对西方秩序观的完全否定、对苏联秩序观的遵从,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再到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同时反对美国和苏联的霸权。改革开放后,中国强调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又提出新安全观;主张尊重文明多样性、加强国际协调和合作;强调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公认的国际准则,同时推动国际秩序朝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强调自身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做负责任大国等等。这些都是在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坚持、运用和丰富、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国际秩序观也越来越务实,更加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路遥 《湘潮》2005,(3):45-45
新中国成立之前,曾多次明确表示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既不曾访问过苏联也没有访问过东欧及东南欧各国。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也只访问过苏联一个国家,东欧及东南欧各国依旧不曾访问过。作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首脑人物,毛泽东真的疏于出访?其实不然。建国前精力十分充沛的毛泽东是非常愿意出访外国的。他尤其重视通过出访人民民主国家去借鉴他们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以利于推动新中国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早在1947年初,毛泽东就一再要求访问苏联和东欧、东南欧一系列国家,但是都被斯大林一…  相似文献   

19.
从意识形态认同的视角来看,苏联解体是意识形态内部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包括:物质利益供给不足与社会公正缺失,苏共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及执政队伍理想信念的丧失,苏共对新闻媒体引导松弛化趋向导致的思想战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导致对意识形态认同的分化。从意识形态认同的角度出发,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对于我们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设,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顺利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本着这一精神,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刍议如下: 一、十七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于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同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作了重要的论述,全党全国也有共识。“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总之,今天我国的繁荣发展,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我们确确实实地进行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不能否认的。苏联东欧,同样也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但是他们的后果却是党和国家的瓦解,社会的动乱,经济大滑坡。以苏联东欧经验教训为参照,可以清楚看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起码有以下四条经验应该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