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平等1957年在兰州市屠宰场,从猪的小肠内采得了一些绦虫标本。经研究后,认为是属于膜壳科(Hymenolepdidae Railliet et Henry,1909)的一新属一新种,并定名为盛氏许壳绦虫(Hsuolepis shengi, gen.et sp.)。随后,在陕西(1961)、江苏(1963)、山东(1976)、福建(1964)、河南(1965)、云南(1975)和贵州(1976)相继报道了这个属的寄生虫。1963年梁络球等又研究了陕西的标本,报道了陕西许壳绦虫新种(Huolepis shensinesis rov.sp.)。截至目前本属共报道了两个种。  相似文献   

2.
肝片吸虫病是危害家畜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我省的马、黄牛、水牛、猪、绵羊、山羊、家兔、家猫都能感染本病,除此外,尚有人体和斑毛麂(Muntidcus reevesi Ogilby)感染的记载。由于肝片吸虫病在家畜中广泛流行,使农牧生产受到重大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控制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一些新近的化学驱虫药剂进行进一步试验,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猪囊虫病是人畜共患为害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1978年国务院在“全国防止食品污染规划要点”中要求1985年基本消灭猪囊虫病。 根据商业部和河南省科委下达的应用吡喹酮防治猪囊虫病的科研任务,我们从1980年4月至1982年5月进行了吡喹酮治疗猪囊虫病的疗效试验和肉品营养成分分析等试验。  相似文献   

4.
姜片虫病是人、猪共患的吸虫类寄生虫病,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如浙江、广东、江西等省都有人、猪共患的流行区存在,造成严重的损失。我省已证实人、猪姜片虫流行区为莆田县江口公社。1964年据卫生部门调查,东蔡等三个大队人的感染率在50.58~83.1%之间,猪的感染率在45~86.6%之间。查明当地有三种平卷螺均可作为姜片虫的中间宿主。猪姜片虫病的流行在我省各地都有,危害性也很大,如1957年长乐县农场调查,该场一般猪饲养十一个月,体  相似文献   

5.
已知,硫双二氯酚(Bithionol)是家畜吸虫、绦虫的广谱驱虫剂。在驱羊绦虫方面,据Fukui氏(1960)报导,绵羊用70mg/kg对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有100%的驱除效果。Enzie氏(1960)用100mg/kg能有效地驱除莫尼茨绦虫。Allen氏(1962)证明200mg/kg可驱掉繸体绦虫,175mg/kg可减少该虫感染。北京农业大学(1964~1965)用100mg/kg驱虫率为94.4%,羊只没有不良反应。驱虫净(Tetramisole)则是绵羊胃肠道线虫的一种广谱驱虫剂,国内外大量报导证明15mg/kg是安全有效剂量。 为寻求防治羔羊绦虫病和线虫病混合感染的药物,我们于1974年2月和8月进行了这一试验。  相似文献   

6.
猪囊尾蚴是寄生于人体的带科有钩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则是寄生于犬、狼等动物的带科泡状带绦虫的幼虫。两病的流行范围都很广泛,危害性较大,长期以来尚无可靠的治疗方法。 猪囊尾蚴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幼虫寄生于猪,也寄生于人。猪是其中间宿主,而人既是其终末宿主,又是中间宿主。本病可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甚至造成死亡。患有囊尾蚴的病猪,轻者需进行无害处理,重者则需销毁,平均以每头猪损失35元计算,流行省份一年损失即达千万元以上,全国累计,每年几达亿元之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济经损失。  相似文献   

