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对自身身心状态的主观统合感。它具有三个层面:自我同一性、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文章综合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三个层面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了教育者要树立积极网络观、对网络变堵拦为因势利导、利用网络作为亲子沟通纽带、加强青少年网络行为自我教育、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整合以及心理辅导等多种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时期。只有建立起和谐的自我同一性,青少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得到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文化基础,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因此,在全国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和社会要抓住时机,共同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青少年获得自我同一性。  相似文献   

3.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对第二性征的态度是其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对城市青少年的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青少年对性别的自我接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都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男孩对自身性别的接纳程度高于女孩,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受父母(主要为同性父母)的影响更大;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对自身性别的接纳程度提高,同时家庭因素的影响力减弱,同辈群体和媒体的影响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埃里克森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以"自我同一性"为内核的新理论,这一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的传承与创新。在这种发展的视野延伸中,其理论突破了以前的瓶颈,达到了新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对第二性征的态度是其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对城市青少年的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青少年对性别的自我接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都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男孩对自身性别的接纳程度高于女孩,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受父母(主要为同性父母)的影响更大;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对自身性别的接纳程度提高,同时家庭因素的影响力减弱,同辈群体和媒体的影响力增强。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形成因素--典型个案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生活、学校教育、社会居住环境和情境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决定性客观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和减少未成年人形成犯罪的心理,走向犯罪。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网络犯罪产生的因素有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生理原因及贪利、逆反、侥幸、猎奇、孤僻和寻找社会归属感等心理因素是青少年网络犯罪产生的个体因素;放纵和关爱缺失的家庭氛围,过度关注应试的学校教育,社会上大量不良的网络信息和对网络的监管不力是造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8.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通过分析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建立、防止同一性混乱和克服同一性危机等问题,揭示了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及内在根源。自我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当前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矛盾、对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自我教育的合力模式有待完善等。借鉴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可通过重视自我意识教育,解决自我教育矛盾;利用合法延缓期,促进自我与社会良性互动;创新教育工作方法,提升自我教育实效;发挥教育合力作用,优化自我教育环境等措施,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青少年价值观,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深刻凝结的果实,是在长期与特定的自然、家庭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和特殊审美取向。影响少数民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民族传统文化、家族伦理、学校教育、公众传媒、宗教伦理、社会环境等;内部因素有个性倾向性、理解能力、个体需要、实践经历等。认识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少数民族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水平具有较大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青少年的犯罪率呈上升的趋势,原因是多样的,本文试从青少年人格的形成这一角度做一分析,指出畸型心理,不健康的人格是导致这些孩子走向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文中分析了不健康人格形成的因素,提出了培养健康人格避免走向犯罪的必要途径。作者借此文以引起人们重视青少年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心理是由青少年时期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造成的。本文针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文章主题 ,提出了青少年犯罪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0年8月,濮阳市市区公安分局摧毁了一个抢劫(夺)犯罪集团,主犯王连锋先后雇佣9 名青少年,以抢包为主,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城区范围内疯狂作案20多起.此案暴露出治安管 理工作中的一些漏洞,如对出租房屋,暂住人口,职业介绍所,经营BP机、手机门市部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从家庭角度来说,缺损的家庭结构、较低的家长素质、错误的教育方法和不良的经济条件等因素直接影响或导致青少年犯罪。因此,发挥家庭的功效,强化家庭的教育机制,提高家长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讲究正确的教育方法是防治青少年犯罪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一种社会亚文化,青少年犯罪是犯罪问题的一部分,但与成年人犯罪表现形式不同,其人生观与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更易受文化规范的影响与制约。通过文化冲突理论和社会解组理论来审视青少年犯罪问题,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情势分析了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危害,而法治文化氛围的营造能够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青少年处于独特的身心发展阶段,容易受到外部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使他们成为犯罪的高发群体.深入分析犯罪青少年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心理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高发的心理动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及重视学校对青少年的人格教...  相似文献   

16.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青少年犯罪呈现所犯罪行严重;团伙犯罪案件较多,甚至还有的形成犯罪集团;外来人口流窜作案较多等主要特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仅靠一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建立预防网络,广泛动员各届力量,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西方学界研究视域中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包括将青少年作为犯罪主体和客体的两类犯罪行为,并从法律和行为两个角度界定青少年犯罪行为,从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和生理特征影响因素两方面探讨可能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影响的程度及方式.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学者研究方法和成果的过程中,国内学者应做到客观了解其研究数据和案例,全面理解和科学借鉴其研究方法和成果,最后勇于立足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研究问题和思路,最终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具有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优势和高效新奇的特点。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降低控制青少年犯罪的能力。为了降低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应当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意识,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力度,并且加强对网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犯罪率居高不下。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基本环境,它在青少年身心健康、品德形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量事实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法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因此,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必须提高家长素质,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营造和谐家庭环境,注重家庭教育方法,抓住家庭教育这一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自进入社会转型期来 ,大众文化便伴随着市场经济应运而生 ,并以其娱乐性、低俗性、谋利性、大众参与性日益接近人们的生活。大众文化对整个社会、家庭、学校的主体以及对青少年本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造成了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