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跃 《理论学刊》2014,(2):124-127
中国传统文化负载了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面临渠道、方式、市场、人才等的多重制约,只有在坚持本土化根基与全球化定位的前提下,完善文化政策,加大资金扶持,构建多元渠道,创新传播方式,储备传播人才,才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顺利走出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世情、国情的发展变化,"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理论界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文章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评析了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兴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鲜明主题。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文化走出去的前景是光明而令人振奋的。  相似文献   

4.
5.
孙丹 《前线》2017,(2):52-55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自信和友善,是在21世纪经济政治格局日趋纷繁复杂的背景下,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中国方案,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思想和中国智慧。这是中国共产党"四个自信"的集中体现,而文化自信则是这一战略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战略将为进一步建立文化自信提供良好契机,促进中华文化的自省、进步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产品"走出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风田 《求实》2003,(1):35-37
我国农产品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面临着食品安全、国际营销经验、出口信贷服务等挑战.入世后,可以通过有序调控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建立农产品出口服务中心、提供出口信贷服务等措施来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国际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构建综合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中国文化走出去评估指标体系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扩大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中国文化走出去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紧扣其"软硬结合""内外联动""主客相容"的内涵特质,坚持系统性、典型性、开放性的基本原则,从文化价值吸引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传播影响力、文化政策支持力四个维度着手。通过彰显中国文化魅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明确受众定位、优化政策体系等途径,推动新时代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10,(4):56-57
<正>叶小文在1月28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撰文指出:国外有人说,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此话提醒我们:中国文化必须走出去。中国文化拿什么"走出去"?要有外壳,更要有内核、有神韵,这就是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为当代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提醒我们,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是对自身文化的正确认知,在树立文化自信的同时始终保持文化的自觉,与此相关的是对"他者"的正确认知。历史经验也表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而市场机制则是文化发展的持久推动力。从当前的国际文化格局看,争取话语权既是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实现从文化"走出去"战略向文化国际化战略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诉求.我国在推动文化“本土化”和“走出去”过程中仍面临重重阻力.但是,我们要加快推动我国文化的“本土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走出去”,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1.
海外中国学是对海外学者关注探讨中国历史、文化以及当代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一系列研究的总称,海外中国学研究是对海外学者的研究进行的再研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任务的同时,也推出了“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在教育部、文化部等相关部门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则进一步把“积极推进海外中国学研究”作为重点措施之一.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世界眼光,推动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学术界必须担当的一项重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交流中应该更好地知己知彼,坚持一定的原则和态度,以我为主、辨明是非,在友善基础上采用平等与客观、商榷与争鸣的态度,进一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属六中全会专门讨论文化建设问题.提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非常重要。但要落实这个部署,不单是一个语言问题,关键是在文化交流、文化创造过程中如何将民族特色与人类情怀有机结合起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独具特色的山东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山东文化资源众多、底蕴丰厚,包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等,为山东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我们要进一步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壮大文化自身实力的同时,采取切实措施:明确一个目标、处理两大关系、推进三个计划、实施四大战略、整合五项资源、提升六大品牌,下力气做好山东文化走出去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州是一座民族文化富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也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态势,并不断吸引着外界的目光.本文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在分析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条件基础上,提出了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走出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大力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我国文化的对外开放水平,就是要做到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6.
李青燕 《新视野》2007,(6):25-26
党中央提出"走出去"开放战略已有10年,在各项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一批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走向世界经济竞争的舞台。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软实力"是必要而迫切的。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为以传统文化、"中国模式"和中国外交为核心的中国软实力资源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软实力资源的"走出去"是中国软实力提高的必由之路。只有"走出去",中国魅力才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展现,中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董晓莉 《前线》2013,(4):45-47
京味文化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在北京形成的一种文化,是宫廷文化、缙绅文化和庶民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精彩纷呈的京味文化,极具北京地方特色,在民间音乐、文学、舞蹈、美术、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中都有所体现。它融合了满、汉、蒙、藏等多民族文化精粹,体现了多元、包容、发展的文化特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重大的历史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少峰 《前线》2014,(5):91-93
<正>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应重视对外文化传播与我国核心价值和整体形象的结合,在对外文化传播交流和文化产品出口的内容选择方面,应兼顾古代文化和当代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推广与交流。要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科研机构、文化人才和创意企业聚集的优势,合力打造推动北京文化走出去的强大引擎。关注当代文化大众文化北京在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其走出去的文化产品需要与核心价值观相一致,能够表达中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文化走出去”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它关系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下,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兵团就开始探索推动农业"走出去",但受境外农业保护、农业投资风险及自身发展不足等因素限制,农业"走出去"进程比其他产业更慢,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兵团农业"走出去"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对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兵团农业"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并从产业、市场、战略、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对推动兵团农业更深层次"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