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是曾经的破烂王,创业路上百转千回。他是厂西的香蕉大王,创建了自己的香蕉帝国。他带动乡亲致富,是俞正声眼中的追梦人。他就是卢义贞,从曾经的破烂王,到如今的香蕉大王。他在创业路上部历经了哪些坎坷?  相似文献   

2.
万川 《农村青年》2007,(11):43-43
我是老师任命的班长,他是同学心目中的班长。男同学很多都是只服他不服我的。他们总是把我整哭了,哭得全年级都知道。而他以他的威信再三阻止,多次帮我解围。我被他的行为所感动,再加上以后很多班里的事都是两人合作完成,日子久了,我就喜欢上了他。我开始追他。他被我的热忱和善良所吸引,一段情开始了。但在表面上我们只是好朋友。因为他和我的成绩相差太大,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3.
他是本年应届高三的高才生,却三番两次擅自辍学打工,决意要放弃高考,迫于父母乡亲的压力,他参加了本年高考,却又使出绝招,故意答错考题,让自己败考。让他没有料到的是,他自以为聪明的行为,给他家和他家所在的小村庄,带来了一场大地震。他为什么要孤注一掷不上大学?他不上大学对这个小村庄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震动?  相似文献   

4.
不倒翁     
崔立 《工友》2013,(12):46-46
我是李局的秘书,算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李局简直就是我的偶像,他真的是一个传奇,没有人能像他这样,五上五下,照样能安安稳稳地坐他的局长宝座。印象中,似乎还没有一个做领导的,能像他这么倒霉,也没有一个做领导的,能像他这么幸运。  相似文献   

5.
胡建兵 《农村青年》2014,(12):15-18
王之庆之所以参加农业保险,是担心他的小麦“遭遇风险”。尽管谁都不想出险,可他还是赶上了。让他纳闷的是,交保费时,说好每亩赔50元。可正式赔付时,每亩只有10元。他急了,认为保险公司“糊弄人”……到底是保险公司“糊弄”他,还是他没弄明白什么是“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6.
平凡故事     
我所要说的这件事情,是关于一个60多岁老人的,一个常年在外兢兢业业奔波的老业务员。他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是一位有两个孙子的外公,他是一位在我眼中很幸福很幸福的老人……认识他要从去年说起,那时我刚到山西营销部,在一次接待过程中认识了他,话不多总是笑眯眯的。后来,他又几次来昆接洽业务,接触多了,我们成了熟人。  相似文献   

7.
平民笔记     
1、李二狗 李二狗喝多了就骂他的领导,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他认为他有足够的实力和任何一任领导对抗。他不骂别人,除了历任的领导们。众人都公认他识字多,读书多,学问高,有见地。  相似文献   

8.
12002-72002年1月23日,海明威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原型──富恩特斯去世,享年104岁。第二天,世界上有27家网站出现了这么一张问卷。“有一个人,他几乎什么都有。论地位,他是享誉世界的大师级人物;论荣誉,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论金钱,他的版税在他成名之前就已使他成了富翁;论爱情,几乎每一个女人都喜欢他,都愿意给他奉献一切。在他的国家他享有充分的自由,他爱到哪儿旅游就到哪儿旅游,哪怕是敌对的国家,总之,他是一个令世人非常羡慕的人,可是,在他获奖后不久,却用猎枪结束了自己62岁的生命。而他的一位朋友—…  相似文献   

9.
高士杰 《农村青年》2006,(10):24-26
他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却对读书有着无比坚定的梦想。 5次高考。11次考研,尽管“屡战屡败”,但他毫不气馁,不言放弃。 终于。2006年,他的梦想实现了,成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博连读的研究生。 是什么支撑着他的信念? 他有怎样的过去?  相似文献   

