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之洞创办武昌警察总局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张之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创办近代警察,使之作为"湖北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为新政的推行提供保障。武昌警察总局的创建为湖北近代警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杰出的洋务教育家,晚清时期外语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湖北外语教育近代化的先驱。他对清末新式教育思想和实践做出过重大贡献。他非常重视外语教育,并对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语种的选择、外语专业招生条件、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诸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为培养洋务运动所需的外语人才,他亲自创办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培养外语人才;重视留学及师范教育,培养外语师资。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奠定了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基础。回顾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及其在湖北近代外语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借以指导当今外语教育改革,推动我省外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创办近代湖北警察后即开始举办目前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地方官派警察留学教育。张之洞对湖北警察留日学生从遴选、教育、管理、工作分配等方面处处予以优待并施加影响,以期警政的推广能挽救清政府危难的时局。然而事与愿违,湖北所培养的警察甚至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这既体现了湖北警察兼具传统与现代的特征,又诠释了湖北警察保守与革命的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4.
何峰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7,20(1):F0003-F0003
湖北近代水警的前身是1853年由曾国藩创办的湘军水师,1868年改称长江水师。1902年张之洞创办武昌警察总局时,设立的水局是湖北近代真正意义上水警之始。1909年,张之洞从汉、岳两标水师营各调舢板船十余只,每船配以三生七快炮,常川派驻武汉岳洲两处,专意训练炮学教育,讲求战术。此为水师将士集合教练学习新智之始,也是湖北近代水警的前身水师教育之始。1910年,武昌府知府、湖北高等巡警学堂提调陈树屏借清廷“立宪”之机,再次提出筹办湖北水面警察局。总督瑞澄以驻鄂水师的巡防营与水警性质类似为由,拟将驻防湖北的长江水师共八处…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0,(22)
正汉阳铁厂的建成投产,比日本的一家钢铁企业八幡制铁所早七年。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规模仅次于德国费尔克林根钢铁厂,居世界第二位,被称为"东方雄厂"。张之洞是被毛泽东认为的少数几位不应被忘记的近代中国人之一。在张之洞署理湖北期间,创建了汉阳铁厂等一系列近代工业企业,因而被誉为中国近代的"钢铁之父"。上回说到,1890年4月,到湖北上任不足半年的张之洞就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6.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18(3):F0004-F0004
<正>2005年6月6日,中国警察史研究所成立暨张之洞创办湖北专职警察103周年座谈会在湖北警官学院召开。应邀参加会议的有省社科院、省档案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作协及省公安厅等有关单位的领导、著名专家和学者,湖北警官学院的院领导、  相似文献   

7.
<正>张之洞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自1867年出任湖北学政伊始,就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此后几十年的仕宦生涯中,他几乎从未中断过教育活动,正如清末四川总督赵尔巽所言:“其平生精神所寄,尤在振兴教育,储养人才。”他敢于直言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发展近代教育的主张,如兴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派遣留学生、创立新学制等,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思想,实业教育是其中颇具特色的部分。实业学堂不仅是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的有机构成,而且是实业教育的重心。围绕实业学堂的生源条件、师资来源、学堂种类、课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建于何时、何地?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湖南建警说依据为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湖南保卫局;保定、天津建警说源于袁世凯在保定建立、在天津发展的巡警制度;北京建警说则发端于清政府1905年成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警察机关——巡警部;武汉建警说植根于张之洞创建的武昌警察总局。这些都曾经被学者认为是近代警察制度的首创之举。笔者认为,就清末时人对近代警政的认知和实践层面而言,1902年5月张之洞创办的武昌警察总局更具近代西方警察制度的雏形,其应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警局"。  相似文献   

9.
<正>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人,字孝达,号香涛,中年以后自号壶公,又号无竞居士,晚年则号抱冰老人。他举咸丰壬子乡试第一、周治癸亥一甲第三进士及第,其后抚晋督粤,二权两江,三督湖广。光绪三十三年(1907)七月,受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宣统元年(1909)死后谥文襄,追赠太保,入祀贤良祠。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晚清实行“洋务运动”和“新政”的地方实力派大员。在清廷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实行“新政”后,翌年张之洞创办近代湖北警察,正如他在给张彪的信件中所说的“须知警察为推广新政之根基,责任所关,极为重要。”由此可见,张之洞希望警政的推广运用,能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晚清政府打下一剂“强心针”。  相似文献   

