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建榕 《党课》2009,(7):104-105
当我走在嘉定老街上,或走进古猗园的树影丛中,每每便会想起父亲的话。父亲说,南翔好啊,人好,环境好,小笼也真的好吃,与其他地方的就是不一样。上海解放初期,父亲所在的部队在南翔一带担任警戒任务,那时候的南翔小笼,他吃过的,真的好吃。父亲话不多,但时隔多年,与南翔小笼有关的话题,他讲起来仍是一脸生动。偶尔,父亲游南翔回来,总会说:“如果我能再回南翔住几年,那多好啊!”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往事     
父亲是个老实人。大半辈子的朴实无华,时刻感召激励后人。记忆中,父亲的身影充满了劳作和坎坷。五十年代“三反五反”,六十年代“文革”挨斗,一直到七十年代初,我们兄妹四人加上外婆全靠父母每月微薄的薪水过日子,生活很是艰难。尽管如此,父亲从不向组织申请困难补助,只是说年年难过年年过,说这话时,醒事的我分明看见父亲酸楚的笑脸。  相似文献   

3.
B超“神探”     
“贾主任,我们孩子才六岁,您一定给仔细查查,看看有救没救?”随着贾立群手持的B超探头在孩子的腹部移动,孩子的父亲紧张得声音都颤抖了。这个孩子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盆腔恶性肿瘤。父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带孩子从秦皇岛来到北京儿童医院。“不是肿瘤,只是阑尾脓肿。”贾立群放下手中的仪器说。“真的吗?”对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孩子的父母都不敢相信。“我来证明给你们看。”贾立群拿来了一个穿刺针头。对准部位刺了进去,涌上来的脓立刻就把注射器推杆给顶了上去。“扑通”孩子的父亲跪倒在地:“您救了我们全家的性命啊!”贾立群连忙扶起他,“不是我救的,本来就没大碍。”  相似文献   

4.
无奈福利     
上星期到在幼儿园当老师的侄女家做客,看到客厅里竖着一捆甘蔗。我问她:“怎么想起往家里买这么多甘蔗?”侄女笑着说:“这是我们单位的福利。”“啊,那敢情好,你们幼儿园老师待遇不赖啊!”侄女的笑带着无可奈何:“说是福利,可是我们每个人的银行工资卡都显示被扣发了10块钱,这能算是福利吗?”  相似文献   

5.
杨恒均 《廉政瞭望》2011,(13):66-66
在“父母”与“正义”之间,你如何选择?大多数朋友几乎是脱口而出:当然是父母。这令人欣慰,尤其是在我们刚过完了5月的母亲节、6月的父亲节后。这曾经是一个困扰了很多人的哲学与道德、萆命与改良、暴力与非暴力的问题,也是让加缪与萨特最终决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宋静 《新湘评论》2014,(4):53-53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我给老爸打电话嘱咐他,热了就开会儿空调,别怕浪费电,顺便问他有没有哈需要的,我好给他买了寄过去。 老爸一如往常般地回道:“不用买啊,我啥都不缺的。”后来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明(我老公的名字)在你旁边吧?”我说:“没啊,咋了?”“你婆婆呢?”“也没有啊!爸,你想说哈说就行啊!”老爸这才“放心”地说道:“要不,你给我买个皮带吧?我这皮带用了七八年了,不大好用了!”我赶忙答应下来:“没问题,这两天就给你买了寄过去啊!爸,你需要啥直接给我说就行的,别管他们在不在我旁边。我孝敬自己老爸,谁也不敢有意见Ⅱ阿!再说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人啊,你以后可不准跟自己女儿这么见外了啊!”  相似文献   

7.
饶禹  杨宪 《当代党员》2010,(10):29-29
黄金珍家是秀山县官舟乡江西屯村叶家寨组最远的“吊角户”,从乡政府出发要走三个小时路程。当乡党委书记向照勇翻山越岭来到她家上门走访时,黄金珍无论如何也要留向书记在家吃饭:“感谢乡里的干部没有忘记我们啊!”  相似文献   

8.
三个女人     
钟点工欧阳第一次来到董事长家,一个打扮艳丽的女子跑了出来。欧阳说:“你女儿好美啊!”董事长不悦:“你说什么?她是我夫人!”这时,男一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女子也走了出来。欧阳小声问:“她是你二奶吗?”董事长生气地说:“她是我女儿!”一个年纪看起来很大的女人向这边走来:欧阳又问:“董事长,她是你妈妈吧?”董事长怒道:“胡说八道!她是我前妻:今天带女儿来大闹天宫的!”  相似文献   

