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住房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5,(5):84-87
我国住房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有其特定轨迹。目前,我国住房政策制定已形成了以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主,以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财政部、银监会、监察部和统计局等中央部门为辅的主体框架。住房政策实施达不到预期目标、政策异变或者政策失灵(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央的住房政策在地方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近十多年来,中央政府的住房政策制定呈现出一定的规定性、原则性、统一性和短期性等特征。地方政府对中央住房政策的策略响应主要是延缓执行、选择执行、变通执行和创新执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社会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宇 《理论探讨》2007,(5):161-163
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是中国在社会转型中的必然。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一连串的社会背景的变迁,从各个层面上呼吁公民参与到政策制定中去,并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建立在公开讨论协商和公民、社会与政府共同参与政策制定的民主氛围。对于推进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具体社会背景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从而推动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和科学。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趋势与我国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理论探讨》2001,(3):66-67
全球化趋势是当今时代的突出特征 ,全球化趋势对政策制定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 ,我国政策制定系统的整体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全球化趋势下 ,我国政策制定系统改进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转变政策观念 ;优化政策组织机构 ;提高危机决策能力 ;提高政策制定系统学习和创新能力 ;优化政策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政策制定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制定失败是指政策制定系统缺乏政策制定绩效 ,对应该进行政策干预的社会问题未能做出及时准确地反应 ,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贻误发展时机 ,把社会导向国家或政党所不期望的发展轨道。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 ,各国政府都把如何制定政策作为关系政局稳定、社会发展、国家兴衰的大问题。因此 ,分析政策制定失败的主要原因 ,提高政策决策系统的政策制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政策决策系统对政策问题的确认不准确。确认政策问题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首要环节。能否准确地发现政策问题 ,不仅影响政策制定的能力 ,…  相似文献   

5.
医疗卫生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卫生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在政策价值取向、政策的可操作性等方面都存在突出的问题,我国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地确定医疗卫生政策价值目标取向,加强卫生政策的可操作性,加强公民参与卫生政策制定的制度化建设,拓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  相似文献   

6.
我国转型时期地方政府政策制定:冲突治理与政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体制转型的基础上,我国社会政治体制、社会观念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其政策制定要以公共权力、公民权利、利益协调为核心要素,逐步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冲突治理与政策设计模式.转型时期以地方政府为代表的公共利益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局部利益的冲突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困境.需要完善权力运行体制和决策机制.扩大社会各方的广泛参与和促进有效的政策沟通.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问题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水成 《理论导刊》2008,(2):105-107
对于公民参与的研究既有政治学的视角,也有行政学的视角,同时还有公共政策学的视角.由于公共政策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在中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事情,目前,国内对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集中干为数不多的学术论文中,主要探讨了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主体范围、参与的基础、参与的价值、参与的途径、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参与的制约因素及其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8.
政策制定是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一项政策是否正确?是否能够顺利运作并实现预期目标?首先取决于政策制定的质量。因此,政策制定在政策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1 政策制定的依据。(一)理论依据。理论是制定政策的指导思想。任何政治实体制定政策,都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区别仅在于不同政治实体的理论信仰不同,制定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自然也不相同。例如,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9.
国家政治制度规定了谁有决策权,谁没有决策权,谁能成为政策制定过程的对话者;政策程序是规范政策制定过程的对话与交流的规则次序,没有它,政策制定过程的对话与交流就无法实现,所以国家政治制度与政策程序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对话与交流产生决定性影响。在国家政治制度与政策程序规范的前提下,政策质量往往受制于政策制定过程的对话与交流的程度,要想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就务必重视政策制定过程的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胡建华 《行政论坛》2009,16(6):54-57
方政策制定是处理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导向。我国地方政策制定一直存在诸多问题:背离中央或上级政策精神、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方政策制定的盲从性、透明程度不高以及民主化程度偏低等。完善我国地方政策制定的对策是:提高对地方政策制定工作意义的认识,完善地方公共政策制定方法,建立和加强有利于地方政策制定的相关机制以及加大对地方政策制定的监督等。  相似文献   

