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研究》2013,(9):91-91
罗旭在《理论导刊》2013年第4期撰文认为,当前,我国在阶层、区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存在着明显的供需失调和供给不均。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本身有缺陷,其深层次的根源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存在着种种问题,制约了公平和正义的落实。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供给最终取决于公共服务体制上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为此,我国政府在政府治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公共财政支出、公共服务监督、立法乃至运行等制度设计中必须遵循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从而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需求凸显,已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然而现实表明,国内基本公共服务城乡非一体化特征明显,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路径弊病。为此,进行路径再造就尤为重要。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中二元分割的问题,通过制度"并轨"可有效解决;而阻碍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另一根本问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混乱,则亟待体系"整合"。  相似文献   

3.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面对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一个新的改革命题,是缓解社会矛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更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符合本国、本区域特点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探索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4.
荀关玉  陈惠敏 《前沿》2012,(12):175-176
我国教育公共服务提供大致经历了高度集中的计划提供时期、多元主体提供时期和公共服务探索时期三个阶段。当前,主要存在政府提供效率比较低、优质教育服务不足,提供不均衡,市场提供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为此,只有深化政府提供的市场化改革,构建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制度、平等提供制度,完善教育公共服务管理制度,才能实现教育公共服务提供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让公众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公共服务是现代各国政府追求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还存在观念滞后、结构缺位、制度构件不够完善等问题。为此,必须转变观念,完善制度构件,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6.
让公众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公共服务是现代各国政府追求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还存在观念滞后、结构缺位、制度构件不够完善等问题,为此,必须转变观念,完善制度构件,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7.
于浩 《思想战线》2013,(Z1):86-88
面临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增大,农村和城市享受的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差异逐渐增大的困境,依据服务型政府的理念,需要不断提升政府有效供给公共服务的能力,特别是面向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这就需要一系列相应的支撑性制度来保障。从实践形态上看应建立农村居民的民意调查制度、农村居民的决策参与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平理念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以个人为价值基点,并且提出公平具有历史性、具体性和相对性,实现公平的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发挥政府的作用.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要把公平正义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导向;其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个动态的过程,其内涵、衡量标准及实施均不是一成不变的;再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最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人大建设》2008,(3):55-55
近日,《辽宁日报》刊登王振宇、寇明风的文章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体有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三种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均等化的实现方案比较适合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戴文亮 《理论月刊》2012,(4):156-159
教育越来越成为攀登社会阶梯的主要方式,社会个体将其看作是实现个人价值和全面发展的主要门径。教育的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发展不平衡以及教育领域内的各类不和谐现象引发人们教育公共服务强烈的不公平感,追求教育公平已成为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教育公平问题成为社会热切关注的话题,教育公平反映了社会主体对现代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诉求。公共服务理念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教育领域,教育公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以公共服务为教育公平的分析视阈,不仅符合当下的社会理念,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遍享服务     
朱馨  新文 《今日浙江》2013,(1):22-23
浙江通过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创新机制、规范制度等一系列决策措施,不断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群众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2012年12月31日,慈溪市浒山街道光辉社区农民胡志君,在社区里的便民服务中心办好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手续:根据慈溪市对15万名慈溪城乡自由职业者和土地被征用农民实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城保)、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土地被征用人员养老保障(土保)并轨整合、城乡  相似文献   

12.
游春  王璠 《前沿》2012,(21):109-112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代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有力地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建设成果.当前,由于服务体系不均、地方政府职能缺失、监管不到位、财政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存在严重失衡,本文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改善地方政府职能、完善针对公共服务的监管体系、加快政府财政制度改革措施,以改变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公众公共需求的总量不断增加,如何公平、高效的满足公众日益增加的公共需求,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公共需求偏好,已成为目前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目标。本文在综合分析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深入考察目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期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应当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为引导,改革财政制度,完善地方政府间合作体制和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切实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确保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参与式公共服务的制度分析——以农民参与灌溉管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与式公共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它是一种以农民参与为基础、市场运行为中心和政府支持为保障的新型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它具有发挥竞争性的市场调节机制、计划性的政府干预机制以及自治性的农民有序参与机制的制度优势,可以实现农民参与、市场介入和政府引导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14,(5):18-18
吴大兵在《理论导刊》2013年第9期撰文认为,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把握其制约因素,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路径。就当前来看,特别需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以突破品质不高的瓶颈;切实优化公共服务运转机制以突破功能闲置的瓶颈;创新服务供给主体模式以突破供给主体单一的瓶颈;有效整合相关公共服务制度以突破制度分割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周徐 《公民导刊》2013,(9):25-25
<正>养老"并轨"改革作为一个多年的旧话题,最近因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受媒体访谈而再次成为社会热点。有关方面坦承,养老体制的多轨运行有历史原因,"并轨"难度较大。不过,养老改革关系社会公平,再难也得往前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项网络  相似文献   

17.
公共预算制度是政府治理的主要财政工具,是现代政府强化支出管理、进行公共支出评价、控制行政成本的重要途径。我国现阶段公共服务供给难以满足需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共服务支出中存在较为普遍的"预算软约束"。因此,应当适时推进公共预算制度改革,实现预算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精细化,不断提高公共资金利用效率和公共服务供给绩效。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作为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由于涉及到民主政治与社会公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改革进程、和谐状况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成为一个考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执政能力的重要问题。我国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着公共服务中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公共服务的主体倒置,甚至官民对立、公共权力的作为与不作为失责等问题,为了构建真正的公共服务型政府,需要提高政府回应力,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加强问责制度建设,建立有责任的政府;重视应急能力建设,做有能力的政府。  相似文献   

19.
基本公共服务是人类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国家(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一个国家(地区)人类发展的公平程度,也取决于基本公共服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政府要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这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公共服务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背景下,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不断提高我国公共服务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