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代社会管理中政府与公民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管理是管理主体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的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使传统政府全能型社会管理模式在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捉襟见肘。为此,面临社会领域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必须实现社会管理模式的有效转型,即由政府全能型向政府公民互动型过渡。  相似文献   

2.
社会管理是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什么是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理论界和实践界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从社会管理的发展历史和社会管理的相关理论出发,社会管理包括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自我管理,在本质上应该是社会自我管理。社会管理是多元主体参与的管理,是服务性管理,也是非强制性管理。社会管理的过程也是公民参与管理的过程,社会管理要实现由社会控制向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5·12地震对中国政府和社会的巨大影响为背景,从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治两个方面分析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探究中国特色公民社会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政府与社会及公民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也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首要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及公民的关系问题,才能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政府转型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引发了政府的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实现政治主导型政府向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转变,第二次转型实现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转型推动了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家事业向公共事业转变、“文教事业”向社会事业转变、国家包办向多元参与转变、管办不分向管办分离转变、政事不分向政事分开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基本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适应社会变化特点要理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必须对影响社会管理效能的社会变化有清醒全面的认识。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管理所面对的不再是只知道配合、支持与服从的群众,而是具有自己的权利、利益、自主性、独立性等公民意识的现代公  相似文献   

7.
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成了与现实社会在地域空间意义上完全不同的虚拟社会,这种新的社会形态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以往政府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模式和安全提出了挑战。面对挑战,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虚拟社会法制;以人为本,改变虚拟社会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管理人员在虚拟社会中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8.
服务型政府构建不是单纯的政府职能转变,而是事关整个社会运行体制及管理模式的转型。其进程和效果不仅取决于政府高层对于行政改革的决心和力度,还深深根植于必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条件。它涉及公共政策制定、执行等环节的公民参与以及对公共权力多层面的监督和问责。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社会化、公共财政运行民主化、公共服务职位开放化。  相似文献   

9.
社会中介组织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过程中,在社会结构的整合中出现的新的组织形式,它是政府与市场经济主体之间调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社会中介组织产生背景进行分析,政府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进行探讨,指出二者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政府社会管理精细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分工与服务质量精细化的今天,面时中国社会管理的任务与现实需求,政府社会管理从粗放到精细成为一种必然.与企业及政府其他领域的管理相比,政府社会管理有着独特的内涵,中国政府社会管理精细化的实现也面临着不同于企业、政府其他领域的管理,以及其他国家政府社会管理的现实阻力.战略设计系统化、执行框架标准化、评估指标数据化、责任落实明确化,以及管理技术信息化是化解中国政府社会管理精细化难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治理的管制和一元不同的是,现代治理要求政府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防止政府规模的膨胀,要求行政组织减少层级,缩短指挥链条,给员工们更大的自主空间。与民众关系最密切的地方政府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根基,也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新的形势,要求我们用现代管理模式,推进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改革,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只有地方政府加快自身的改革,做到职能上的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只有进行制度创新,让社会组织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成长土壤,让其在地方治理上有更大的平台;只有各级行政组织变控制为服务,变管制为协调,变命令为沟通,才能使中国地方的社会管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5·12地震对中国政府和社会的巨大影响为背景,从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治两个方面分析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探究中国特色公民社会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主要探讨了农村社会冲突管理中"政府兜底"现象的内涵、路径与逻辑。通过案例分析,指出政府作为第三方对社会冲突各方进行调解时,为尽快化解冲突而对冲突方作出补偿,是农村社会冲突管理中的常见现象。研究发现,冲突各方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通过不断"闹大"将社会冲突转变为政府要立马解决的政治事件是政府兜底的前提,而"兜底"则是在现有制度和社会环境的总体约束下,作为理性人的政府及其主要官员作出的理性选择。尽管"政府兜底"在短时期内使社会冲突得以化解、社会秩序重新恢复,保障了农民的某些权益,但也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后果。政府应在社会冲突管理中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社会冲突,提高社会冲突管理的制度化水平,避免丧失原则和底线的随意兜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日益兴起,公众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逐步增强,公共服务需求的内容及层次要求也相应地发生巨大变化,它们构成了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外部环境与压力。如何将外部环境的要求与压力内化到政府管理制度及成员的行为规范之中,这是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需要研究的重要议题。确立以公民和社会为本位的价值理念,构建新型公共治理模式,在政治过程中实现与公民社会良性互动,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社会管理创新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社会管理有广义与狭义两分的定义,说明社会管理的核心在于社会自治,社会当以善治为目标,而善治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工作配合,即,良好的政府管理和良好的社会管理(社会自治)。而政府管理的三模式(霸道、王道、民道)理论,从理念、制度和政策特点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来看,中国政府治理变革的方向在于实现从霸道和王道向民道的转变,重新界定政府在社会务管理中心的地位和角色,即构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依赖于三种力量和机制,即中央政府的牵引力,地方政府的内驱力,民众和舆论的外压力。  相似文献   

16.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营造政府与社会的协作机制,旨在使政府的社会管理由全能型政府向提高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职能水平的有效型政府转型。为实现这一转变,应强化服务职能,把服务置于中心位置,以公民利益为中心,以公众的满意度来衡量自身的行为,并不断提高社群自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公民就是培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责权主体.它代表了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身份,使每一个人做有尊严的公共生活主体.然而由于历史的惯性和现实的制约,培育现代公民进而构建公民社会尚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培育现代公民应该从树立公民意识、拓展公共传媒领域、培育企业公民和NGO发展及学校公民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洪坤  周万春 《学理论》2012,(7):41-42
虚拟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重要范畴,也是当前政府面临的一道新考题。如何解决虚拟社会带来的系列问题,发挥虚拟社会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学界和各级政府研究的重要问题。着重分析了政府在虚拟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问题,这对加强政府虚拟社会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回应性:现代政府的重要时代特征现代意义的政府回应的理论产生于西方,是西方公共管理的实践过程的产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在政府改革中提出了增进政府的责任性、回应性和效率的目标,政府回应逐渐成为各国政  相似文献   

20.
正未来我国社会管理范畴的调整目标是小政府、大社会。社会管理要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必须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必须从这三大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