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斗棋     
正梁实秋先生说过:有一种人他最不喜欢和他下棋,那便是太有涵养的人。你想想:棋盘如战场。对方拿着棋子左指右点,犹豫不决,既而抓头挠耳,捶胸顿足,一副痛苦万分的样子。"输了"一声终于长吁而出,另一方紧张的心才像一块石头落地,一种莫名其妙的快感从心底涌起,而且对方越是痛苦,这种快感就越强烈。斗鸡、斗蟋蟀也斗,但都是物与物,绝没有斗棋如此的让人过瘾。棋的搏杀的激烈程度绝不亚于那真正  相似文献   

2.
锱铢必较     
《中国保安》2013,(2):73-73
《宋稗类钞》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宋朝有个名叫苏掖的常州人.官至州县监察官。他家中十分有钱,但却非常吝啬,常常在置办田产或房产时,不肯付足对方应得的钱。有时候.为了少付一分钱,他会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他还最会趁别人困窘危急之时,压低对方急于出售的房产、地产及其他物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3.
罗易祥 《人民公安》2006,(22):52-53
张峰有两个爱好,一是喜欢上网聊天,上机以后仿佛骑上了飞奔的快马,在虚拟世界里任意驰骋,的确有一种别样的快感,他给自己起了个很豁亮的名字:觅食鸟。二是喜欢飙车,每到假日,开上心爱的跑车疾驰,秋风送爽,蛙唱鸟鸣.他和他的座驾奔驰在诗情画意的田园山岗.那是一种一般人体会不到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直接的赤裸裸的训斥容易反感,而对“婉讽”式的批评却乐于接受。批评中的“婉讽”手法,通常有如下几种:一、幽默法:用幽默、笑话、寓言之类,以达到批评或谏阻的目的;二、设喻法: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使对方易于接受批评;三、置境法:假定一种情境,引对方身入彀中,让他设身处地地想想该怎么做,继而领悟到自己所作所为的谬误;四、归谬法:采用逻辑推理中的“归谬法”,根据对方的错误言行,将错就错地推导出错误的结果,促使对方醒悟;五、玩笑法:用开玩笑的方式,让对方从玩笑话中悟出批…  相似文献   

5.
我读过一篇文章。该文章写了这样一件事:两个美国人一同上了公共汽车,一个递给售票员一角钱,售票员以为他替他的同伴也买一张五分钱的车票,就递给他两张票,那个美国人示意不对,他的同伴也拿出了钱,售票员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俩是各买各的票。而大多数中国人的作法确不会这样,一定会争着掏腰包替对方买票。文章对这两种不同做法,引发了议论。说中国人之所以主动替别人买票,是因为虚荣心强,怕人说自己太吝啬,是一种民族的劣根性。文章极力推崇外国人那种各行其事的自立。对于该文的观点,我却不敢苟同。该文的这种看法显然是犯了以…  相似文献   

6.
权力应该是随从.而非主人——迈克尔·柯达 一天晚上.一位船长在海上观测到有灯光,好像是来自另一艘船的。于是他命令大副向这艘船发出信号。船长要求对方:“将你的航线转向南10度行驶。”对方也回了信号:“将你的航线转向北10度行驶。”这位船长一看对方不听他的命令.感到非常生气,于是又回信号:“我是船长。将你的航线转向南10度行驶。”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我们遭遇的街头诈骗术真有数不胜数之感,违法犯罪分子诈骗花样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最近,以招工为名、行诈骗之实的犯罪嫌疑人陆俊明在浙江海宁落网,且看他如何演戏:   去年 8月 10日上午 9时许,陆俊明骑自行车来到海宁市硖石镇塘桥南路游荡,看见一名 20多岁的女子像在等人。陆觉得这姑娘好生面熟,随即记起该女曾在某皮件厂做工,顿时萌生骗人的念头。他走上前搭讪:“小姐在等人呀?现在还在那家皮件厂做吗?”那姑娘见有陌生男子靠近,本能地警觉起来,但见对方认识自己,又放下心来:“哦,不做了。”陆接着问:“…  相似文献   

8.
“当众拥抱你的敌人”,这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因为绝大部分人看到“敌人”时都会有灭之而后快的冲动,若环境不允许或没有能力消灭对方,至少也应保持一种冷淡的态度,或者说些让对方不舒服的嘲讽话,可见要拥抱敌人是多么难。能当众拥抱敌人的人是站在主动的地位,采取主动的人是“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你采取主动,不只是迷惑了对方,使对方搞不清你对他的态度,也迷惑了第三者,搞不清楚你和对方到底是敌是友,甚至都有误认你们已“化敌为友”的可能;可是,是敌是友,只有你心里才明白,但你的主动,却使对方处于“接招”、“应战”的被动态势,如果对方不…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障世界》2005,(9):19-20
王小波——个独一无二的名字.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获得过数不清的赞誉和追捧,从没有人像他那样被无数青年自愿充当“门下走狗。”他的小说为人们贡献了迄今为止现代汉语小说所能达到的最高的阅读快感,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别样的世界,他的杂文以闪光的幽默和智慧向人们提示了另一种人生境界,他让读者看到了一一条通向智慧生活的路途,他孩子般的天真的表情,让人们情不自禁地把赞美和喜爱送给他。他那么真实平常,那么纯粹无争,那么让心怀不轨的写作者相形见绌,他比很多人都更懂得生活的真义和本质。  相似文献   

