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劳动争议纠纷已成为当前社会矛盾重要组成部分.但劳动纠纷绝非是简单的法律问题,在劳动纠纷现象的背后,是希望通过解决劳动纠纷的法律手段去实现超过劳动纠纷所能涉及的范围的其他诉求.当然,这样的劳动纠纷也绝非是法院和劳动仲裁委员会依据法律进行仲裁和判决所能解决的.把握劳动争议实际为涉及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民生问题、政府体制、部门协调、严格执法、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社会问题找到彻底解决当前劳动争议纠纷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人民法院开展劳动争议案件专项审判的历史还不长,只有短短十余年的时间,但是劳动争议案件涉及到亿万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保障,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密切关联。为了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切实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稳定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最高人民法院一直注重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调研和指导,加强司法解释工作,2001年颁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劳动争议的受理、管辖、诉讼主体、举证责任、劳动合同效力、仲裁裁决效力等方面作出了比较系统的解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柳青 《法学杂志》2004,25(1):42-43
为维护首都社会稳定,保障改革深入进行和促进经济发展,人民法院必须对劳动争议案件充分重视、认真研究、妥善解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对劳动争议案件依法及时、妥善处理,稳定了企业劳动关系,促进了首都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现将北京市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1.案件数量持续攀升。据统计,1995年全市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仅为482件,2002年达4952件,7年间增长了927.39%,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民事案件类型之一。2.法律关系日益复杂,新类型争议和新问题不断出现。目前劳动争议几乎涵盖了劳动法律关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因开除、…  相似文献   

4.
从挪威调解官制度看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劳动的过程 ,是一个合作与争议 (冲突 )相伴的过程。要想保持一个安宁的劳动环境 ,关键是建立一个科学的解决劳动争议 (即劳工、雇主和政府三方面争议 )的机制。在通常的解决劳动争议的协商、调解 (仲裁 )、诉讼环节中 ,应突出调解这一中心环节。在此方面 ,挪威的国家调解官制度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劳动法对劳动争议的规定已不适应今天解决劳动争议的需要。我国应制定单行的劳动争议法 ,建立中国的劳动争议三方解决机制 ,改革现行劳动仲裁制度 ,突出调解的中心环节与调解机构的主力军作用 ,为建立安宁的劳动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瑞典《劳动争议诉讼法》于1974年5月31日生效。这是瑞典处理各种劳动争议的一个法规。它规定:凡是与集体合同有关的争议和涉及雇主和雇员之间关系的其它争议——劳动争议,直接和最终由劳动法院审理;其它劳动争议,由地方法院一审,对地方法院裁判的上诉,由劳动法院审理。劳动法院是这类案件的终审法院。对劳动法院的判决不得上诉。这个法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动者用工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呈上升趋势,我国法院目前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每年以约20%的速度递增,2005年已达18万件。今年我们中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仅是国营东红农场与职工劳动争议案就有三十余宗上诉到我院。由于劳动争议同时关系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所以,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既要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也要保护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的合法权益。不妥善处理好这些案件,势必会引起社会矛盾的多元化、尖锐化,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局面。  相似文献   

7.
今天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发表演讲,我感到十分荣幸,我是美国联邦仲裁与调解局局长,该局成立于1947年,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创建联邦仲裁与调解局的法令是这样说的:我们的职责“…是防止因劳动争议而导致自由商业流的中断或将这样的中断减到最少,”并且通过调解和调停“向那些影响商业的各产业中的劳动争议的当事各方提供帮助,”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与各公司以及代表这些公司里雇员的工会合作。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基本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保华 《法律科学》2008,26(2):148-155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正走向失灵的边缘。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症结在于工会、政府、仲裁机构与司法机关在部门利益上的相互纠葛,致使现行制度用其所短,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基本定位应该是在对各方利益进行协调处理的基础上,做实协商、做大调解、做强仲裁、做精诉讼,完成对法律制度的改造。  相似文献   

9.
梅亚兵 《法制与社会》2010,(18):287-288
劳动争议整体收案数量的增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加剧,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还涉及群体共性的利益,此类案件中双方的利益对立较为凸显,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劳动争议案件的妥善解决,关系社会稳定,因此对该类案件大幅上升的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就劳动争议原因等问题加以深入分析、把握,以求能积极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并使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能够得到及时的,妥善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出现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也呈现上升趋势.各级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也逐年增多。由于劳动争议案件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劳动报酬、劳动保险、劳动合同、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福利待遇及开除、除名、辞退等诸多内容,而且该类案件有时容易产生职工与广方的严重对立情绪,容易引发集体罢工或上访.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已成为法院应当十分重视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劳动争议案件一律由人民法…  相似文献   

