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身处世纪之交的剧作家契诃夫是属于俄罗斯的,同时也是属于世界的,他是连接俄罗斯乃至整个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的桥梁,他的剧作是人类精神生活史的生动画卷;国内外学界对小说家契诃夫有深入研究,但对戏剧家契诃夫则相对关注较少,这与契诃夫在戏剧创作领域的巨大贡献和对世界剧坛的深远影响是不相称的.本文通过回顾中俄两国对契诃夫戏剧的研究状况,结合当代中国的戏剧创作与演出现状,提炼出对契诃夫戏剧进行再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正>魏明伦魏明伦,男,1941年生于四川内江,现居成都。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四川大学客座教授。童年失学,九岁唱戏,曾被《半月谈》评选为中国当代九大剧作家之一,人称巴蜀鬼才。其作品《易胆大》与《潘金莲》破例双双荣获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奖;《巴山秀才》获1983年全国优秀剧本奖,英译本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学报发表,后收入《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  相似文献   

3.
本书研究美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兴起的一股批判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法律传统的左翼思潮——批判法律研究运动,它的社会背景、思想渊源和历史发展,它的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它对美国其他法学流派的批判、对当代美国法律制度的批判,后批判法律研究运动以及它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法学理论更新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5.
李林 《中国人大》2011,(3):24-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我国法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条件,同时也对加强法学研究、尤其是加强对我国法律体系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特点鲜明。进入新时代,重新认识与解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深入挖掘其思想精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为当代中国法治化进程提供了精神范式,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规范,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提供了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萱  江山 《中国发展》2002,1(4):29-36
引 言 从我国1992年8月发表《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可持续发展引入中国已有十年,于环境法言,这十年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催生下,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以及各种环境法律制度的研究随之涌现,环境法理论走到了一个变革的边缘。这种对法律变革的热情渴盼源于学界对环境法所面临的诸多困境的反思。本文试图通过回顾这十年来环境法学基础理论上讨论的几个敏感问题,从中窥见环境法发展的一些理论脉络,挖掘出隐藏在理论脉络背后的环境法变革的张力。  相似文献   

8.
聂茂 《求索》2014,(7):128-132
欧美自然主义文学,主要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香樟年记》展示一个生活在中国当下都市中的亲历者对自然的真实感受,可以视为自然主义文学的中国书写,这种书写回归传统价值,唤起人们对于自然应有的珍爱和尊重,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城市自身的变迁和发展.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城市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元素,与新文学的发生、发展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就北京而言,无论北京文学旱现出怎样丰富的特征,它都无法离开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其鲜明的城市文化风格.在我看来,城市文学及其研究有两个重要的立足点:一是城市文学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关系;二是城市文学与城市的文化品位及其特征的关系.下面我谈谈对这两个立足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翻译界颇具争议的问题.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流派的学者对翻译标准提出了不同观点.西方译者重对等,中国译者重信,在本质上都是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或原作者.某种翻译理论的提出都是基于学者特定的翻译实践对象,只有在特定文本类型中才具有典型意义.文本类型理论根据文本功能将文本划分为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三种,强调译文本在译语文化中的功能.分析了法律文本的类型、特征,认为不同文本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1.
12.
杨义 《今日民族》2006,(3):55-55
李鸿然的巨著《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的撰成和出版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界值得祝贺的一件大事。一个学科应该有它“十年磨剑”的巨著,由一个有能力的学者花10年、20年、30年专心致志、孜孜以求、博涉旁搜、锐意探索,使这个学科在知识含量和学理深度上都有所创获,甚至开拓了一个新境界。这部《史论》便是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打开新局面的巨著,它凝聚了作者20年的心血,因而雄辩地证明,当代少数民族存在着强盛的文学文化创造力和繁花似锦的文学创作。全书分上下卷,上卷为通论凡8章,下卷为作家作品论,实际上是以文…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09,(6):93-94
周方、马治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了丰富的传统知识,在世界范围内独具特色,但是在现代知识为主导的今天,法律对传统知识视而不见,使其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从马克思的人权理论、劳动价值理论的角度可以论证传统知识保护的合理性。就目前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实践而言,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生态资源保护的意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也都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官职进行管理.古代传统生态法律文化的价值在于,为我们正确认识传统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正确认识并高度重视自然力的作用,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秋焕 《桂海论丛》2004,20(2):70-71
文章通过对传统道德观与当代法律之间矛盾的分析,揭示了矛盾的根源是传统的道德观落后于当代法律的发展,指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与当代法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何振鹏 《人民论坛》2010,(12):182-183
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真问题应当集中于两个方面:在社会层面,如何在传统文化现代化中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深度诠释中国当代社会的存在合法性;在个体层面,如何在个性文化构架中确立个体向度,以深化对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赵珂 《理论月刊》2005,(7):101-103
虽然中国法学教育在新世纪呈现出了勃勃的生机,然而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如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等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系在我国司法教育改革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通过对诊所法律教育的探究,试图借鉴国外成功的法学教育模式来寻求一种弥补我国司法教育不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恢复性司法是传统刑事司法理念的转换,诞生于西方的法律文化之中,以基督教伦理和市民精神为支柱。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家族伦理、重刑轻民以及家国一体与西方法律文化形成鲜明对比,对恢复性司法在中国的实践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9.
区别于传统社会法律强制力,当代法治社会法律强制力的当代之含义,从其走向看,已从传统压制或强迫的力量发展到内在或自制的力量。究其缘由,主要是法治社会下‘内在观点’的提出、‘社会合意’的发展、对社会功利主义的批判、‘权威’理论的阐扬使得法律强制力呈现被弱化之趋势。具体表征上,法律强制力已由传统的法律硬性发展至当代的法律柔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知识界甚至广大民众的关注。关于国学与传统文化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这次我想讲的是,在传统文化与国学热兴起的背景下,当代中国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一种张力和互动。现在大家已经逐步意识到传统资源并不是现代化的障碍,而是它的有益补充。就是说,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自己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