10.
季中扬 《求索》2008,(7):176-178
所谓“快感文化”思想,特指关于非压抑性文明的一种文化思想;在这种文化中,快感不再服从政治、经济、道德、美学的需要,它能够无阻碍地得到满足。在西方美学思想史上,自席勒以降,尼采、弗洛伊德、马尔库塞、乔治·巴塔耶相继阐发了“快感文化”观念,形成了一个思想传统。在后工业社会中,由于媒介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兴起,当代审美文化出现快感化倾向,但这并非“快感文化”的实现,相反,“快感文化”思想作为一种文化批判理论,可以为我们批判性地思考当代审美文化的快感化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李智是一个叫人有耐心去读懂他的男人,他豪爽、他理性、他温文尔雅却痴迷于玩越野车。在众人紧盯着“钱途”时,他却享受着新鲜、刺激、未知与迷茫。挑战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经历的危险与快感!  相似文献   

12.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心理期待:我要是能看穿别人的想法就好了。今天,我推荐一本帮助大家快速、轻松地确定对方想法的书:《你可以看透任何人》。本书作者是擅长人类行为学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博士李伯曼,他总结出一些简单易行的技术,使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面部的细微表情和某些刻意的或无意识的行为等来判断他的想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13.
初见郭希溪,很难想到他有诸多头衔:著名建筑景观设计师、策划人、企业家、旅行家、画家。他留着胡子,打扮时尚、穿着随性,精通多国语言,在上海接受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在几小时的叙谈中,始终注视着对方,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4.
《克雷洛夫寓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出头露面的人是有福的,知道世人一定在瞧着他必须完成的事业,他从头到底干得挺有劲儿。然而有另外一种人更值得尊敬,他默默无闻地躲在暗地里,在漫长的辛苦的日子里无报酬地劳动,得不到光荣也得不到表扬,只有一种思想鼓舞着他的勤劳,他的工作对大众来说是有益的。随着1997年福州成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的观念里面,大概有两种人轻易质疑不得:一种是做善事的人,另一种是刚去世的人——所谓“人死为大”,人才刚死,质疑或批评的话以后再说也不迟。陈光标属于前一种,而且他还是个做大善事的人,  相似文献   

16.
人生大器     
古希腊著名政治家伯里克利任雅典首席将军时,由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反对者甚众,常常被人当面辱骂。但他从不动怒。一天傍晚,一个市民闯进伯里克利的屋子.对着他骂个不停。伯里克利静静地坐在那儿,任由对方发泄。那人怒气消了,准备回家。伯里克利看到天已经黑了.便对仆人说:“外面看不清路了,你去点一盏灯,送这位先生一程。”  相似文献   

17.
那天凌晨近一点.父亲拖着右腿一瘸一拐回家了,脸上还渗着汗滴。一问才得知:父亲处理完公务回家.刚上楼.便听到走廊里有脚步声。他警觉地询问对方身份.脚步声停住了,只见一黑影迅速窜下,手里撼着一根长长的东西向外奔去。父亲随即追了出去.边追边向所在地的公安分局报案。由于只有父亲一个人.在追过两条街后.还是让那黑影逃脱了。  相似文献   

18.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交往的主要工具,又是造成麻烦的重要原因。所以,如何艺术的使用语言,收到最佳的服务效果,是我们每一位保安人员不可忽视的。在实际工作中,一句言简意赅、热情得体的话,与一句粗俗无礼的话所收到的效果有着天壤之别。比如,面对一位来找职工的人,你一句:“不行,不给找!”对方会马上产生反感,心说:这人怎么这样没素质。如果来人心情不好或性格暴躁的话,因一句话说的不妥,就会和你发生不快。反过来,你礼貌真诚地说:公司有规定:上班时间不给找人,请您谅解!”对方会理解你,如果心情…  相似文献   

19.
李剑 《世纪行》2009,(3):40-40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藏族聚居区按方言分为卫藏、康区、安多三区。它们的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直到现在三地民众还相互昕不太懂对方说的话。还有不少藏族人说。从古至今有一种说法最能说明这三地的不同:“虔诚信佛的卫藏人、强悍勇敢的康巴人、勤奋精进的安多人”。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名年轻法官的真实感受。在面对高墙内形形色色的离婚案件时,年轻法官有许多感概,既有对如何帮助服刑人员的思考,也有对人生,特别夫妻之情的感悟:“越是在对方处于危机、低落的时候,越应给予他(她)帮助,把迷路的爱人带回正轨,用亲情帮助他(她)认真改造、重新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