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梅  周新国 《人民论坛》2011,(11):96-97
从犯罪构成体系实现过程和要件结构来看,除了实体性以外,我们更应注意到其所必须具备的程序性。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发现:犯罪构成依靠刑事诉讼实现,而犯罪构成决定刑事诉讼结构,因此具备外部程序性;同时犯罪构成本身包括实体性要素和程序性要素,所以具备内部程序性。  相似文献   

2.
从犯罪构成体系实现过程和要件结构来看,除了实体性以外,我们更应注意到其所必须具备的程序性。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发现:犯罪构成依靠刑事诉讼实现,而犯罪构成决定刑事诉讼结构,因此具备外部程序性;同时犯罪构成本身包括实体性要素和程序性要素,所以具备内部程序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三阶层递进式犯罪论与传统四要件犯罪构成论的比较分析,发现其明显优于传统四要件犯罪构成论。对三阶层递进式犯罪论,不能完全照搬,而是要吸收其优势——阶层式犯罪构成理论,有关三阶层递进式犯罪构成理论的具体内容还有待我国刑法学界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以适合我国的刑法体系。  相似文献   

4.
朱瞳 《公安学刊》2010,(3):69-71
犯罪的形成既离不开犯罪人,也少不了被害人,故刑法学中的犯罪构成理论不能没有被害人这一要素,但我国当前犯罪构成理论没有给予刑事被害人以应有的地位。随着刑事被害人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犯罪构成理论面临被害人视角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5.
(2)苏联和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在批判吸收德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这种理论一方面保持了十九世纪的关于犯罪构成要件是成立犯罪的主客观各种要素的总和的观点 ,又加进了社会危害性的内容 ,认为犯罪构成是苏维埃刑法规定的说明社会危害性特征的诸要件的总和。在犯罪构成的要件上 ,把它们明确分为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这四个方面要件 ,使犯罪构成的主客观方面的要件得到统一(见前引何秉松著作)。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初 ,它几乎是原封…  相似文献   

6.
丁志 《前沿》2011,(8):81-83
犯罪构成是指犯罪成立的条件,因而又称为犯罪构成要件。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来源于前苏联的理论模式,时至今日,仍然残留着很多前苏联理论模式的痕迹,改变甚微。现行的犯罪构成理论不仅制约了刑法学的发展,并且窒息了犯罪构成的犯罪识别功能。因此,必须重新构建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存的犯罪构成理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探讨,需要在结构上更加完善.为了将排除犯罪性事由纳入犯罪构成理论中,应该采用犯罪构成理论的双重结构.  相似文献   

8.
犯罪构成理论被誉为刑法学王冠上的宝石,是公正定罪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具有缺陷,对其所进行的反思一直持续地进行着。王志远博士的《犯罪成立理论原理——前序性研究》一书以“如何构建最有利于定罪公正的定罪思维模式”为中心,对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立体化重构这一论点进行了全新的论证。但是该书在正确认识犯罪构成理论在公正定罪实现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上仍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9.
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设定需要厘清六个基本问题。一是问题域,其基本问题域应该是为法律的解释设定解释的方法或解释的话语环境;二是价值追求,犯罪理论的构建应遵循法的实质安全性、法的逻辑合理性、法的实务操作性三个价值前提;三是多样性与一致性,即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多样性可能与研究内容的一致性;四是体系的选择问题,这需要考虑文化传统、现有体系的合理度、改造的可能性、理论研究的现实基础等;五是当务之急的工作,在比较的基础上评判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六是具体问题的研究,作为理论构建的基础工作,具体问题的研究应该先行,其研究的深广度对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存在致命缺陷,具备犯罪构成所有构成要件的行为可能并不构成犯罪。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源于大陆法系国家,但大陆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理论不存在这个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犯罪客体没有起到其本源实质违法性概念的出罪功能。我国刑法理论界应该对犯罪客体的概念和功能进行反思,恢复其所对应的实质违法性的含义,起到相应的功能,使我国犯罪构成的理论体系彻底完善起来。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并非一无是处,其在指导我国的刑事司法中被检验具有合理性。一些批评者提倡借鉴德日刑法理论中的立体式犯罪构成模式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2.
行为在现代法学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以对行为进行评价为最终目的的犯罪构成理论在刑法学中的重要地位。在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中 ,危害行为起着核心作用 ,它是犯罪构成体系中联系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中介 ,是犯罪构成的起点和终点。  相似文献   

