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围绕中共是否接受共产国际经费援助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陈独秀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拒绝经费援助,而马林在中共服从共产国际领导的前提下,坚持提供经费援助,最终经费援助问题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得以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2.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围绕中共是否接受共产国际经费援助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陈独秀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拒绝经费援助,马林在中共服从共产国际领导的前提下坚持提供经费援助,最终经费援助问题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3.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围绕中共是否接受共产国际经费援助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陈独秀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拒绝经费援助,马林在中共服从共产国际领导的前提下坚持提供经费援助,最终经费援助问题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走上独立自主道路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大革命时期,由于共产国际一心扶持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被迫对国民党步步退让,独立自主意识被强行抑制。土地革命时期,在共产国际左倾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犯下三次左倾错误。其间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基本上是服从的,甚至有盲从,但也存在着理论和实际工作中的抗争。尤其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共产党人,以卓有成效的农村革命实践,在与共产国际相推动又相碰撞中独立自主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走上独立自主道路的开端。它是在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的环境下召开的,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既自主决定自己的事务又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共产国际,显示中国共产党正在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政党。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至二大前,事实上已成为共产国际的支部组织,双方的上下级关系是一种实质和形式趋于统一的过渡形态。这种特殊结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中共的独立自主意识、科学批判精神以及复杂的革命环境和中共对世界革命认识程度的限制等各方面因素,使中共为解决与共产国际之间的矛盾分歧而对加入共产国际问题采取了折中方案作为过渡办法。这种实事求是的历史智慧使中共真正融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发展被新的矛盾取代。  相似文献   

6.
中共二大是共产国际存续期间唯一一次没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独立自主进行革命的最初尝试。虽然中共二大形成的若干决议实质上在随后由共产国际代表提议召开的西湖会议上被强力扭转,但是中共二大所制定的革命纲领是中国共产党人按照马克思理论的指导独立完成的。这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共二大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自主解决中国问题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7.
沈友军 《广东党史》2013,(10):46-49
在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领袖的产生与更替都是由共产国际指导和决定的,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是如此。长征途中,党中央同共产国际的联系暂时断绝。遵义会议实质上罢免了博古的最高领导权,并选出了新领导人张闻天、毛泽东。这次领袖更替是中共独立自主进行的,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更替方式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8.
高万娥 《湘潮》2015,(3):214-216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作为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中共中央局委员、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秘书长,他对中共五大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3月30日是蔡和森同志诞辰120周年,谨以本文深切缅怀蔡和森同志,并以此纪念中共五大召开88周年。一、蔡和森受中共中央委派参加共产国际会议并提议召开中共五大蔡和森于1925年10月受中共中央委派,赴莫斯  相似文献   

9.
陈思 《党史纵横》2021,(3):8-11
长征使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锻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格.此后,拥有了这些弥足珍贵品格的中国共产党即便历经千难万险,也依然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政治品格.这一来之不易品格的形成始于长征.中国共产党初创时,只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行动、一切决定必须经共产国际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作为共产国际的支部,一些重大决策和行动不可避免地带有共产国际的“烙印”。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从上海迁往中央苏区,并在上海设立上海中央局并留下秘密电台,以便加强与共产国际的联系。1934年10月,上海秘密电台因敌人的搜捕而暴露,致使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这促使正处长征途中、不断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死攸关之际独立思考、选择中国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走独立自主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而上海秘密电台的破坏这一偶然性事件加速了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共产国际、苏联情报机关在上海活动时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密切关系,它们主要为苏联和共产国际服务,同时也给予中国共产党很多帮助,包括传递中共与共产国际之间的信息,为中共提供军事情报,向中共交付援助经费等,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20年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规定和确立了共产国际的组织制度、组织形式和组织路线,对中共早期组织建党思想的形成、政党名称的确定以及宣传工作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在源头上为中国共产党成为列宁主义式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运动,史学界有多种论述,但笔者认为,开展这场运动的初衷是:长期以来毛泽东对莫斯科的瞎指挥不满,对中国共产党内迄今为止仍然普遍存在的迷信苏联和共产国际、盲目崇拜莫斯科的思想情绪感到忧虑。他要通过整风运动重新调整中国共产党与莫斯科的关系,全面摆脱"国际指挥中心",彻底排除其对中共政策的干扰,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中共独立自主制定的政治路线。  相似文献   

14.
吴业勤 《党史文苑》2007,(8):4-7,41
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运动,史学界有多种论述,但笔者认为,开展这场运动的初衷是:长期以来毛泽东对莫斯科的瞎指挥不满,对中国共产党内迄今为止仍然普遍存在的迷信苏联和共产国际、盲目崇拜莫斯科的思想情绪感到忧虑.他要通过整风运动重新调整中国共产党与莫斯科的关系,全面摆脱"国际指挥中心",彻底排除其对中共政策的干扰,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中共独立自主制定的政治路线.  相似文献   

15.
李恩侠 《党史文汇》2011,(10):60-63
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成立后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代表大会中,有几次是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的。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1919年3月成立,1943年5月解散。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派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参加。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党的“三大”,马林再次参加。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1925年1月召开的党的“四大”。  相似文献   

16.
论毛泽东独立自主地开创中国革命道路黄允升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仍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党中央的路线和政策主要依据国际决议制定,有些会议的主要文件直接由国际代表起草,甚至一些重大决策是依据国际代表的个人意见。应该肯定,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有过...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国共产党发展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中央面临来自共产国际、国民党和革命形势的多重掣肘因素,努力探索自主决策之路,作出了一系列独立自主的策略设计和实践,使中国共产党的主体权益得到有力维护、行动策略更加符合国情、组织能力逐渐趋于成熟。中共中央的自主决策实践,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探索,促使中国共产党最终肩负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党史纵览》2007,(10):52-56
第一至四届中央委员会 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在上海领导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在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局书记.  相似文献   

19.
共产国际给予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导对中国革命历程具有深远影响。共产国际的指导有正确方针政策,也存在许多错误路线。本文对共产国际对中共军事工作指导的历史史实进行长时段的全面梳理,具体分析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对中共军事工作指导策略的演变与影响,阐发了中国共产党军事武装由接受指导到独立领导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20.
从党的一大到三大,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创建工作。但是它仍存在一些无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中国共产党由于加入了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也就逐步失去了它应有的独立自主的权利,给日后的中国革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