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长征》2000,(8)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在6月13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 ,“三个代表”进一步揭示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本质内涵 ,阐明了它们之间相互的内在联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 ,既坚持了对党的性质的基本规定 ,又进一步回答了这一性质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把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更加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把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更加紧密地统一了起来 ,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党的性质的内涵。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把党作为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与作为先进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与党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性质问题 ,实质上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论述 ,十分鲜明地反映了我们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纲领。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三个代表”的理论 ,进一步增强党的先进性 ,更好地发挥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作用 ,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必…  相似文献   

3.
徐惠平 《唯实》2002,(5):55-58
本文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党的性质决定了“三个代表”的先进性、统一性和实践性。同时 ,“三个代表”又反映和体现了党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一、"三个代表"的目的和归宿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贯穿"三个代表"的主线."三个代表"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它既是一个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又有各自强调的侧重点和特定含义,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则是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要求我们党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基本原理,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始终走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前列.为此,党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如何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开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也意味着人民利益的不断满足和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强调党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蕴含着党必须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抓住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总经历史经验,深入思考和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新的概括,为我们面向新世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个代表”进一步揭示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本质内涵,阐明了它们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本身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特征。它包括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等等。中国共产党成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起来进行新的概括,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内涵,是对党的性质的新概括。  相似文献   

7.
自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来,学界对党的性质的研究形成了一个热潮.有的否定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把党的性质"普化",说成是"全民党";或者把党的性质"移化",说成是"知识精英的党".有的反对新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入党.大多数学者从党的阶级性和党的先进性的关系上阐述"三个代表"思想,认为它突出强调了党的先进性,因而深化和发展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理论.但是,仅仅停留在从党的先进性上来理解"三个代表"还不到位,"三个代表"更是对党的本质的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8.
于我而言,这个人究竟是谁已经不重要了,我记住的只是他那极具代表性的语言和那语言后面折射出的麻木与冷漠.那日,我路过某个大机关门口,一个老者在上访,机关里的一个人边推边嚷:联合国在哪里你知道吗?联合国在哪里你知道吗?你去告吧!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06,(1):49-49
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它表明了我们的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申请入党的同志和入党积极分子首先要了解和明确党的性质和宗旨,并懂得今后如何维护党的性质,实践党的宗旨。  相似文献   

10.
李勇华 《求实》2002,14(4):7-9
在目前“三个代表”的讨论中 ,存在着对“党的性质”范畴把握上的混乱 ,没有理清这一范畴内在的维度、层次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 ,以至产生种种误解。“党的性质”是一个由多重特有属性纵向组合的范畴 ,是一个由党的基本特征与党的本质横向组合的范畴 ,是一个由一般规定性与特殊规定性历史组合的范畴。“三个代表”是对党的本质的揭示。  相似文献   

11.
王晓光 《奋斗》2002,(4):10-11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对党的性质的新概括、新表述。其关键是“三个代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文洁民 《唯实》2002,(8):127-128
人类已经进入了新的世纪,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诞生于80年前的共青团能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作用,取决于共青团的性质能否与时俱进,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我们再认识、再理解共青团的性质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坚持了党的阶级性,强调了党的先进性,为密切党群关系指明了正确方向,是我们科学理解党的性质的时代指南.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来到新津县一些乡村走访农户,与农民摆谈起"三个代表",下面记录的是三位农民的心里话-- 李志强(兴乐乡杨柳村2组农民):我是村里的一位养殖专业户,农闲时外出搞一些房屋装修.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确实讲得好,虽然我还说不出什么很深刻的道理,但是自己心里明白,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要让农民挣钱更多、腰包更鼓、生活更富.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江华  张运平 《求实》2006,(6):14-16
“和谐”思想自古有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就是:希望建立一个公平、正义,能获得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但中国共产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明确地提出来,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6.
张文彬 《探索》2002,(3):7-11
江泽民总书记在世纪之交的庄严时刻,向全世界郑重宣告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条件下,对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根本宗旨、历史经验和未来使命所作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概括,是新的世纪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伟大纲领,是确保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行动指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新形势下对执政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各级人民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8.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坚持 ,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它揭示了“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七一"讲话对党的性质作出了"三个先锋队、三个代表、一个核心"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新贡献.文章简要地阐述了如何认识关于党的性质规定是"三个先锋队"特别是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关于党的性质规定是"三个代表"的问题,指出:对党的性质的这种新概括,绝不是、也绝不会是搞"全民党".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从二十世纪中叶到二十一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 ,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 ,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的世纪 ,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是我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胜利完成这三大任务 ,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面对世纪之交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如何完成党的基本任务 ,关系到我们的前进方向 ,关系到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