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民本化教育思想冲破了宋明理学的禁锢,超越了传统儒学,体现了平民化特征,开启了平民化生活化教育先河。在当代社会研究王艮教育理念,挖掘“位天地,育万物”、“安身立本”、“百姓日用”、面向“农夫盐丁”和向善“乐学”等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风等人倡导的“新启蒙运动”是七月派小说叙事的理论支点,启蒙立场和视角是七月派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其启蒙叙事呈现出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精神奴役的创伤”与“原始强力”的胶着形态,表现为后者对前者自发克服,是暴虐无序的初级抗争;一种是思想启蒙与抗战救亡的现时结合形态,表现为前者与后者的自觉接纳,但两者的裂隙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3.
王栋继承了古代儒家的学习理念和泰州学派的乐学传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习理论。他提倡“学不离乐”,同时也强调精细入微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形成,既是对中国历代无神论思想与有神论思想斗争的继承与发展,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无神论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无神论思想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无神论思想等几个发展阶段。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无神论思想为推翻几千年封建专制的辛亥革命造了舆论,为破除几千年来“君权神授”和“假天以治人”的封建专制精神支柱提供了批判的武器和理论依据。研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与辛亥革命问题,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晚期,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封建制度和维系其合法性基础的理学思想呈现出衰败之势。从朝堂到民间,呼唤变革的声音日益高涨。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其早期启蒙思想。  相似文献   

6.
康德哲学作为“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终结”,其内含的启蒙主义性质代表了18世纪启蒙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启蒙运动的理论化、系统化完成。“人的问题”是康德哲学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关联康德对启蒙的处理来展开。这有助于深化理解康德哲学体系,进而厘清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的现代转变及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实质。  相似文献   

7.
“启蒙”的本义是开发蒙昧、清除荒谬、发现真理。“启蒙”并不是“五四”运动和邓小平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专利。在此前的中国古代人文思想领域,曾经发生过四次启蒙,它们依次出现于周代、六朝、明清、近代,启蒙的对象分别是夏商的神本蒙昧主义、汉代的“性善情恶”论和“性三品”说、隋唐宋元以儒家道学一理学为代表的唯理性主义,以及整个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的荒谬悖理的纲常伦理体系。而“五四”运动和邓小平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则是第五次、第六次启蒙,它们的启蒙对象分别是古代“奴隶道德”和现代“极左”思潮。原古以溯今,中国人文思想史上的种种规律性的重合昭然若揭:蒙昧至极,必生启蒙;真理逾过半步,即成谬误;人文的真理相通,谬误也相通;在重复的谬误处可找寻教训,在重复的启蒙处可总结真理——它是我们今天进行价值伦理重构、推动中华民族伟大腾飞的宝贵资源。非常感谢祁志祥教授接受我们约稿,由于文章较长,特分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建设中凸显的各种弊端引人深思,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为我们深刻地反思当代中国社会现代性提供了理论参考。目前我国学者已经在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构建历程,分析社会批判理论主题内容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6):F0002-F0002
贺雪峰,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主任。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验,被称为“华中乡土派”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0.
小群派“小群派”。即基督教徒聚会处,是基督教“属灵”派中一个比较反动的教派。因为他们是一小群~小群的活动,而且自称他们的聚会处为“地方教会”,各聚会处之间没有组织隶属关系,彼此独立,因而得名。“小群派”是倪析声、汪佩贞等人于1922年在上海组建的。全国曾有倪诉声、汪佩贞、李常受、古弗如等“七大使徒”。由于得到帝国主义教会和国民党反动派陈立夫、马凯旋等人的支持,以及相当大一部分落特分子和政密加入其组织,故“小群派”在全国发展很快。他们以上海为中心,指挥“小群派”在全国的活动。在福州鼓岭设“执事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