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欧洲电台广播公司成立于1950年,后在1976年同自由电台广播公司合并,改称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广播公司,总部设在华盛顿。该公司所属的自由欧洲电台,总部设在西德的慕尼黑,每天向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这五个东欧国家进行广播,拥有3100万经常性的听众,每周约有2500万东欧人士收听它的广播。从表面上看,这家电台是由美国私人经营的企业,但它的幕后却是美国国会,它的经费来源也主要由美国政府提供。  相似文献   

2.
按西方学者看法,多元化定义是:1.为分配和分享政治权利的、特有的制度安排;2.这些安排在学说上加以保障;3.多元化存在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由各种适当独立和自治的社团组成。此外,各群体在形成社会约束性决定方面有一些发言权;通过群体相互调整过程彼此约  相似文献   

3.
东欧的政治制度实质上就是苏联的政治制度,它是二战以后即十月革命三十余年之后通过苏联的军队、苏联的代理人、或苏联政治制度的副产品移植过来的。东欧第一代领导人就是副产品。他们中许多人在莫斯科度过了若干年甚至几十年,而某些人,如季米特洛夫,甚至成为苏联政治工具的一部分。东欧党派政治制度的所有特征都源于苏联并被成功地移植到  相似文献   

4.
英国伦敦大学斯拉夫和东欧研究学院1984年1~6月举办了一系列讨论会,专家们就苏联、东欧和中国的制度合法性、军队的作用、个人崇拜现象、干群关系、政教关系等问题发表了看法。马丁·麦考利和斯蒂芬·卡特将这些专家们的看法编成一本论文集,取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领导与继承》,现将这些学者对东欧现行领导人的剖析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5.
进入80年代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东欧努力改善和加强同西方的关系,一方面体现了东欧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另一方面体现了东欧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愿望。这不仅有利于东欧各国国内经济改革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有利于欧洲局势的缓和,有利于世界局势的安定,是和平问题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虽然80年代以来东欧发展同西方的关系受国际上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随着当前东欧国家自主倾向的增强,东欧发展同西方的关系不仅相对独立于美苏关系,而且对东西方关系的影响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人所创造的,但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马克思指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  相似文献   

7.
东欧、独联体———韩国企业投资的新热点曹杰东欧国家经过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进程逐步走上轨道,经济负增长和通货膨胀率较高的现象在绝大多数国家里已基本结束。最近几年来,社会逐步稳定,经济开始恢复并有发展。东欧各国都推行经济改革和开...  相似文献   

8.
自两年前勃列日涅夫去世以来,华沙条约的六个东欧国家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称之为莫斯科最高权力中出现的不稳定和软弱。安德罗波夫为期15个月的短暂执政唤起了具有独立见解的匈牙利在苏联集团中寻求经济自由化的希望。同时,也在强硬路线者(如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中引起了忧虑。安德罗波夫在布达佩斯被看作是对苏联经济模式实行改革感兴趣的人。许多东欧经济学家认为苏联模  相似文献   

9.
去年年底以来,东欧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其来势之猛,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出人意料。人们惊奇的是,为何过去看来是相当巩固的华约阵营,会如此经不起冲击。有些人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外来侵蚀,不少人提出这纯粹是内部因素作祟,但更多的人认为:这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内外之间,应以内部因素为主。促使东欧剧变的内因甚多,有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社会心理等等,这里仅就对若干经济关系的失当,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东欧各国的经济转轨,已进入第九个年头。这几年转轨的成效如何?如何解决失业和通货膨胀?东欧经济转轨的前景如何?诸多疑虑萦绕在心。那么,就先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吧。  相似文献   

11.
这是日本苏联问题评论家谷畑良三在《世界周报》1983年新年特大号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安德罗波夫的上台标志着苏联和东欧的关系进入新的阶段。斯大林死后三十年来,苏联和东欧关系的发展虽然是很呆板和曲折的,进程非常缓慢,但却是稳步地前进着。  相似文献   

12.
东欧现在是东中欧。1989年的欣快感已让位于黎明之后的烦恼。去年,和平革命的共同目的——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共产党权力的垄断——已为混乱、分裂和失望所取代。混乱的产生是因为斗争不再是“我们”和“他们”之间进行,而是在我们中间进行。在波兰,团结工会已不团结。由于斯洛伐克要求自治的压力,捷克斯洛伐克已改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在匈牙利,更多关心在邻国中匈族人命运的人与着重考虑塑造欧洲所欢迎的政治和经济  相似文献   

13.
在波斯尼亚发生的悲剧背景下,对原苏联地区发生的新的内部进程引起了更多的关注。许多特征可见,新独立国家已经通过了“短跑”起点阶段并按自己的地区配置经济:既谈论各民族关于独立国家的宿愿,断言西方等待我们伸手拥抱,又企图把自己的失算和失败推到“帝国主义”俄罗斯身上。然而对已破坏了的、急转直下的经济现在该做些什么呢?怎样把经济同政治和无论如何不想结合起来的政策联系在一起呢?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西方学者、媒体习惯于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话语体系和分析工具,对中国的发展态势作出评判。近年来,他们渐渐放弃“中国崩溃”、“中国威胁”等论调,而代之以“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等话题。尽管目前他们对于中国模式的看法并不统一,但是,话语转换本身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丹尼斯·P·霍浦契克是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威尔克斯大学的研究东欧和世界历史的助理教授。他在《东欧历史与文化》一书中从全新的角度——文化——考察了东欧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作者在书中写道:伴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东欧各国发生剧变、苏联解体、共产党在苏东丧失政权,冷战结束。西方国家欢呼:资本主义胜利了。在西方一些学者看来,东欧各  相似文献   

