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岩 《世纪桥》2010,(1):38-39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笔者认为,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明确和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二,为什么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三,如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文在厘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并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互动发展、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经阶段和必然结果,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添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这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性的论述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倡导;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载体的阐述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解读;通过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多重对象的论述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前提的探索。毛泽东对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4,(1)
为了克服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确定因素,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则体系来调整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和关系,这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要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不断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又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注入新的内容。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求全党努力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也要求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6.
程婧 《党史文苑》2010,(5):38-41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这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性的论述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倡导;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栽体的阐述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解读;通过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多重对象的论述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前提的探索.毛泽东对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分为源动力、内动力、能动力、推动力和传递力,通过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指标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动力指标的考量,探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綦玉帅 《世纪桥》2014,(1):58-59
为了克服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确定因素,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则体系来调整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和关系,这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要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张晓明  王家芬 《求实》2012,(5):20-2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可分割的一个过程集合体;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方向来坚持,作为过程来建设,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方法和正确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建设;在整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学界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含义的界定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变迁和研究现状,来对其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1.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相互衔接,互相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只有运用实践标准才能正确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也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推向前进,实践标准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效 《党史文苑》2008,(8):24-2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不断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又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注入新的内容.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求全党努力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也要求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4.
胡艺华 《湘潮》2013,(8):16-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七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步入新的机遇期。理论界从多视角、多层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行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专题研究中附带提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题研究中兼顾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当代中国的背景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描述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毛泽东、李达、艾思奇等人为个案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要重点解决好的两个问题。二者相互区别,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侧重点;同时又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中国化为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大众化为目的和归宿。科学认识二者的辩证关系对于当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以及取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通过大众化得以深化;马克思主义是否需要大众化是辨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能否实现大众化直接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用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据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需要通过不断时代化保持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向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出迫切要求;当代世界潮流和趋势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构成极大压力。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是:转变理论思维,改进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感染、凝聚群众;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建设;坚持现代化方向,着眼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中国之所以适宜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与中国思维方式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文化基础;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及宣传普及的实践和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命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借鉴历史经验又要创新理念与方式。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要求,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需要。然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性不够、中国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宣传教育的方法落后的挑战。因此,本文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既是一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文章主要探讨讨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术研究的专业化;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教育农民;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理论灌输;五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通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