13.
犯罪构成体系既是刑法中的犯罪构成体系,又是刑事程序运作中的犯罪构成体系,故应该从刑事一体化的视角来重构我国现行犯罪构成体系。犯罪构成体系应由积极的犯罪构成要件与消极的构成要件构成,其中,积极构成要件包括:危害行为及其程度、罪过、危害行为能力;消极构成要件包括:法定的正当化行为和超法规的正当化行为。  相似文献   

14.
片面共犯能否成立,是刑法理论和实践中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认为片面共犯是能够成立的。其成立依据有:一是哲学依据。从联系的多样性视角看,单向的、片面的共同犯罪故意是片面共犯的特点;二是事实依据。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片面共犯现象并且有处罚的必要性;三是刑法理论依据。片面共犯符合修正的犯罪构成。  相似文献   

15.
危害行为理论是我国刑法学理论的根基,在我国刑法学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危害行为在刑法理论中的体系地位不当,导致了犯罪构成理论的混乱和司法实践的困惑,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发展完善、刑事法治的实现尚有抵牾之处。鉴此,从危害行为理论的反思、危害行为体系性地位的辩驳以及司法实践的困惑等方面对我国的危害行为理论进行系统批判,同时把危害行为置于犯罪构成之前作为刑法中的行为进行评价,无疑会有助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刘庆明 《前沿》2013,(2):54-55
如果将刑法学比作一座宝塔,那么犯罪构成理论无疑是塔尖上的最为耀眼的明珠,因此作为刑法学理论的核心要素,犯罪构成理论对刑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四要件构成理论暴露出来的问题逐渐增多,对其必须进行改革与完善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笔者将在这一背景下结合当前的司法实践详细论述四要件构成理论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域外相关理论及国内学者的观点,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提供一点思路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犯罪构成理论是刑法理论的核心与灵魂,也是刑事立法设定犯罪和刑事司法认定犯罪的模型。经过长期的探索与争辩,最后形成了四要件论、三阶层论、双层次论三足鼎立的格局。我国沿袭前苏联的刑法理论,并参照西方先进理论学说,最终形成以四要件说为通说的犯罪构成理论。证明责任分配对司法实践、立法及司法解释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合理地配置证明责任有利于辨清案件事实,提高诉讼效率,减少悬而未决的案件。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对证明责任分配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龚亭亭 《新东方》2008,(2):46-48
犯罪构成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用以指示已被证明的犯罪事实。到18世纪末“犯罪构成”仍仅具有诉讼法的意义。直到19世纪初,德国著名刑法学家费尔巴哈才明确地把构成要件引入刑法,使之成为一个实体法概念。费尔巴哈从罪刑法定主义出发,把刑法原则上关于犯罪成立的条件称之为犯罪构成,指出:犯罪构成乃是违法的行为中所包含的各个行为的或事实的诸要件的总和。但在整个19世纪犯罪构成理论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犯罪构成在体系结构上与司法实践存在着严重背离,将犯罪客体驱逐出犯罪构成体系并将独立的违法性判断引入犯罪构成体系是解决这一现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犯罪构成与刑事政策的关系实际上是刑法体系与刑事政策双向互融关系的体现。对其关系的解读可以犯罪构成的刑事政策蕴涵为立论基础,以预防必要性为理论切入点,在刑事一体化的宏观视域下,建构一个体系性思维与问题指向性思考并重,目的论的、刑事政策的开放性犯罪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