10.
李之群是一个很另类的人,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说,包括他的亲人。他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本来有着远大的前程:但他却放着好端端的中级法院的职位不干,也不顾《周口晚报》主编的再三挽留,不顾父母兄弟妻子的反对,一意孤行地回农村做他想做的事情了。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郑云华 《时代风采》2014,(12):11-11
提起昆明发电公司的倪杰,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大家都异口同声,赞不绝口。领导表扬他吃苦耐劳,为企业赢得效益功不可没。职工夸他是个率真、耿直、身先士卒的拼命三郎。他方方正正的脸、中等个子,其貌不扬,每天身着一身满是油灰的工作服,穿梭在粉尘飞扬的煤场上。20年的历练,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电力工人成长为劳动模范,到处都有他闪光的足迹。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青年》2011,(8):24-27
曲秀堂,一个白血病患者,没有合适的骨髓配型,没有足够的钱治疗,他只能等死。在离开这个世界前,他想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想领略去天堂后无法感受的美好。他的邻床是个8岁的小女孩,也是白血病患者。小女孩想跟他一起出去玩,可妈妈不让。于是,他和小女孩约定:把沿途的风光拍成照片寄给她看,直到她康复。  相似文献   

13.
傅映平 《工友》2009,(4):61-61
一个年轻人和他的六个朋友一起打牌。他身上没带多少钱,但他又不能不打。开始发牌了,不幸的是,他发现自己拿了一张最坏的牌。他并不想输钱。  相似文献   

14.
肖成旭 《工友》2011,(6):59-59
初识泽中,是他的书法,而不是他本人。 我读着他那本题为《小草》的诗集,当即被他那具有特色魅力的书法艺术所俘虏。 在一所中专学校里,我与他邂逅了。 他,高个头,长鼻梁,宽额角,一双睿智的眼睛,充满着灵秀、含蓄之光。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名普通的衣民,跟所有想摆脱贫困的农民兄弟一样,十六七年前,他选择了外出,希望通过打工闯出一条致富路。“我几乎什么活都干过,大都是体力劳动。”他说。尽管他勤劳吃苦,但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其创造的价值与获得的报酬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6.
被罚出场     
球场上,两队人在用力量速度和技巧对抗着。场外,人山人海,呐喊声像海啸那般排山倒海。好激烈惊险的一场比赛,数万颗心围着一个小小的球体在扑动。哨声响处,裁判示意暂停比赛,他一边指着球员,一边从口袋掏警告牌。受罚者站在那里,望着裁判,此刻他心中肯定惴惴不安,是黄牌还是红牌,对于球员来说,这意味着他的希望和死亡。决定生死的瞬间,就在裁判掏出牌的短短几秒。他抱住了头,显得很痛苦。裁判对他出示的是红牌。他站在那,双手没有从头放下。电视镜头推向他,留给观众的是他的一个特写。慢慢的,他的手从头上放下来,他没有表…  相似文献   

17.
罗伟 《农村青年》2008,(3):22-23
他是湖北省竹山县的一位打工仔。12岁时,他就被查出患有尿毒症,之后被迫辍学。为了挣到给自己治病的钱,他发奋写作,发表稿件数百篇,每月能挣到1000多元稿费。他的坚韧执着感动了深圳的一位打工妹,打工妹对他芳心暗许。为追寻爱情,2个多月前,他毅然离家南下。他,就是刚刚当选“感动竹山十大人物”的张成。  相似文献   

18.
他是千万个打工队伍中的一员,是一个自认为很普通的青年.但是,提起他,又有很多人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和能力征服了北京,成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打工青年一与许多男孩子不同的是,他觉得爱美不是女人的专利,他也同样喜欢不停地打扮自己,喜欢进商场给自己买衣服,使自己看上去永远是清爽与整洁的,站在别人面前的他,永远是一个清清爽爽和干干净净的大男孩。  相似文献   

19.
—种声音     
费嘉 《时代风采》2009,(4):30-30
讲一个故事:有一个从云南昭通参军入伍的新兵。某日见战友在津津有味读一本书,甚是好奇,便问:“你看的是哪样?”战友答:小说。新兵大惑:明明是那么大一本书,咋会叫小说?怪球事了。后来他不仅搞球懂什么是小说,还迷上了文学。上世纪80年代末,他退伍了,面对眩目的城市他只想回家——回到以贫困滋养他的故土,以厚爱呵护他的茅屋。  相似文献   

20.
母子恩怨     
罗伟 《农村青年》2011,(5):26-29
他是湖北竹山一位命运多舛的打工仔。15岁的时候,他亲手将母亲送进监狱;流浪5年,他痛恨没有给他温暖的父亲和母亲;找到母亲后,他却再次踏上了奔走之路。只不过,这次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拯救身患重病的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