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早在延安时期,陈毅的外交才能就为毛泽东所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部长一直由周恩来兼任。但由于周恩来政务甚重,党中央和毛泽东开始慢慢物色人,为其分担部分外事工作,而最终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毅身上。1958年2月11日,陈毅正式以副总理身份兼任外交部长。这样,陈毅的主要任务便转到外交战线上来。当时世界舆论纷纷评论,法新社说:“陈毅元帅完全有资格负责领导中国的外交政策。”但具有35年党龄的陈毅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工作转到政府方面和外交方面,已完全解决了。瞻念前途,实有绠短汲深之惧…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布子”,陈毅踌躇 新中国成立伊始,外交部长一职由周恩来总理兼任。但他的政务活动过于繁忙,他这个人又举轻若鱼,事必躬亲,劳心、劳力、劳神。大约四年过后,毛泽东同志为减其负,萌生出“外交换帅”的念头,并暗中“布子”,将其锁定在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陈毅身上。在这传中国最高领导人心同中,陈毅人才难得,政治上强,既有战略头脑,又有外交才华,1954年秋火,陈毅从上海市长的岗位上被调到北京任副总理,他预感到将要接任外交部长一职。  相似文献   

3.
陈则磊 《党史文汇》2011,(9):28-32,33
作为一名军事家,陈毅元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建国以后,在担任外交部长的14年间,陈毅直接参与了我国的重大外交决策,积极协助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处理外交事务。在长期、大量的外交活动中,陈毅形成了独特的外交思想和外交风格,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长时间以来,"夫人外交"一直在中国外交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领导人的夫人们,也展示了中国外交的"软实力"。张茜:新中国"夫人外交"第一人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活动中,中国面临着尴尬的"夫人外交"困局。一些国家领导人访华都带夫人一起来,而中国却没有一个固定的夫人参与接待,常常是临时拉人,接待工作效果不佳,甚至被认为是对妇女不重视。为了更好地开展外交活动,陈毅动员夫人张茜出来,专门做外交工作和夫人工作。张茜作为中国外长夫人的第一次外事活动,是代表陈毅出席招待各国驻华使节和经济代表团的宴会。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孟庆仁陈建军周恩来是世界公认的无产阶级的外交家。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他就是中共外交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又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奠基者。他作为新中国外交的主要领导人,不但直接组织和指挥了所有的重大外交行...  相似文献   

6.
元帅外交家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不仅是文武双全的儒将,也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一身正气,刚正不阿,不畏强权,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陈辉 《党史博采》2023,(1):12-18
<正>共和国元帅外交部长陈毅开了先河,今后也不会再有来者。因此陈毅是新中国唯一的元帅外交部长。元帅是军人,外交部长是文人,陈毅恰恰是两者合一,文能安邦,武能服众。陈毅担任外交部长14年,开创了元帅外交的风格,大气蓬勃,胆略超人,有军人的豪爽,也有文人的儒雅,使新中国外交风格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先任上海市市长,后调北京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可他对新中国电影事业给予了热情关注。人们称赞他像辛勤的园丁那样对待文艺创作,既精心培植,又热情灌溉,从播种、发芽、拔节到扬花、结籽,他都付出了无数心血。每一个硕果上都浸润着他的汗水。都闪耀着他的阳光雨露。这里记述的仅仅是陈毅关怀电影事业的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9.
两位陈毅:一位是大家所熟悉的陈毅元帅。另一位陈毅,1912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县。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新华社山东总分社社长、八路军一一五师宣传部部长、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政委、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后勤部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  相似文献   

10.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外交部长陈毅的陪同下,连续访问了埃塞俄比亚等非洲10国以及阿尔巴尼亚。之后又于1964年2月14日至2月29日,访问了缅甸、巴基斯坦和锡兰。这些外交活动,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人们一直不知道周恩来总理在这项前所未有的系列外交活动中曾经负伤,并由此引发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是新中国开国总理兼首任外交部长,他既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也是伟大的外交家。他和毛泽东一起,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鞠躬尽瘁,奋力拼搏,作出了杰出贡献,为新中国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地位与威望。  相似文献   

12.
一提到陈毅元帅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战场上的陈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生活中的陈毅登台赋诗、妙然天成。毛主席曾赞评陈毅上马能打仗,下马能赋诗。在我们的印象中陈毅是一位诗人、军事家。而本文所要展示的却是他鲜为人知的一面—体育外交。用陈毅自己的话说。他“没学走路便凫水,未曾识字先下棋”,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是新中国开国总理兼首任外交部长,他既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也是伟大的外交家.他和毛泽东一起,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鞠躬尽瘁,奋力拼搏,作出了杰出贡献,为新中国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地位与威望.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当代中国和世界最有影响的外交家.新中国的外交是与周恩来紧密相关的.新中国建立前,周恩来与毛泽东一起致力于新中国外交政策和方针的制订.1949年9月,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新中国诞生后,周恩来出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外交部成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柯华是一位著名的外交官,外交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富有传奇性的人物。他曾4任驻外大使,3任外 交部司长。在此期间,经他谈判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就有4个:加 纳、马里、菲律宾、泰国。并参加了关于香港回归的中英首脑会 谈。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都曾直接指导过柯华的工 作。柯华是新中国许多重大外交活动的参与者、见证者,在他身 上,几乎凝聚了一部新中国的外交风云史。  相似文献   

16.
1958年初夏,陈毅就任新中国第二任外交部长时,冀朝铸在外交部小礼堂给新部长贴出了一张小字报,措辞尖锐地批评陈毅在外交场合不注意礼节:“过去周总理向外宾敬酒,酒杯总是低于外宾。为什么陈部长敬酒,总是把酒杯举得比人家高呢?这样不够尊重人家,反映了外交作风问题。”云云。陈毅记住小字报的内容,也记住了冀朝铸这个名字。在下午外交部的整风大会上,陈毅立即作出“反应”:“有的同志贴我的小字报,提意见说我向外宾敬酒酒杯举得太高。同志哥,你才不懂哟,酒杯举得比人家,这才叫尊重人家哩!总理举得低,是因为他手臂受过伤。”说到这里,陈毅话  相似文献   

17.
一 记者:吴大使,您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查阅您的经历不由让人感叹:您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第一批常驻联合国工作人员之一,亲历了新中国外交的破冰之旅;从外交部发言人,到中国驻荷兰、瑞士、法国大使,您可谓是新中国外交成长历程的见证人。那么,能否给我们谈谈新中国60年来的外交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十年代我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基本政策,为八十年代我国外交战略的重大调整奠定了基础从新中国成立到八十年代初,我国外交战略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末,我国与苏联结盟,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政策,即“一边倒”的外交战略。第二阶段,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末,实行反对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外交战略,即所谓“两个拳头”打入政策。第三阶段,从七十年代初开始,中国执行联合美国遏制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外交战略,即“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在上述不同时期实行的这些外交战略,固然与当时的…  相似文献   

19.
他,曾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领导人有过多次零距离的交往,见证了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他,在香港与澳门回归一轮轮的谈判中,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身处唇枪舌剑的最前沿,体验到"一波三折"的真正内涵。他就是有着"诗人外交家"之称  相似文献   

20.
袁南生 《湘潮》2006,(9):32-37
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出生在湖南醴陵的耿飚(1909—2000)是颇具特色的人物: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半数以上工作时间在外交岗位上;他既先后担任过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主任,又担任过中央军委秘书长兼国防部长,融外交家、军事家于一身;他既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