11.
劳动争议的处理涉及到劳动关系的和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现行的"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对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劳动者及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有必要对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重构一个更加合理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用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一、我市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情况2003和2004年。我市两级法院分别受理一审劳动争议案件939件和804件。二审劳动争议案件F353件和379件,约占同期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案件数的30%。这些案件的争议原因多种多样,涉及除名、解除、变更或终止劳动合同、变更保险和福利待遇、工伤、下岗、追索劳动报酬等多方面(各类案件比例见表一)。而所涉及的用工单位亦呈现多样化特点,既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包括私营企业、三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等不同经济成分、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用工单位(涉诉的各类用工单位比例详见表二)。在我市法院作出的劳动争议案件生效裁判中,劳动者胜诉的约占38%,企业胜诉的约占31%,其余的为双方各有部份胜诉。  相似文献   

13.
《特区法坛》2007,(2):13-15,21
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以及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劳动关系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的、稳定的行政化劳动关系逐渐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多样化、复杂化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类型和主体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与之相适应,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日益增加,案件类型越来越复杂,纠纷主体日益多元化、群体化。而且由于涉及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切身利益,这些劳动争议案件往往蕴含着尖锐矛盾。极难调处,给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以海口地区为例,近年来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不仅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过程中下岗失业人员劳动关系的处理和转制企业职工身份转换问题,而且还涉及到私营、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中劳资问题。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将不断暴露出来。因此,如何依法有效地处理相关劳动纠纷案件,协调好劳动关系。化解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依法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每一位有信仰的法律人今天所有的坚持与努力,将成为输送给这个社会宝贵的正能量。所有人今天的诚信坚持,将一步步成就明天全社会诚信的力量。——李盛荣劳动争议案激增2013年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成立劳动争议庭以来的第三个年头。截至2013年4月11日,海淀区人民法院的收案已高达2153件,相比2012年同期上涨40.3%;而4月案件的增长率更高达67.7%。劳动争议案件上涨幅度之  相似文献   

15.
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程序探究广州市中级法院民庭近几年来,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越来越多,申请仲裁和不服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也随之增加。一、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劳动争议由来已久、涉及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1-9月,仅浙江省嘉兴市通过劳动保障部门查处的拖欠工资问题就涉及农民工人数达7.4万人,因拖欠工资而引发的突发性事件或群体性事件达到148起,平均两天就发生一起.为了讨工钱,农民工爬塔吊、跳楼、被无端殴打甚至被追杀等事件经常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利益,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与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创建"平安浙江"、"平安嘉兴"等活动的号召和目的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越来越多,申请仲裁和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也随之增加。因此,及时、正确、合法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涉及劳动争议案件的若干法律问题略述已见。一、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劳动争议案件是指具有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因劳动权利义务引起纠纷后,对仲裁裁决不服,在法定期间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1995年卫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8.
劳动争议,是指职工与所在单位的行政之间因劳动问题而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到职工所在单位的利益,以至整个社会的利益。一经发生,如不能妥善解决,往往引起职工的不满情绪,或与所在单位的行政争执不休,或到处走访上告,或消极怠工,有时甚至会发生罢工、破坏生产设备、伤害他人、自杀等严重事件;既影响到职工本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也影响到单位的正常生产和工作。其结果,无论谁是谁非,总  相似文献   

19.
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之关系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裁与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两条重要途径。本文拟就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关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一粗浅探讨。异同与评价从世界范围看,劳动争议的解决大体有三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国家设立特别法院,依特别诉讼程序处理争议。如1893订意大利颁布的工商法院法就是由国家正式规定设立特别法院处理劳资争议的法律。随后,葡萄牙、比利时、瑞典、挪威等国家也纷纷效仿。另一种模式是采用行政程序与诉讼程序相结合的方式来处理劳动争议。这种模式主要为罗马尼亚和前苏联等国家采用。如1972年罗马尼亚劳动法典规定:凡工作人员与单位之间涉及…  相似文献   

20.
谈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周顺昌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涉及多方面的政策、法律关系,处置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和对这类案件正确及时的审理,有必要加强探讨。劳动争议案件受理的特点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与一般民事案件的不同点:一是争议发生后,可由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