16.
刘迪 《新民周刊》2020,(16):27-27
以疫情为界,人类将进入一个不同生活模式、生产模式的世界。今后及未来政治,将围绕人的生命、生态政策、生命伦理等问题展开重大讨论,这类话题将成为优先议题。疫情全球暴发后,各国政要号召国民团结起来,与新冠病毒这个"敌人"斗争。但是人类这种以病毒为敌的思考正在悄悄转变。法国生态哲学家蒂莫西·莫顿说,不要以新冠病毒为敌,而是要与其共生。他说,"我们都是共生的存在,与其他共生存在交互缠绕"。必须与病毒"共生"的思考,也表现在防疫政策领域。5月4日晚6点,安倍首相在记者会上宣布日本全国"紧急状态"将延至5月底,与此同时,他呼吁"为保护生命,必须早日建立新冠病毒流行时代的新日常"。安倍提倡的国民"新生活方式",系由专家研究制定,涉及个人、国民日常生活以及工作方式等方方面面。这个"新生活方式",意味着人类要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重大思考转变,政策转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西方学术界开始进一步反思学术研究方法与理论的去殖民化与去西方中心化.作为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越南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实践为西方研究的学科去殖民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思路.本文将批判性地回顾西方越南研究的学术史,分析在东方学、区域研究框架下,国际权力格局、意识形态等因素对越南研究的影响、视角偏差和伦理困境.本文认为,学科去殖民化的进程推动了西方越南研究模式的变革,从国家直接干预的区域研究转向为多元的跨学科交流平台,丰富了西方越南研究的议题、研究过程与研究成果质量.虽然意识形态对立和西方中心的社会理论持续影响西方越南研究,随着学科去殖民化与跨国学术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西方越南研究呈现出新的反思与发展趋势.结合西方社会人文学科去殖民化的思潮,西方越南研究个案体现出区域国别研究作为一个学科的优越性与潜力.立足本土视角,区域国别研究可为跨学科、跨区域与跨平台的交流提供空间,挑战西方认识论霸权.  相似文献   

18.
何顺果 《美国研究》2006,20(3):7-28
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认为美利坚文明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这个文明的发展是积累式的,或者说是以积累的方式进行的。任何文明都有自己的积累,都离不开积累,美利坚文明发展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不仅一开始就为自己的国家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国家体系和结构,而且在构建自己的国家体系和结构之时,就在联邦宪法中直接或间接地预设了有利于文明积累和发展的两大机制———宪法“修正”条款和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但有一个好的机制并不等于就可以得到好的利用,美利坚文明发展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在获得独立之后不久就在法学领域里发生了由“自然法学”向“社会法学”的转变过程,“社会法学”就是上述两大机制获得“创造性”利用的法学根源或深层原因。据此,本文在最后做了两点大胆推论,它超越本题又不离本题,藉以深化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多学科背景下的国别研究需要有若干统摄全局的基本范畴作为分析和诠释性工具的介入。融合人文和社会科学两种研究背景的"东西方文明结合部"这一提法可以作为俄国研究的一个基本分析范畴。本文中的"文明结合部"大体上指的是前苏联所在的"欧亚地区",以及史称为"东欧"的中东欧、东南欧等地区。这一地区由于来自各种民族、语言、宗教与文化的影响的交汇,在宪政制度、经济模态、社会建构、思想意识形态选择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性。本文通过对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结合部的起源、形成过程、形态的流变、及其外部影响的繁衍等方面的阐述,强调了这一地区和欧亚大陆西部和东部古老文明中心有所不同的独特文明形态;这一地区内部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复杂的周边环境所造成的此地区对外关系的紧张度和活跃性;外部环境多样性推动之下,这一地区学习过程中的涮选与偶合等复杂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文明结合部"现象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社会,特别是全球化条件下的一种较为普遍现象。这说明了对"文明结合部"范畴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2021年以来七国集团的涉华议题急速增多,集体遏压中国的态势明显。七国集团从融合中国、接纳中国共同推进全球治理到转向遏压中国,这一逆转值得深入研究。以七国集团涉华文献为基础,梳理七国集团对华政策的演变,聚焦经济、安全、价值观方面的主要涉华议题,可以深入了解西方对华政策调整的特点和前景。冷战结束30年后,西方阵营重现针对一个特定大国的政策,联合应对所谓中国挑战,集团式的对华政策成形。西方阵营的对华政策与冷战时期西方的对苏政策并无本质区别,都是为了维护西方国家在现有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西方对华博弈的大幕开启,其走向取决于双方未来的互动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