11.
产业政策在当今世界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用来作为振兴本国经济的有力工具。 我国也不例外。经过两年来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国务院己对我国当前的产业政策要点作出决定。记者最近就这一重要问题走访了国家计委副主任张寿。 制定和缓施产业政策是 当务之急 张寿说,我愿当前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除总  相似文献   

12.
杨永峰 《学理论》2013,(32):25-26
政策认同是指一项政策在被政策主体制定出来之后获得目标群体接受的情况,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当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标群体的政治社会化程度、目标群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对政策的合理性的看法、政策对目标群体利益的影响、政府权威性的情况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都可以对政策认同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实施效果是涵盖多方面的一个系统的概念。归纳起来,公共政策效果可以分为直接效果、附带效果和非预期效果三个方面,表现领域为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效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简称"农村低保政策")作为一项多目标农村公共政策体系,政策绩效涉及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经济效果表现为:政府财政投入逐年加大;农村低保政策覆盖率与保障标准逐年提高。社会效果表现为:农村低保政策在实现城乡社会公平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彰显出政府责任,促进了社会稳定与和谐。文化效果表现为: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公共政策的实施除了产生直接效果之外,还会产生一些附带效果与意外效果。需要进行多维度与多层面的评估与分析,从而科学、全面与客观地把握其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以确保低保政策朝向政策目标运动。  相似文献   

14.
农村低保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政策实施效果是涵盖多方面的一个系统的概念。归纳起来,公共政策效果可以分为直接效果、附带效果和非预期效果三个方面,表现领域为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效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简称"农村低保政策")作为一项多目标农村公共政策体系,政策绩效涉及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经济效果表现为:政府财政投入逐年加大;农村低保政策覆盖率与保障标准逐年提高。社会效果表现为:农村低保政策在实现城乡社会公平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彰显出政府责任,促进了社会稳定与和谐。文化效果表现为: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公共政策的实施除了产生直接效果之外,还会产生一些附带效果与意外效果。需要进行多维度与多层面的评估与分析,从而科学、全面与客观地把握其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以确保低保政策朝向政策目标运动。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营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对企业的重大的、长远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问题的谋划。它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方向性和整体性的意义。企业经营战略的正确制定和实施,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特对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问题作以简要的论述。 一、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 制定企业经营战略要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为指导,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发挥本企业的功能作用相结合出发,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的要求与自身条件进行界定选择。寻求本企业在整个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6.
17.
公安政策作为调整社会公共安全关系的手段,其背后蕴藏的是社会公安价值的分配,继而意味着对社会组织及公民的安全利益分配。其制定过程必然要求多方参与、科学民主。而要保障其政策目的的实现就必须借助法的手段,实现公安政策制定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央政府决策模式的转变,政策研究群体参与重大社会政策制定的方式和程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除政府内部智囊外,更大规模的以知识和功能互补为特征的政策研究群体已经崛起。作为政策倡导者,他们对决策过程的影响已不再局限于仅仅依靠个别领导人或部门,而是受到更开放、稳定的公共决策模式的影响。为了能够进入政策制定的轨道并影响政策的形成,政策研究群体内部以及和其他参与者之间展开了充分互动。这一过程显示,中国政策研究群体的综合性和互补性优势,适应了重大社会政策制定的需要,有利于决策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中央决策机制向着科学、民主、有效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9.
3月15日和16日苏共中央召开全会,除选举100名代表苏共出席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外,着重讨论了农业问题,并制订了新的农业政策。 这项新政策的核心思想是,根本变革农村的经济关系,从理论和买践上改变现有的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观点。归纳为一句话;新的农业政策就是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苏联领导人在这次中央全会上总结了十月革命以来农业方面的五点经验教训; 首先,要建立能保证农民作为土地主人的牢固地  相似文献   

20.
政策制定的程序问题,是当前政策学研究的一个突出的重要的课题。制定政策特别是制定宏观政策和重大政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决策过程,必须有合乎科学决策规律的政策制定程序。所谓政策制定的程序,就是在总结以往政策制定经验的基础上,把政策制定的必经过程、工作顺序、活动步骤、议政形式、决策方法、签发手续等,排出程序,立为制度,使其程序化、制度化、法律化,并使它具有不可违背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就政策制定程序问题,谈一点管见,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