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琢  孟广霞 《新长征》2011,(8):46-47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进城务工农民的数量持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其无力解决子女进城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从而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批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数量众多.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应引起各级相关部门和基层党组织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留守儿童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由于亲人远离,缺乏家庭的亲情呵护,导致他们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在留守儿童的种种问题中,心理健康问题尤其值得重视。因为知识的短缺可以弥补,道德的滞后可以教育,而心灵一旦迷失,则很难其对调整和扭转,长期以往,必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全社会必须关注留守儿童,尤其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我们  相似文献   

4.
张金兰 《理论导报》2008,(10):47-48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出现了"民工潮"现象,伴随而来的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  相似文献   

5.
<正>一、基本情况近些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在农村向城镇产业化转轨的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他们特殊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发展都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笔者提出了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增设心理课程;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的培养与教育问题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此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源头上,通过治穷,堵绝留守儿童的产生;其二,本质上,教育父母正确认识与处理打工挣钱与培育教育孩子的关系;其三,体制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落实农民国民待遇;其四,其它社会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9.
谢密蜂 《理论导报》2012,(12):22-22
留守儿童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初期的必然结果。宜丰县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留守儿童基本形成了生活有着落、学习有人管、思想有人教、心理有人疏导的格局,建立了“党政主导、部门参与、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联动”的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长效机制。4700名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占义务教育阶段3.18万学生总数的15%左右)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10.
泸溪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25%,目前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2273人,占全县在校学生总数的43.9%,留守儿童问题十分突出。这个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仅对构建和谐社会影响重大,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泸溪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25%,目前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2273人,占全县在校学生总数的43.9%,留守儿童问题十分突出。这个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仅对构建和谐社会影响重大,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生理或心理的不良习惯与行为。为更正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疏缓他们的心理压力,有必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本文提出了六项情感教育策略,营造良好情感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开展实践活动培育学生高尚情感、在班级生活中强化学生集体意识、有效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以爱心滋养学生情感和运用"共享式"教学模式。学校精心营造的情感环境与教师的真情奉献将帮助留守儿童培养起健全的心理品质与正确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3,(13):123-123
全国妇联近日发布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5年间增加242万,达到6102万,近205.7万的留守儿童处于独居状态。流动儿童规模更比5年前激增逾4成达3581万,北京每10个儿童中就有3个是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现在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文章力图在结合中国基本国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做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父母,“留守儿童”及其委托抚养人和学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个数目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笔者对宜春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掀起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潮,“民工潮”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必然结果。“民工潮”出现了规模越来越大、农民工在外地居住时间越来越长等特点。大部分农民工则选择把孩子留在家乡,使其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诸多问题显现,迫切需要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正视和逐步解决此类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是现代社会的新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发动多方力量,健全关爱机制,使他们享受到同其他孩子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及他们普遍面临的教育问题,同时提出了改进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今外出务工或经商的农民越来越多,留守在家的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成了普遍现难题,因此,要高度重视留守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劳动力的再生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败。大量留守儿童的存在,压低了农村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在短期内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带来了大量社会问题,从长远看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根本出路,须发挥集体经济的组织优势,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增加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全面放开城市户籍限制,实现农民工与市民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推进就地城镇化,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儿童被留守的经济性和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