7.
槽盘吸虫病系由印度槽盘吸虫(Ogmocotyle indica)和羚羊槽盘吸虫(Ogmocotyle sikae)寄生于羊小肠前段所引起的吸虫病。在我国这类吸虫主要分布于四川省西昌地区、云南省昭通地区和贵州省毕节、六盘水地区的十二个县。寄生宿主除绵羊和山羊外,邬捷(1959)报告印度槽盘吸虫还寄生于四川的小熊猫体内,最近,贵阳医学院(1976)曾在贵州的猴体内检获这类吸虫。我们于1962~1963年在贵州绵羊中进行了流行病学、诊断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为了使科学研究尽快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们在积极研制猪水泡病预防用疫苗的同时,开展了对消毒药品的筛选试验,以期选出一种效果好、来源广、价格低、使用便的药品,为扑灭猪水泡病服务。 我们曾对一些常用消毒药品按常规的浓度进行测定,对猪水泡病病毒的灭活效果均不太合希望。其中以福尔马林效果较好,也因价格较贵,而且来源有限,大面积使用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9.
我们曾对猪水泡病乳鼠化弱毒疫苗进行了研究,由于乳鼠制苗的产量少,疫苗的保存期短,推广使用受到很大限制。为了提高疫苗产量及便于保存使用,我们将猪水泡病强毒在仓鼠体内传代,制成灭活苗,经多次试验,灭活苗的免疫效力并不比乳鼠弱毒苗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笔者应用同工酶技术,发现大剂量的硝硫氰醚对蛭形巨吻棘头虫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有抑制作用,而对猪血清乳酸脱氰酶同工酶无抑制作用,故进行了以下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1.
仔猪白痢,是哺乳仔猪常见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的肠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如不及时治疗,阻碍生长发育,甚至常因失水虚脱而引起死亡,对养猪事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我们从1971年以来在上海郊区某些公社或国营养猪场曾用中草药制成的“703”即草药“止痢散”肌肉注射及口服、羊肠线穴位埋入等方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74年用中草药一见喜针剂行交巢穴注射对984头病仔猪进行了治疗,也有较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们于1975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选用市郊养猪场公认治疗仔猪白痢病疗效较高的药物氯霉素注射液与中草药一见喜针剂进行治疗对比试验,经过春秋两个季节对2,410头病仔猪的治疗,一见喜的显效率为86.5%,有效率为90.5%;氯霉素的显效率为85.8%,有效率为90.4%。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方法 将采摘好的松针,洗净放入大铁锅,加水用文火煮。见松针变黄、煎汁变成青绿色,即可停火,待煎汁凉至35℃左右,捞出松针用汁拌精料喂猪。 结果与分析 经多次使用,松针煎汁确能驱除猪的姜片虫和少量蛔虫,用药后48小时,镜检姜片虫卵,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应用国产硫双二氯酚、六氯酚、硝氯酚、血防乳干粉、新血防片、呋喃丙胺、槟榔粉等七种药物,分22组剂量对235头自然感染的姜片虫阳性猪进行 疗效对比试验和19头的投药后剖检观察,以及在福州,莆田,建瓯等地9个养猪场四百多头猪的现场推广应用硫双二氯酚结果证明,七种药物以硫双二氯酚效果最好。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剂量作为驱姜片虫的治疗量是一种具有高度疗效的安全药物。一般临床上无反应。当治疗量倍增时仅出现拉稀、减食现象,持续1~2天即恢复正常。该药无异味,将药拌入饲料内能自然采食。适于养猪场猪群集体喂药的一种驱姜片虫药物,可以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硝氯酚的初步试验观察,摸索到该药对猪姜片虫有一定效果,但每公斤体重10毫克组对猪毒性大,能引起神经性中毒症状,今后有必要进行降低剂量,摸索最低的安全有效剂量,为探讨新药源作深入研究。 六氯酚对猪毒性大,无使用价值。血防乳干粉,新血防片用药剂量大,疗效不高,对猪姜片虫似无特异的驱虫作用。呋喃丙胺药源缺,疗效不显著,不宜推广。槟榔粉的驱虫效果,是否与药物剂型加工炮制有关应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双氢阿弗菌素注射液治疗猪螨病的效果孙佩元张芸赵伟黄夺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南京210014)朱南生(苏州市畜牧兽医站伊维菌素对猪、牛、羊、兔和禽等动物的多种线虫和外寄生虫均具有很强的驱杀作用。本试验旨在观察国产双氢阿弗菌素(伊维菌素)注射...  相似文献   

15.
猪传染性水泡病地鼠灭活疫苗经两年来在十多万头猪上进行了数十批次试验,安全率100%,保护率在试验场内蹄叉攻毒为90%,同居感染为92.9%,大面积区域试验平均保护率为82.5%,注射疫苗后七天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在6个月以上,疫苗在3~28℃室温内可保存9个月。地鼠灭活苗产量高、保护率较好,且保存、运输、使用等较方便,适合于农村大规模普注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插枝治疗牛眼角膜炎和胃臌胀病的启发下,我们进行了用桃枝穿插猪的顺气孔试治各种疾病的试验,共治疗263例,其中普通病15种194例,传染病5种69例,初步说明这种疗法对猪的消化不良、便秘、胃肠炎、感冒、肺炎、高热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而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传染病无效。  相似文献   

17.
嗜皮菌病(Dermatophilosis)虽早于本世纪初已被发现于今之扎伊尔,并于其后陆续蔓延至五大洲的近30个国家,但在我国,于1980年在甘肃省甘南地区的牦牛病例中分离到刚果嗜皮菌(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才确认本病的存在。之后,在1981~1982年间,经过我们的调查,又确诊在四川甘孜地区和青海黄南地区的牦牛中有该病广泛流行,其感染率一般约为50%,最高可达90%以上。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国外对本病仍未研究出安全有效的预防菌苗,也缺乏理想的防制措施。因此,我们进行了治疗试验。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笔者对弓形虫病进行药物治疗试验取得满意效果,共治疗4571例,治愈率达95%以上。具体治法 六甲氧嘧啶、磺胺嘧啶钠、10%葡萄糖、维生素C(5×10)混合后进行耳静脉注射。对发病初期的猪用药1次,体温即可恢复正常,可以吃少量食物,到第3天食欲基本如常。病重的猪只注射1次后,紫斑症状退掉,开始退烧并能进食,治疗2~3次痊愈,治愈率达95%以上。对本病的预防可用乙胺嘧啶片,每12.5kg服2片(0.1g),连用3次,可起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仔猪白痢是我国、我省仔猪常见多发疾病之一。病程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常流行于大群养猪的农牧场和社队集体猪场。给养猪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对本病的治疗,过去作过不少研究,多偏重于化学合成药、抗菌素。如1969~1973年贵州农学院兽医院曾用土霉素、呋喃西林、磺胺脒、矽碳银合剂口服治疗仔猪白痢病3500头次,有90%的疗效。但价格昂贵且口服很不方便。应用中草药治疗仔猪白痢病各地都有研究。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水泡病是六十年代中期发现的一种猪病毒性传染病,对我国养猪事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危害,还会直接影响我国活猪和猪肉出口的国际信誉。为了贯彻毛主席、党中央关于“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和“预防为主”的方针,我们在上级单位的重视、支持,以及厂党委的领导下,开展了猪水泡病结晶紫组织灭能苗的研制工作,以期寻找一种制苗材料容易解决,适合于工厂化生产的安全有效的疫苗。现将试验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