9.
人活尘世中,有着太多太多的牵连。食五谷杂粮,焉能无七情六欲。情和欲成为构筑人际关系的一条锁链,将每个人紧紧捆在一起,使之逃脱不得。记得有人曾作一诗《人生》,内容仅仅一字:   “网”。   是啊,人生就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大网,每个人都占据着网上一个交点。上有父母,下有兄妹,左有上级下级同事朋友,右有乡里乡亲左邻右舍。居在网上,每个人都无法脱离人情关系,不管相隔多远,却总也能找到牵连。谁又能离开这张“网”而独傲于“俗世”呢 ?  “网”是先于人而存在的,在“网”上,有人关心爱护,有人提拔扶持,有人请客送…  相似文献   

10.
美梦成真     
肖彬 《学习导报》2013,(14):10-11
30多年来,我历经了读书和教书的巨大变化,深感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幸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要是有热乎乎的饭菜该多好啊!”“要是寝室里没有蚊子该多好啊!”  相似文献   

11.
彭忠富 《党课》2008,(12):106-107
童年时跟着父亲学下象棋。摆好棋盘后,父亲就开始在楚河汉界上示范:“马跳日象走田,车跑直线。”原来下象棋这么简单。父亲还没教完,我就迫不及待地说:“我会了,干脆我们直接对阵吧!”父亲沉吟半晌,微笑着接受了我的挑战,并且慷慨地让我半边车马。谁曾想几个回合下来,我就被父亲杀得丢盔弃甲,而我的战利品不过几个小卒子而已。这样的结局直接摧毁了我学象棋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我们回去吧!”王传定拽住巫山县人民医院的大门,不肯进去。 “快进去啊!”丈夫伸手来拉。 王传定蹲下身,开始哽咽:“这点钱花了,吃饭啷个办?”尿毒症就像魔鬼,吞噬了她家所有的财物——借遍所有亲朋,连房子也卖了。“再想办法呗。”丈夫挤出笑脸。  相似文献   

13.
1988年,我中学毕业回乡务农,父母为了我们兄妹三人读书,已是债台高筑。当时家里的境况是:土房两间半,债务理不断,忙里又忙外,致富难上难。真有点“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一九四四年正月十四日,毛泽东在延园 (今枣园 )外散步,看到几位老人正坐在一起聊天,就走过去和他们打招呼,一一问了他们的年纪。有两个老汉告诉他,枣园乡一共有二十四个像我们这么大年纪的人。我俩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明天正月十五是我们俩的生日。毛泽东同志笑着说:那很好啊 !你们都是年高有德的人,应该给你们贺寿才好。一个老汉叹了口气说:“唉 !咱们这些受苦人哪能过生日呢。”毛主席说:“咱们如今翻了身,生产搞得好,真是人寿年丰啊 !明天是元宵节,请你们都到我那里坐坐,咱们大家一起贺个寿,一定要来,不要客气。”  正…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裙子     
一辆客车停在小镇上,车上坐着一位作家。作家不经意中看见了路边一间店铺门额上写的几个大字:“阳光不锈”i作家心里一阵惊喜:“阳光不锈!”这店名起得多么富有诗意啊!客车停了好一阵子,充满作家心头的阳光也明媚灿烂了好一阵子。可惜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开动了,他们看到了店铺的全称:“阳光不锈钢厨具”。作家的脸上瞬间阴沉了下来:要是我没有看到“阳光不锈”的后面是什么该有多好!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暮春的一天,栾德成,这名“什邡援建第一人”,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天气多好啊,四川又是大片油菜花开了,漂亮啊!”记者能感觉得到,即使已经退休,栾德成的心仍牵挂着什邡的一草一木。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12,(13):80-80
吵什么?一辆殡仪车从殡仪馆开出,这时.一个小孩跑了出来,追着殡仪车哭着大喊:“爸爸,爸爸!别走!”周围的人都对小孩感到同情。突然殡仪车停了下来……司机从车窗探出头来:“吵什么啊,老爸下班就带你去玩!”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4,(3):111-112
“蛇年走了马年到,今年定比去年好”,想来这应是每个人的期盼。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红火。“三T公司”在此给广大读者拜年了: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祝愿我们的人民幸福吉祥!祝愿我们的朋友快乐安康!  相似文献   

19.
忙 就是营养     
《当代党员》2014,(1):77-77
为我开车多年的永均法师问我:“有些人每天无所事事,为什么那么多病?我们每天忙碌不已,反而健康!”我随口回答他:“因为,忙,就是营养啊!’’回想起来,我的一生的确是因为“忙”,才少病少恼,身健心安。  相似文献   

20.
徐向良 《支部生活》2010,(10):44-45
在一条山路上,他来回走了10000多趟,磨破了200多双鞋子,走过的路程可以绕地球三圈半。 在一座大山里,他一呆就足24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青春奉献在大山之巅的转播台上。 他忙于工作,顾不了家里的农活,照顾不上父母、妻子和孩子,儿子却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