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时事报告》2010,(8):87-89
央行决定推进汇改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发表公告称,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此次进一步推进汇率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一方面符合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的需要,给中国出口企业乃至中国经济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另一方面,汇改也有助于推动出口企业主动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正式宣布人民币汇率重归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标志着人民币汇率改革再次起航。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10,(4):66-67
新华社6月20日报道,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相似文献   

4.
高杰  付翼 《求索》2011,(9):38-39,31
本文采用Copula函数研究人民币汇率和股票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首先对比汇改前后二元正态Copula函数的常相关系数,然后对汇改后二元正态Copula函数的时变相关系数进行变结构点检测。实证表明,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开放和美国金融危机使我国资本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增强。研究波动溢出效应对准确了解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汇改一周年之际进行成果盘点,可以看出汇改对于增加汇率的弹性、强化市场在汇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下一步如何从战略高度完善汇改,把握汇改方向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相似文献   

7.
汇率波动对我国FDI的影响:基于国别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来外商对我国的总体投资不断下降,通过分析国别数据研究我国汇率政策对FD I的影响及其影响效应表明,汇率波动对不同地区的FD I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于亚洲的地区和国家来说,汇率波动的成本效应影响显著,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汇率波动的财富效应影响显著,而汇率波动的需求效应对所有国家均显著。因此,我国应有针对性地利用汇率波动来吸引FD I。  相似文献   

8.
王健 《人民论坛》2012,(21):48-49
人民币能升又能降,既能够促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还能缓解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还有诸多优越性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屡创新高,人民币汇率形成了持续地小幅单向升值的特征。但去年年底开始,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却开始涨涨跌跌,而不仅仅是单向升值。这表明双向浮动的弹性不断增强,将是未来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特征。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突破三万亿美元,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为人民币升值带来条件;与此同时,中国是高储蓄国家,75万亿的人民币存量已经超过GDP的1.8倍,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比重,这意味着人民币也具备贬值的条件。因此,中国已具备相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美国在2014年初开始实施的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有弊有利的影响,包括: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引发资本外流;降低中国的进口成本和通胀压力进而拉动外贸出口进。针对不利影响,中国应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适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监管,同时采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金融监管,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姜英华 《求索》2013,(7):42-44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于国内价格水平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汇率变化在改变进口品价格的同时,也引起出口需求的变化,最终导致厂商成本、总需求和价格水平的变化。本文通过建立协整方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以及其他经济变量对于国内物价水平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汇率不完全传递的现象的确存在,且传递水平偏低,对于我国的价格调节和汇率制度改革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资本     
《小康》2015,(1):12
人民币兑美元去年收贬2.5%2014年,人民币银行间即期汇率以年度贬值2.5%收官,这也是自2005年汇改以来首次年度贬值。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元指数去年强势上升,目前来到90关口附近。分析人士指出,2015年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将加快,人民币波动频率会越来越频繁,波动幅度也会相应增加。点评:以后国民出国旅游前要先看汇率再看天气了。  相似文献   

12.
<正>人民币不断升值成定局汇改以来人民币一路高升,现在已累计升值超过3.78%。2006年12月2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7.8087元,突破7.81整数关口,再次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人民币不断升值无疑给中国的各行各业带了很大的影响,最为直接的要数外  相似文献   

13.
试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小燕 《理论月刊》2006,(8):131-133
自2005年7月实行汇率改革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但是,经过分析,笔者发现,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仍存在着诸如外汇市场发育不完善、现行汇率不能真正反映外汇市场供求、灵活性不强、汇率维持成本较高等许多内在的缺陷。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使人民币汇率的形成逐步向国际化靠拢,人民币汇率真正地按市场机制来运作。  相似文献   

14.
郭彩霞 《前沿》2004,(12):70-73
本文在研究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存在的理论缺陷、形成机制缺陷及利益选择缺陷的基础上 ,对现行汇率制度引发的主要经济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并为此提出了汇率市场化改革的相应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06,(6):4-4
那种行政性的、一次性的使人民币或升或降的事情不会再存在了,也不会再发生出其不意的事情了。中国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扩大外汇市场。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弹性。根据市场的变化。人民币具有自主向上或者向下浮动的空间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已于2009年七月上旬在上海、广东等四市相继展开,该试点工作对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促进企业扩大对外贸易有着重要意义,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同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也有较多的不确定性,不仅会对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带来挑战,也将影响涉外企业的主体行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良机;适时扩大试点范围有助于了解企业需求,为全面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打下基础;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清算系统和统计监测体系将有助于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10年9月份汇改开始,人民币汇率上涨等"三上三下"("三上"指2010年的人民币汇率上行、CPI上行、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的现象,"三下"是指投资增长率下滑、信贷投放增量下降、节能减排下降)问题已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也对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经济造  相似文献   

18.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一直受到全球汇市的高度关注。在人民币汇率受到全球汇市高度关注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人民币升值对老百姓带来什么影响,对中国不同行业又意味着什么,未来的国际货币版图又会是什么样子?人民币汇率逐步走高对老百姓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可以从支出方和收入方两个角度来衡量。从支出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会刺激中国的进口需求,扩大人民的消费支出。因为当消费者购买国外进口消费品的时候,这些消费品的定价是在国外以外币的形式完成的,并最终在国内以人民币的形式体现出来。在国外消费品生产成本和关税水…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5,(5):51-51
此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人民币汇率做出了2%左右的上调幅度,虽低于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对经济的影响很小.但毕竟打破了长达十年盯住美元的汇率体制。它标志着我国在迈向真正有弹性和可浮动的汇率制度方面,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汇率作为一重要的经济变量,其决定基础及其波动的形成也离不开经济冲击的重大作用,并与经济本身的波动以及其他经济变量的变动密切相关。本文讨论了在名义冲击和实际冲击下的汇率制度选择、国外冲击下的汇率制度选择和通货膨胀冲击下的汇率制度选择问题,并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的实证分析指出汇率制度选择的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考虑汇率制度时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