10.
李光泉 《求索》2008,(1):217-219
张之洞是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其经济思想在《劝学篇》中有着直接的体现。张之洞处于近代中国的转型期:他崇尚西方科学技术,提倡近代工业,强调工农商的协调发展等,颇具改革精神;但他又忠实于传统,推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模式,具有其自身的缺陷;他所做的贡献是绝不仅限于他曾督署的区域,更对整个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洋务运动是以购买西方新式武器、船舰,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发端,进而发展到初创近代民用工业的一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其内容十分庞杂,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以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举借外债从事军事、经济活动,开了引进技术、借用外资的先河。这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是值得重视的一大问题。本文谨就此作一初步探讨,略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2.
《长江论坛》2011,(1):100+97-F0002,F0003
在“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内,有大量的实物与图片述说着这段历史。 1890年(光绪十六年),张之洞在汉阳龟山北麓创办湖北炼铁厂,因地处汉阳,一般均称作“汉阳铁厂”。  相似文献   

13.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19(4):F0004-F0004
2006年6月6日至9日,我院中国警察史研究所、香港警察历史收藏学会和湖北嘉德信拍卖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届鄂港警察史藏品联展”在我院隆重举行。这次联展展出警察史藏品400余件,其中不少珍品是首次展出。1902年6月6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开办了近代湖北第一个警察机关——武昌警察总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正式以“警察”命名的警察机关。2005年6月6日,湖北警官学院成立了中国警察史研究所,是国内第一家专门研究警察史的学术机构。研究所成立一年来,创办了我国第一本研究警察史的杂志——《警史钩沉》,本着研究警政历史、传承警察文化…  相似文献   

14.
黄俊棚 《求索》2012,(4):115-117
作为清末洋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不仅在实业救国方面卓有成就,在教育救国方面也做出过重要贡献。张之洞从小接受儒家教育,深受儒家熏陶,这对于他日后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处于近代社会背景下的张之洞,其所作所为无不以保国保种为目的,并为此提出了兴办教育、留学教育、拟定学制等教育兴国的学术主张。张之洞对于发展教育的所有主张,其落脚点都在追求效率之上。从现实角度看,张之洞做出教育效率优先的主张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这种见识和勇气正是张之洞在多年的儒家文化熏陶和浸润之下形成和树立起来的,符合张之洞本人的儒家情怀,更契合近代中国的历史现实。  相似文献   

15.
汉阳铁厂系晚清最大的工矿企业.其厂址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既受制于彼时洋务派系当事者之间的政争。也应归因于张之洞基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客观分析。汉阳铁厂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的符号意义。对于汉阳铁厂选址细节的探讨,既可窥视政治与经济、自然与社会等各种因素在晚清官办或官督企业创办过程中的作用.亦可借此审视近代中国工业化之复杂境遇和坎坷路途。  相似文献   

16.
清朝末年,久任鄂督的张之洞为了培养湖北的洋务人才,依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在湖北大力兴办近代文教事业,开办了许多新式学堂,并选派青年学生出国留学,使湖北地区迅速形成一支庞大的新式知识分子群。这些毕业于新式学堂和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完全不同于满口“子曰诗云”的旧式封建文人,而是接受了若干近代文化科学知识和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排满共和”思想。他们成为湖北地区革命政治力量中的骨干,为武昌起义做了大量工作,在革命中发挥了先锋与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何峰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19(4):F0003-F0003
湖北自张之洞1902年建立近代警察制度以来,除了通过一些本省影响很大的报刊发布消息外,历届的多数警察机构都创办有警察报刊,来传播本省的警务信息。最早的是1905年由武昌警察学堂主办的《湖北警务杂志》(月刊),1909年武昌警察学堂改为湖北高等巡警学堂,继续出版《湖北警务杂志》,1911年辛亥革命时停刊。该刊以推动警政事业、普及警察知识、探索警察理论为宗旨。刊登栏目有:谕旨,奏议,法令,文牍,本省(湖北)、京师(北京)、外省的警政信息,论说,以及东西警察学术的中译文等等。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湖北的警务信息是通…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17,(4)
<正>"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这是毛泽东对张之洞的评价。张之洞,字孝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他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影响深远,在近代实业、教育、军率、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张之洞一生的非凡生涯中,之所以能够赢得迅捷的发展,之所以能够获得史家的赞誉,不仅与他政绩卓著、倡导新学、兴办洋务有关,更因  相似文献   

19.
1953年12月,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曾经谈到: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有四个人是不能忘记的,他们就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搞纺织业的张謇和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其中,范旭东和他一手创办的永久黄化工集团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0.
严锴 《学习与实践》2012,(5):134-140
晚清时期湖北工业化起步比上海晚了将近30年,但发展势头却很快赶上上海。这与张之洞个人的作用密切相关。张之洞在湖北的任期长,使他的施政比较稳定;他的"中体西用"思想和振兴实业"以塞漏卮"的主张,使他的政策具有现代性;他罗致中外各方面人才到其幕府中效力,使他的事业具有人才优势。张之洞的督鄂,也使得当时的湖北于中部地区迅速崛起,武汉亦成为华中腹地的重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